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3.3牛顿第三定律(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3.3牛顿第三定律(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6 17:4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3.3牛顿第三定律
一、单选题
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发生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作用力先消失反作用力后消失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不同
2.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 若乙对绳的速度比甲快,则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3.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确的说法是( )
A.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B. 某物体若只受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可以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
C. 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4.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电风扇运转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如图所示.对于这种设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向前运动
B.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向前运动
C. 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向前运动,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二定律
D. 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向前运动,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三定律
5.某同学在探究实验室做“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得到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图中两条图线具有对称性,通过图象不能得到的实验结论( )

A. 两个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
B. 两个相互作用力方向始终相反
C. 两个相互作用力同时变化
D. 两个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6.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能拉着拖车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
B. 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
C. 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
D. 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
7.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合成,并且合力为零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同类性质的力
C. 物体的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等值反向的力
8.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
B. 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C. 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 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9.如图所示,击球员用棒球棍回击飞过来的棒球时,球棒击棒球的力( )

A. 比球撞击球棒的力更早产生
B. 与球撞击球棒的力同时产生
C. 大于球撞击球棒的力
D. 小于球撞击球棒的力
10.如图所示,船夫用撑杆撑船前行,则( )

A. 船对人的力小于人对船的力
B. 船对水的力大于水对船的力
C. 人对撑杆的力与撑杆对人的力大小相等
D. 撑杆对河底的力大于河底对撑杆的力
11.如图所示,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属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A. 灯对悬线的拉力与悬线对灯的拉力
B. 灯对悬线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C. 灯受到的重力与悬线对灯的拉力
D. 灯受到的重力与悬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12.如图所示,两个同样的弹簧秤每个自重都是0.1N,下端挂钩的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重0.2N的砝码,则甲、乙两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 )

A. 0.3N 0.3N B. 0.3N 0.2N
C. 0.2N 0.3N D. 0.4N 0.3N
13.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脚弯曲,再用力蹬地,向上跳离地面.人能跳离地面的原因是( )
A. 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作用力
B. 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
C. 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
D. 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鸡蛋碰石头,鸡蛋破而石头完好无损,说明石头对鸡蛋施加了力,而鸡蛋对石头没有施加力
B.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 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二、多选题
15.如图所示,将一本字典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字典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字典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字典受的重力
C. 字典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字典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字典对桌面的压力使得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16.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
A. 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B. 悬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C. 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天花板拉悬绳的力
D. 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答案及解析
1. B
解: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必然是同一性质的力,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属于同一性质的力。
2. C
解: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
C.设绳子的张力为F,则甲、乙两人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均为F,若m甲>m乙 , 则由 得,a甲D.收绳速度与“拔河”比赛胜负无关,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甲与绳子间的拉力属于相互作用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位移公式可以判别获得比赛胜利的条件。
3. A
解: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A符合题意;
B.某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也必然存在与这个作用力对应的反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
C.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相同性质的力,C不符合题意;
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合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存在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是等大反向的两个力,同时消失、同时产生,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4. D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不受外力,因此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风扇对风帆有一个力的作用,同时风帆对风扇有一个反作用力.
故答案为:D
【分析】牛顿第三定律只是说明了力与力之间的关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一定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
5. D
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任何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两个物体问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F-t图线的对称性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方向始终相反,同时发生变化,两个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A、B、C符合题意,不能得到的实验结论就是D.
故答案为:D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存在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是等大反向的两个力,同时消失、同时产生,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6. D
解:A.汽车对拖车的拉力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A不符合题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B不符合题意;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不管是匀速前进还是加速前进,汽车对拖车的拉力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都是等大反向,C不符合题意;
D.对拖车受力分析,拖车受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故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与运动状态无关。
7. B
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求合力,A不符合题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同类性质的力,B符合题意;物体静止在地面上受重力和支持力平衡,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在同一个物体不能进行合成;重力和支持力不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所以不属于相互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
8. C
解:这里要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因为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效果往往不同,所以不能从效果上去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存在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是等大反向的两个力,同时消失、同时产生,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9. B
解: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所以但为B.
故答案为:B
【分析】球对棒的力与棒对球的力是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是等大反向的两个力,同时消失、同时产生,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10. C
解:船对人的力与人对船的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A不符合题意;船对水的力和水对船的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不符合题意。人对撑杆的力与撑杆对人的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C符合题意;撑杆对河底的力与河底对撑杆的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判别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11. A
解:灯对悬线的拉力与悬线对灯的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反的,是灯与线间的相互作用力,A符合题意;灯对悬线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均向下,故不是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灯受到的重力与悬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灯受到的重力与悬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均向下,不是相互作用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指的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属于相同性质的两个力,重力和拉力就不是同一性质的力。
12. A
解:对下方的钩码及物体分析,弹簧的拉力:F=G自重+G砝码=0.1+0.2=0.3N;两挂钩处的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0.3N;
故答案为:A
【分析】甲弹簧测力计对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乙弹簧测力计对甲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13. C
解:人对地面的作用力与地球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AB不符合题意;人能离开地面的原因是地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人受到向上的合力。C符合题意;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没有受到一个向上的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只是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所以向上运动。
14. D
解:A、鸡蛋碰石头,蛋破而石头完好无损,是由于鸡蛋与石头的硬度不同的原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不符合题意;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与是否由生命无关.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鸡蛋与石头相碰作用力大小相等,只是因为鸡蛋比较软所以碎了;甲用力作用乙时,乙同时对甲有作用力;物体之间都会有相互作用,既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5. CD
解:A.字典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字典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
B.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和字典受的重力是两个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不同性质的力,B不符合题意;
C.字典对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字典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符合题意;
D.字典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使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压力和支持力属于相互作用力;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
16. CD
解: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电灯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
B、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受力物体是天花板,施力物体是悬绳;电灯的重力受力物体是电灯,施力物体是地球,这一对力涉及到四个物体,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受力物体是天花板,施力物体是悬绳;天花板拉悬绳的力受力物体是悬绳,施力物体是天花板,这一对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符合题意;
D、电灯拉悬绳的力的受力物体是悬绳,施力物体是电灯;悬绳拉电灯的力受力物体是电灯,施力物体是悬绳,这一对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拉力和重力不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所以不属于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