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7山东荷泽中考)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以上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
)
A.条件B.进程C.影响D.局限性
2.(2018北京临川学校第一次月考)第一次工业革命实质是(
)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
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3.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的是(
)
A.哈格里夫斯B.瓦特C.斯蒂芬森D.凯伊
4.(2018海南中考)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
)
A.莱特兄弟B.卡尔?本茨C.斯蒂芬森D.瓦特
5.(2019吉林长春德惠期末)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新时代。此时我们不能忘记蒸汽机车的发明者(
)
A.哈格里夫斯B.瓦特C.爱迪生
D,斯蒂芬森
6.(2017江苏苏州中考改编)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荣革命”的发动
B.殖民扩张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自由贸易的拓展
7.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他的工厂使用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纺纱机
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
C.他的工厂只能建在河流旁
D.他的工厂规模很大,雇用了
1000多人
8.1831年,英国一本名为《机器的成绩》的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出现这种变化是由于(
)
A.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
B.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形成
C.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D.火车的广泛使用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
6%,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材料二
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其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原因。
一、选择题
1.答案A题干材料说明,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引发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这是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故选A。
2.答案C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故选C。
3.答案D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4.答案D
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后来,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5.答案D
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故选D。
6.答案C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750年以后,英国城市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农村人口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到1850年,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大于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了城市,19世纪中期,英国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城市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7.答案C解题时应抓住关键信息“1840年”。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故选C。
8.答案A从“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到“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说明生产袜子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这是进行工业革命的结果。故选A。
二、非选择题
9.答案
(1)历史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特点:飞速发展。原因:政府的推动;蒸汽机等技术的革新;工业革命的需要;市场的扩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煤、铁等关键信息可知,“历史事件”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所以率先在英国展开,是因为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的展开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
(2)根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发展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特点。其原因可以从政府推动、技术革新等角度来组织答案。
2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能力
1.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兴起的前提或条件是(
)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②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③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
2.(2020江苏盐城滨海县期中)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工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车的发明C.瓦特蒸汽机的发明D.铁路时代的到来
3.(2019北京师大附中期中)铁路交通迅速发展,到19世纪后半叶,铁路网在英国、欧洲大陆及美国铺展开来。下列关于“火车”和“铁路”的表述有误的是(
)
A.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巨变B.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
C.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
D.严重破坏了整个社会生活
4.(2017辽宁沈阳中考)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
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
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
5万吨,1840年增至139.
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5.读《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
请回答:
⑴示意图中的“珍妮机”是谁发明的?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依据示意图,写出蒸汽机应用的意义。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
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科学家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全球通史》
材料三
因为在最先使用机器的地方,机器就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其最先在哪个国家发生?
(2)列举两位材料二中所说的“有才能的技工”及其发明。
(3)材料三中说“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根据你的理解,这些人多数到了什么地方?
三年模拟
1.(2020河北保定高碑店期末,9,
★★☆)瓦特的父亲是造船技术工人,他的祖父和叔叔也是当地有名的机械工匠。瓦特从小就受到了技术方面的熏陶,因此对摆弄各种小物件,制作各种小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表明瓦特能够取得骄人成就的因素是(
)
A.家庭环境B.学校教育
C.社会鼓励D.政府支持
2.(2019甘肃兰州期末,16,☆)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使用机器的部门是(
)
A.采矿业
B.制瓷业
C.纺织业
D.冶铁业
3.(2019江苏苏州吴中区、相城区期末☆)马克思说:“它消耗煤和水而自行产生动力,它的能力完全受人控制……这种原动机是在城市使用的,不像水车那样是在农村使用的……它的应用是普遍的,在地址选择上不太受地点条件的限制。”这种原动机的改进者是(
)
A.哈格里夫斯
B.凯伊
C.斯蒂芬森
D.瓦特
五年中考
1.(2018四川宜宾中考,“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缺乏B.劳动力较丰富C.海外市场广阔D.追逐更大利润
2.(2016四川雅安中考“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3.(2015广西百色中考☆)据2015年6月5日《广西卫视》新闻报道,百色新火车站(高铁)己现雏形,将于年底投入使用。这将极大地改善和便利百色老区人民的出行状况。这一福利的实现,源于19世纪一项重大发明,对这一重大发明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瓦特蒸汽机美国B.斯蒂芬森蒸汽机美国C.瓦特蒸汽机车英国D.斯蒂芬森蒸汽机车英国
4.(2018河南中考,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
大事记
公路
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
452项公路筑路申请
至1800年,己建成1600条公路
内河
航运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铁路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
54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材料二
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
6%,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2分)
(3)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再举一例并加以说明。(2分)
核心素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的发明引起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她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婚姻的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含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1851年英国为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修建了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民众观念嬉变》等整理
材料二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在工业化时期产生严重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知识能力
1.答案B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或条件。故选B。
2.答案C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使人类摆脱了对水力的依赖,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工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C符合题意。
3.答案D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火车”的发明和“铁路”的建设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有利于地区之间的交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管理,故A、B、C
表述正确。D表述错误,“火车”和“铁路”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发展与进步。故选D。
4.
