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019年2月5日是中国的春节,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节日。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时的光照图的是( A )
解析:春节时,北极圈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A图符合;B图中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夜现象,是冬至日的光照图;C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是春秋分日的光照图;D图中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是夏至日的光照图。
2.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小华收到了在外国留学的表兄于当地时间8时发来的短信祝福,小华的表兄最有可能留学在
( A )
A.美国
B.巴西
C.瑞典
D.澳大利亚
解析:新年钟声敲响时北京时间是0点,该地是8点,说明该地在北京西面,与北京相差16个小时,位于西八区,美国西部的旧金山等城市位于西八区,故小华的表兄最有可能留学在美国。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下图(甲图)所示。读图完成3~4题。
3.若福州楼盘每层2.8米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米。乙图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D )
A.11个月
B.9个月
C.7个月
D.2个月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乙图①栋10层只要正午太阳高度低于45°,就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根据H=90°-纬度差,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19°S以南时,10层住户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最接近的时间是2个月。
4.在有关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乙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A )
A.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
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解析: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考虑采光条件,尽量减少南楼对北楼太阳光线的遮挡,应降低南侧楼房高度或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岩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奇峰。福建泰宁(位于福建中部)丹霞(属于武夷山脉)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其洞穴数量和规模之大、造型和组合之奇特、可观赏性之罕见,堪称丹霞洞穴博物馆,如图A所示。读图回答5~6题。
5.图A中崖壁上部洞穴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D )
A.风力侵蚀
B.冰川侵蚀
C.海水侵蚀
D.流水侵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丹霞地貌是在风化和流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的奇峰。福建内陆地区受风力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崖壁上部的洞穴主要是由流水不断侵蚀形成的。
6.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各箭头表示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类地质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图A中的岩石类型对应的是乙类岩石
B.花岗岩属于丙类岩石
C.②③④皆为内力作用
D.在甲类岩石里可能发现化石
解析:图A中的丹霞地貌为红色砂岩,属于沉积岩,通过图B可以判断甲、乙、丙分别为沉积岩、变质岩和侵入岩;化石只能存在于沉积岩之中;花岗岩属于侵入岩;②③④分别为岩浆活动、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变质作用,均为内力作用。
下图是40°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A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此时正处于枯水期
B.此时正处于汛期
C.北岸泥沙淤积严重
D.径流比较稳定
解析:由该处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知,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夏季。A河流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且在40°N以南,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处于枯水期。
8.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向斜成谷,背斜成岭
B.①处可找到石油
C.③处可能为变质岩
D.②处比①处更不易被侵蚀
解析:图中①位于向斜部位,②位于背斜部位。从等高线看,①处为山地,故为向斜成山。③处以下是花岗岩,说明曾经经历过岩浆活动。③处靠近岩浆处易形成变质岩。
9.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可能正确的是( A )
A.甲——Ⅲ
B.乙——Ⅳ
C.丙——Ⅱ
D.丁——Ⅰ
解析:从等高线看,地表甲处位于河流源头,海拔在2
000米以上,可能有冰川分布。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10~11题。
10.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线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C )
A.午后2时左右
B.午夜前后
C.日出前后
D.正午前后
解析:裸地气压最大时,等压线弯曲最明显。此时应为日出前后,即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刻。
11.此图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B )
A.由水库流向裸地
B.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
D.由水库流向林地
解析:高压中心等压面上凸、低压中心下凹,气流在水平方向上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8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读图,回答12~13题。
12.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正受( D )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13.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B )
A.12月~次年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成因、风带气压带移动规律。第12题,①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其雨季时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水草丰美;当为信风带控制时,草原枯萎。D项正确。第13题,野生食草动物是追逐水草而迁徙,而水草的丰美程度受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影响,赤道低气压带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大体相同。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就是赤道低气压带从②地移动到③地的时间,即太阳直射点从②地移动到③地的时间,B项正确。
下图为山东省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该山村的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 )
解析: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但在山谷地区经常出现逆温现象,即在某一高度气温会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出现逆温时山腰的气温往往比山谷高,热量充足,果树开花早。图A说明在山腰附近出现了逆温现象。
15.关于图中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
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
③此时风向由Q到P
④此时风向由P到Q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山谷附近等压面上凸,说明形成了高气压,气流下沉,应出现在白天,气流就由气压高的山谷吹向山顶。
16.在晴朗的夜晚该谷地上空会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层产生的原因是( A )
A.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B.山顶受太阳辐射多,山谷照不到太阳
C.山顶离太阳近,山谷离太阳远
