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10有趣的画像 
课 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富于想象力的创作,完成一幅奇妙、有趣的画像,学习、理解、体验想象与创造的乐趣,初步掌握以肖像画为联想基础的创作表现手法,认识画的本质是源于内心丰富感受。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对身边人与生活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欣赏、评述、大胆想象,培牵学生的审美情操、创新精神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画像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由联想,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人物的特征。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 
教师教具 课件、图片资料,示范 
学生学具 铅笔、勾边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阶段: 
检查学生用具。 
二、 引导阶段: 
出示刘翔照片问 这是谁?再出示刘翔漫画,问有什么变化?(脸变形了,变长了,鼻子大了)问:这种绘画方法叫什么?(人物肖像漫画)再出示加工后的画,问:这画里的刘翔变成了什么样子?(脸上头发上添加了很多东西)这样变化好玩吗?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趣的画像(课题) 
设计意图: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 
三、发展阶段: 
1、看两幅: 
第一幅特点:圆脸、爆炸头、眼睛看左面、厚嘴唇。看老师进行了怎样的变化?什么地方突出了特征? 
第二幅特点:方脸、短发、眼睛看前方、圆鼻头、粗眉毛….是不是非常有趣? 
2、想一想 我们怎么才能画的这么有趣呢? 
[[[COMMENT BY o(7]]] 
fA;HH; 
[[[---]]] 
3、欣赏几幅人物和画的对比图,边欣赏边讲解抓住了人物什么特点 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变形。 
4、出示西瓜娃娃,让学生说说特征,找两名学生上前面画一画。 
5、绘画步骤:(出示范画) 
 (1)设计人物外形 
 (2)勾边 
 (3)涂色 
 
设计意图:解决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创作习惯。 
四、实践阶段: 
1、提出作业要求: 
现在我们互相观察一下你的同桌找出他脸部的主要特征,找同学说一说,现在让我们用大胆夸张的手法,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来画一画你的同桌或者你的同学。 
3、提示:设计要有创意,新颖大胆;色彩搭配合理,突出重点。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始终把“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设计的第一大目标。 
五、 总结阶段: 
 把作业粘到黑板,让学生说说你画的是谁,画出他什么特点,进行了怎样的变化。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发现大家的想象力真的非常丰富,希望大家以后多动脑,设计出更有创意的画面。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评价。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板书设计: 
有趣的画像 创意 构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