答案C题干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工人日生产率、原棉消耗量、生铁产量、煤产量都大幅提高,这说明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5.答案
(1)哈格里夫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带动了生产部门动力变革和交通运输发明制造;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发明及其应用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答案
(1)工业革命。英国。
(2)瓦特:改进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3)资本家开的工厂里。
解析
第(1)问,从“蒸汽机的利用”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出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其最先在英国发生。
第(2)问考查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发明及其发明者,回顾所学回答即可。
第(3)问,“手工工人”被“抛到街头上”后,为了生存,只能去资本家开的工厂里去工作。
三年模拟
1.答案A据题干“瓦特的父亲是造船技术工人,他的祖父和叔叔也是当地有名的机械工匠。瓦特从小就受到了技术方面的熏陶,因此对摆弄各种小物件,制作各种小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知,瓦特能够取得骄人成就的因素是家庭环境。故选A。
2.答案C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故选C。
3.答案D由“它消耗煤和水而自行产生动力,它的能力完全受人控制”可知,原动机是蒸汽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
“蒸汽时代”。故选D。
五年中考
1.答案D由“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追求更大利润。A、B、C在材料中均无体现。故选D。
2.答案A分析题干可知,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这充分表明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故选A。
3.答案D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D项符合题意。
4.答案
(1)政府的推动;蒸汽机等技术的革新;工业革命的需要。(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英国交通的发展带动煤炭、冶金等行业的发展;煤炭、冶金等行业的发展又推动了英国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为英国经济扩大了市场;英国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交通的进一步发展。(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例:青藏铁路通车运营。说明:促进了西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举例1分,说明1分)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议会批准”得出政府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蒸汽机等技术的革新、工业革命的需要。第(2)问考查英国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材料一反映了英国交通的发展;材料二内容有两点,一是英国煤炭、冶金等行业的发展,二是英国市场的扩大,回答时可从“英国交通发展与煤炭、冶金等行业的发展”“英国交通发展与市场的扩大”两个角度分析。第(3)问注意题目要求,既要举例,又要说明。说明角度要符合题目“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要求。
核心素养
答案(1)工厂制出现;女性经济的独立提高了妇女地位或解放了妇女;促进了科技、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
⑵原因: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漠视;“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
(3)立法;工人阶级及先进人物的参与和斗争(或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
解析
(1)仔细阅读材料一、二,围绕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寻找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归纳即可。
(2)抓住材料二中的关键句子:“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3)“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这是采取立法措施。“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说明工人阶级及先进人物参与和斗争。
5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河南周口中学期末)2018年是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故乡展开了一系列纪念活动。该国国家旅游局推出“追寻伟人足迹,探访马克思故里”主题旅游线路。如果你想参加此次旅行,你需要飞赴(
)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2.(2019广西河池凤山县期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组成部分不包括(
)
A.空想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
3.当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时,人们主张重读《资本论》。《资本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之作,其作者是(
)
A.李大钊B,但丁C.毛泽东D.马克思
4.(2019河北保定涕水县期末)他在中学毕业时的一篇作文中认为: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
“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与材料中的“他”有关的文件是(
)
A.《独立宣言》B.《共产党宣言》C.《拿破仑法典》D.《权利法案》
5.(2018重庆中考A卷)《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
A.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B.是恩格斯独立完成的著作
C.是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著作D.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6.从根本利益来讲,马克思和恩格斯代表了谁的利益(
)
A.无产阶级B.资产阶级
C.农奴D,奴隶
7.(2018甘肃白银靖远县靖安中学期中)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在思想理论创新方面,马克思、恩格斯(
)
A.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B.提出了
“三权分立”学说
C.提出了
“一国两制”构想
D.创立了巴黎公社
8.(2018云南临沧云县期末)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而进行经济斗争的组织是(
)
A.第一国际B.巴黎公社C.共产党D.现代工厂
9.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
②马克思移居伦敦
③第一国际成立
④巴黎公社成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
材料一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无影无踪。……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的巴黎一一它在培育着一个新社会的同时几乎把大门口外的食人者忘得一干二净一一正放射着它的历史首创精神的炽烈的光芒!
——《法兰西内战》
请回答:
⑴材料一所示文献发表于哪一年?它有何历史意义?
⑵材料二中的“公社”指的是什么?它成立于哪一年?
“公社”的结局如何?它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如何?
(4)“公社”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与话题,它体现了怎样的革命精神?
一、选择题
1.答案C卡尔?马克思是德国人。本题选C。
2.答案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的,不包含空想社会主义。故选A。
3.答案D《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
4.答案B
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的一篇作文中认为: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
“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B项符合题意。
5.
答案C题干关键信息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选项A没有体现。《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的著作,选项B不符合题意。“国际性”说明它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选项D仅仅局限于欧洲,与“国际性”不符。故选C。
6.