D.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解析:晴朗的夜晚,山顶和山谷同时降温,山顶降温快气温低,气流向山谷方向下沉,山谷的暖气流会被下沉的冷气流抬升,导致出现逆温现象。
图a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图b为图a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1月份20
℃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7~18题。
17.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C )
A.与东南季风有关
B.乙地海拔比甲地低
C.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D.甲地深居内陆,乙地沿海
解析:本题考查降水量的影响因素。两地纬度相同,即大气环流状况相同。不同的是两地位于岛屿山地的两侧。可知,两地降水量的差异主要是受地形影响。C正确。或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及岛屿轮廓可以判断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甲地为其西侧的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其成因为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乙地为其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为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受沿岸暖流影响。
18.下列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L1符合实际,因为岛中山脉地势较高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寒流流经
解析:本题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岛屿东侧有暖流(南半球的暖流自北向南流),所以等温线应该向南弯曲。岛屿中部为山地地形,气温偏低,所以岛上等温线应该向北弯曲,故选A。
“晋商茶路”是明清时期由山西商人开辟的自中国福建到莫斯科乃至荷兰,纵贯欧亚大陆的一条以茶为主、兼营其他的商业通道。下图为“晋商茶路”部分线路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福州到太原一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从福州到太原一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是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0.影响“晋商茶路”全程自然带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B )
A.热量、土壤
B.降水、气温
C.地形、光照
D.土壤、交通
解析:“晋商茶路”自然带的变化,表现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体现的是东西方向上的分异,距离海洋越远,降水逐渐减少,其沿线景观变化体现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同时也有气温条件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1~22题。
21.影响图示区域公路选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B )
A.气候
B.地形
C.矿产资源
D.洪涝灾害
解析: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疏密可知,
该地区位于山区,图中公路基本沿等高线来修筑,说明影响图示区域公路选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选B。
22.图中聚落所在的地貌类型是( A )
A.河流堆积地貌
B.河流侵蚀地貌
C.风力侵蚀地貌
D.风力堆积地貌
解析:据图可知,图中聚落多位于河流出山口的位置,即冲积扇位置,属于流水堆积地貌,选A。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该图中涵盖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3分)
(2)图中表现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①是蒸发,④是地表径流。图中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海陆间水循环。(3分)
(3)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下列能实现环节②的功能的是(2分)( B )
A.长江
B.我国的夏季风
C.亚洲高压
D.我国的冬季风
(4)假设该地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甲处洋流按性质划分属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2分)
解析:第(1)题,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第(2)题,环节①为海水蒸发,④是地表径流,图中由①→②→③→④的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第(3)题,环节②是海洋的水汽经大气运动输送到陆地上空,实现这一功能的是我国的夏季风。第(4)题,依据洋流模式可推知,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的应是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
24.下图是某年3月12日20时我国东部气压分布图,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乍暖还寒,福州春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气温波动明显。福州3月中旬天气情况的记录:
12日:晴到多云 11~25
℃;
13日:多云转阴有阵雨刮大风 12~28
℃;
14日:阴到多云 8~12
℃;
15日:多云转晴 9~18
℃。
(1)图中高气压中心是甲,此气团性质为寒冷(干燥)。(2分)
(2)乙锋面是冷锋,假设此时乙锋面距离福州360千米,向东南方向移动,平均速度约为18千米/小时,推断该锋面到达福州的大致时间是3月13日16时(月、日、时)。此类锋面易造成的灾害性天气是寒潮。(3分)
(3)乙锋面的天气变化过程。(5分)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气温
较高
下降
较低
降水
晴(无降水)
雨(降水)
晴(无降水)
气压
较低
升高
较高
解析:第(1)题,甲处气压中间高,四周低,为高气压中心。甲气压中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寒冷干燥。第(2)题,根据锋面的符号判断,乙为冷锋,根据冷锋的移动速度,可以推算出冷锋20小时后到达福州,在冬季冷锋可引起寒潮。第(3)题,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多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低、气压高、天气转晴。
25.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8分)
(1)图中A、B、C、D四处,哪处最易形成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的成因。(4分)
答案:B处。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浮游生物光合作用充足;入海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2)图中A、B、C、D四处,水温年较差最小的是D处,试说明理由。(5分)
答案:纬度最低,受大陆影响最小。
(3)B处沿岸洋流强弱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最强,试说明理由。(5分)
答案:冬季盛行西北季风,风向与洋流方向大致相同,起到加强沿岸流的作用。
(4)我国降水最多的地点是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竂,试分析原因。(4分)
答案:位于冬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夏秋季节多台风雨;暖流增温增湿。
解析:第(1)题,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海区、大河入海口附近海区一般渔业资源丰富,图中只有B处满足三个条件。第(2)题,水温年较差一般低纬小,高纬大,海洋(沿海)小,陆地(内陆)大,故D处最小。第(3)题,当洋流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时,势力增强。第(4)题,从盛行风、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成因。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9分)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9分)
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
解析:第(1)题,图a沼泽的水位和地下水水位持平,说明沼泽的水源自地下水。其稳定的原因是山坡上地下水水位稳定,植被能涵养水源;其过程可逆推地下水—下渗的雨水—植被截留大气降水。第(2)题,从图b中可以看出植被较移植前稀疏、沼泽的面积较移植前缩小。从图中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可以看出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是桉树消耗大量的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PAGE
13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019年2月5日是中国的春节,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节日。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时的光照图的是( )
