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化学 九年级上册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化学 九年级上册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16 14: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一试
憋气一分钟
证明空气的存在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天气现象
电离层
一、大气圈的结构
含有臭氧,吸收紫外线
臭氧层
可实现电磁波的远距离通讯
请你先说
1、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空气发现史
舍勒
(1742~1786)
普利斯特里
(1733~1804)
拉瓦锡
(1743~1794)
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
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
实验结论:
?
实验原理:
?
二、认识空气“大家族”
氧气21%
氮气78%
其他成分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红磷
导管
烧杯
橡皮塞
广口瓶
燃烧匙
酒精灯
止水夹

红磷燃烧
实验现象:
?
反应原理: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烧杯中的水倒流入广口瓶中,并约占瓶体积1/5
O2
P2O5
P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1、实验中红磷的量应该是少量还是足量,为什么?
2、为什么要待广口瓶内气体冷却后,再打开夹子?
3、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
思考与讨论
1、实验中红磷的量应该少量还是足量,为什么?
2、为什么要待广口瓶内气体冷却后,再打开夹子?
3、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
红磷足量
冷却后再打开夹子
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成功的关键点:
若实验中观察到倒流回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误差分析
药品、装置、操作
② 装置气密性不好
① 红磷的量不足或广口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
③ 未等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若实验中观察到倒流回瓶中的水的体积大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误差分析
① 插入燃烧匙过慢
② 没有夹紧止水夹
练一练
?1、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_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O2?????????????B.N2??????????C.He???????????D.CO2
练一练
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B.红磷一燃烧完,就要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C.集气瓶内气压的减小导致水面的上升????
D.该实验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