答案A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故选Ao
7.答案A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A。
8.答案A
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故选A。
9.
答案A《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马克思移居伦敦是在1849年;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故选A。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
1848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巴黎公社。1871年。
(3)失败。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解析
第(1)问考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和意义,回顾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从“公社”“巴黎”
“法兰西内战”等信息可以判断,“公社”是指巴黎公社,它成立于1871年。第(3)问考查巴黎公社的结局和地位,回顾所学回答即可。第(4)问,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勇敢地发动起义,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体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知识能力
1.(2020山东潍坊安丘期中)“口口□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他的著作《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材料中的“口口口”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拿破仑
D.哥伦布
2.(2019四川乐山沙湾区期末)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D.工业革命的发生
3.
下列关于第一国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国际又称国际工人协会B.第一国际成立后领导工人进行了经济斗争
C.第一国际没有支持巴黎公社D.它的成立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4.(2018河北第二次大联考改编)观察下图:
图1
图2
请回答:
(1)以上两枚邮票中纪念的史实相距多少年?
(2)这两枚邮票纪念的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三年模拟
1.(2020安徽宿州砺山县月考☆)列宁在1895年评价某书时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关于材料中的“这本书”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本书”指《共产党宣言》
B.马克思、恩格斯是“这本书”的作者
C.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它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2.(2019四川雅安期末,25,
★★
☆)在该著作发表72年后,第一部中译本终于在1920年8月出版。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反复研读过该著作,并深受影响。他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社会政治和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该著作是(
)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
3.(2019山东聊城临清期末,8,
★★☆)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因为(
)
A.它是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B.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更紧密结合
C.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D.它实现了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目标
4.(2018河南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模拟翻开某人的传记,目录上面写着:“……五、伟大的友谊,六、共产主义者同盟,七、《共产党宣言》……”据此判断,这个人的身份应该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家B.封建贵族地主C,无产阶级革命家D.科学家
5.(2018广东汕头潮南区第三次月考,25,
★★☆)187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时,马克思就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指出,“不管这件事的直接结果如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己经取得了”。马克思在信中说巴黎公社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是(
)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成功地动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五年中考
1.(2019江苏无锡中考,18,
★★☆)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发起“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投票活动,最终马克思以最高票数当选。马克思当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领导了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B.参加了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C.与恩格斯一起出版了《共产党宣言》
D.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2018湖北荆州中考☆)列宁说:“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理论是由两位学者兼战士创造的,这两个人的关系超过了一切古老的传说中最动人的友谊的故事。”这两个人是(
)
A.法拉第和爱迪生B.卢梭和伏尔泰C.牛顿和爱因斯坦D.马克思和恩格斯
3.(2018山东滨州中考,19,
★★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
②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④为如何改善资本主义提供了依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4.(2017内蒙古巴彦淖尔中考,15,里斯特?琼斯教授感慨地说:“《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这个力量”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5.(2016广东揭阳中考,34,☆)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哪一时期(
)
A.
19世纪初期
B.
19世纪中期C.
19世纪末期
D.
20世纪初期
6.(2015湖北黄石中考☆)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应理解为(
)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有科学理论指导
C.有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D.巴黎公社精神的指引
核心素养
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某校九年级(2)班对马克思进行探究性学习。
【就地取材】
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图说历史】
图1
图2
(2)分别写出图1和图2两部著作的名称和作者,谈谈图2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感悟思想】
材料二
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图2与材料二中的“它”有何关系?请用史实说明“它”在中国是如何得到充分检验的?
知识能力
1.答案A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他的著作《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故选A。
2.答案A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A符合题意。故选A。
3.答案C巴黎公社得到了第一国际的支持,公社的很多领导人都是第一国际的成员,所以C项说法是错误的。
4.答案
(1)23年。
(2)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解析
第(1)问,图1纪念的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图2纪念的是巴黎公社的成立。《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巴黎公社建立于1871年。1871-1848=23年。第(2)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二者都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三年模拟
1.答案D依据题干材料“这本书……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分析可知,“这本书”是指《共产党宣言》,它是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只是理论的诞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D选项符合题意。
2.答案C
1920-72=1848年。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B、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B
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因为它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更紧密结合。故选B。
4.答案C从“七、《共产党宣言》”判断,这个人是马克思或恩格斯,他们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5.答案B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选B。
五年中考
1.
答案C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故选C。
2.答案D结合所学可知,“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故选D。
3.答案C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故选C。
4.
答案A题干的关键信息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A。
5.答案B《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gp
19世纪中期。故选B。
6.答案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味着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故选B。
核心素养
答案(1)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逐渐暴露。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兴起(代表:英国宪章运动)。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2)图1是《资本论》,作者是马克思;图2是《共产党宣言》,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3)关系:因果关系。检验: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等在中国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解析(1)可分析材料,结合所学,从经济、阶级、实践等角度分析。
(2)图1是《资本论》,图2是《共产党宣言》。作者和《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3)图2是《共产党宣言》,“它”是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此是因果关系。第二小问,可回顾列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