2.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小华收到了在外国留学的表兄于当地时间8时发来的短信祝福,小华的表兄最有可能留学在
( )
A.美国
B.巴西
C.瑞典
D.澳大利亚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下图(甲图)所示。读图完成3~4题。
3.若福州楼盘每层2.8米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米。乙图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11个月
B.9个月
C.7个月
D.2个月
4.在有关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乙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
A.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
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岩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奇峰。福建泰宁(位于福建中部)丹霞(属于武夷山脉)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其洞穴数量和规模之大、造型和组合之奇特、可观赏性之罕见,堪称丹霞洞穴博物馆,如图A所示。读图回答5~6题。
5.图A中崖壁上部洞穴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
A.风力侵蚀
B.冰川侵蚀
C.海水侵蚀
D.流水侵蚀
6.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各箭头表示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类地质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A中的岩石类型对应的是乙类岩石
B.花岗岩属于丙类岩石
C.②③④皆为内力作用
D.在甲类岩石里可能发现化石
下图是40°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A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正处于枯水期
B.此时正处于汛期
C.北岸泥沙淤积严重
D.径流比较稳定
8.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斜成谷,背斜成岭
B.①处可找到石油
C.③处可能为变质岩
D.②处比①处更不易被侵蚀
9.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可能正确的是( )
A.甲——Ⅲ
B.乙——Ⅳ
C.丙——Ⅱ
D.丁——Ⅰ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10~11题。
10.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线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
A.午后2时左右
B.午夜前后
C.日出前后
D.正午前后
11.此图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水库流向裸地
B.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
D.由水库流向林地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8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读图,回答12~13题。
12.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正受( )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13.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次年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下图为山东省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该山村的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15.关于图中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
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
③此时风向由Q到P
④此时风向由P到Q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在晴朗的夜晚该谷地上空会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层产生的原因是( )
A.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B.山顶受太阳辐射多,山谷照不到太阳
C.山顶离太阳近,山谷离太阳远
D.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图a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图b为图a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1月份20
℃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7~18题。
17.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东南季风有关
B.乙地海拔比甲地低
C.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D.甲地深居内陆,乙地沿海
18.下列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L1符合实际,因为岛中山脉地势较高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寒流流经
“晋商茶路”是明清时期由山西商人开辟的自中国福建到莫斯科乃至荷兰,纵贯欧亚大陆的一条以茶为主、兼营其他的商业通道。下图为“晋商茶路”部分线路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福州到太原一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影响“晋商茶路”全程自然带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土壤
B.降水、气温
C.地形、光照
D.土壤、交通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1~22题。
21.影响图示区域公路选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矿产资源
D.洪涝灾害
22.图中聚落所在的地貌类型是( )
A.河流堆积地貌
B.河流侵蚀地貌
C.风力侵蚀地貌
D.风力堆积地貌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该图中涵盖的地球外部圈层有(
)、(
)、(
)。(3分)
(2)图中表现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①是(
),④是(
)。图中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
)水循环。(3分)
(3)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下列能实现环节②的功能的是(2分)( )
A.长江
B.我国的夏季风
C.亚洲高压
D.我国的冬季风
(4)假设该地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甲处洋流按性质划分属(
),对沿岸的气候起到(
)的作用。(2分)
24.下图是某年3月12日20时我国东部气压分布图,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乍暖还寒,福州春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气温波动明显。福州3月中旬天气情况的记录:
12日:晴到多云 11~25
℃;
13日:多云转阴有阵雨刮大风 12~28
℃;
14日:阴到多云 8~12
℃;
15日:多云转晴 9~18
℃。
(1)图中高气压中心是(
),此气团性质为(
)。(2分)
(2)乙锋面是(
)锋,假设此时乙锋面距离福州360千米,向东南方向移动,平均速度约为18千米/小时,推断该锋面到达福州的大致时间是(
)(月、日、时)。此类锋面易造成的灾害性天气是(
)。(3分)
(3)乙锋面的天气变化过程。(5分)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气温
(
)
下降
(
)
降水
晴(无降水)
(
)
(
)
气压
较低
(
)
较高
25.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8分)
(1)图中A、B、C、D四处,哪处最易形成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的成因。(4分)
(2)图中A、B、C、D四处,水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试说明理由。(5分)
(3)B处沿岸洋流强弱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季最强,试说明理由。(5分)
(4)我国降水最多的地点是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竂,试分析原因。(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9分)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9分)
PAGE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