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运动与质点模型
课时作业
1.如图所示,一人跳伞后飞机上的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者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人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参考系的选择不同而引起的
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2.2020年将举行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会中有下列四个比赛项目,其中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
A.跳水 B.双杠
C.体操? D.马拉松
3.万众瞩目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方队军容严整、精神抖擞,依次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出色地完成了受阅任务。如图为战旗方队以同一速度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的精彩场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战旗旗杆为参考系,战旗方队车辆是静止的
B.以战旗方队车辆为参考系,天安门城楼是静止的
C.以该方队的领队车辆为参考系,该方队的其他车辆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考系,战旗是静止的
4.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竖直下落,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选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落地点的坐标和从开始下落到被接住过程中的位移分别是
A.4m,1m B.-4m,-1m
C.4m,3m D.4m,-3m
5.如图所示,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机悬停在上空,钻井平台位于直升机正下方,救生员抱着伤病员,缆绳正在将他们拉上直升机,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A.伤病员 B.直升机
C.钻井平台 D.直升机驾驶员
6.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作为参考系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作为参考系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作为参考系的
7.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A. B.
C. D.
8.秋冬季节,大雁成群结队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如图所示,以甲为头雁的人字形雁阵以相同速度整齐滑翔。小明认为甲雁处于静止状态,则小明选取的参考系可能是( )
A.小明自己 B.乙雁 C.地面 D.远处的山
9.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除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受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
B.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
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
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前走去
10.如图所示,研究下列现象,涉及到的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
B.研究撬棒用力大小与支点位置关系
C.研究旋转的乒乓球的旋转方向
D.研究旋转的电风扇扇叶所受阻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1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转动着的物体不可以看成质点
D.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成质点
1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刘翔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
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月球可看作质点
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
13.小明坐在一辆“复兴”号高铁列车上,看到并排的另一辆列车相对于自己正朝从西向东的方向呼啸而过,关于小明乘坐的这辆列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在朝从西向东的方向行驶 B.一定在朝从东向西的方向行驶
C.一定是静止的 D.可能朝从西向东的方向行驶
14.如图所示为飞行员(丙)在跳伞训练,飞机驾驶员(甲)和地面指挥员(乙)在观察了丙的运动后,发生了争论。关于甲、乙争论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选取了地面为参考系 B.乙选取了飞机为参考系
C.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D.两人选取参考系不同导致观察结果不同
15.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中“云与我俱东”的参考系是
A.云 B.岸 C.船 D.风
16.在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B.被运动员推出后在空中运动的铅球
C.在双杠上翻滚的体操运动员 D.从高处自由下落的石块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B.甲、乙两人的说法分别是以飞机和地面作为参考系研究运动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故A错误,B正确;
C.研究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否则物体的运动性质无法确定,故C错误;
D.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故D错误;
故选B。
2.D
【解析】
当我们研究的问题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无关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显然跳水,双杠,体操都要以运动的动作打分,因此不能看成质点,而马拉松比赛中看运动的运动时间,与动作无关,因此可以看成质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A
【解析】
A.以战旗旗杆为参考系,战旗方队车辆是静止的,选项A正确;
B.以战旗方队车辆为参考系,天安门城楼是运动的,选项B错误;
C.以该方队的领队车辆为参考系,该方队的其他车辆是静止的,选项C错误;
D.以地面为参考系,战旗是运动的,选项D错误;
故选A。
4.C
【解析】
位移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选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落地点的坐标为,接住点的坐标为,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A
【解析】
A.救生员与伤病员相对静止,所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伤病员处于静止状态,故选项A正确;
B.由于缆绳正在将救生员及伤病员拉上直升机,所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直升机是向下运动的,故选项B错误;
C.由于救生员相对钻井平台向上运动,所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钻井平台向下运动,故选项C错误;
D.由于缆绳正在将救生员及伤病员拉上直升机,直升机驾驶员相对直升机静止,所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直升机驾驶员向下运动,故选项D错误。
6.D
【解析】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说明飞流相对于大地在高速运动,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故A错误.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描述潮水相对于观众在运动,是以观众为参考系的.故B错误.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故C错误.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描述轻舟相对于“万重山”在运动,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故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
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由勾股定理可知,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B
【解析】
A.以小明自己为参考系,大雁是运动的,即甲雁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乙雁为参考系,由于人字形雁阵以相同速度整齐滑翔,则甲雁处于静止状态,故B正确;
CD.以地面,远处的山为参考系,大雁是运动的,即甲雁是运动的,故CD错误。
故选B。
9.C
【解析】
A.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是运动的,选项A错误;
B.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是静止不动的,选项B错误;
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选项C正确;
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选项D错误。
故选C。
10.A
【解析】
A.研究地球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地球的大小远小于日地距离,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地球可以看成质点.故A正确;
B.研究撬棒用力大小与支点的位置关系,撬棒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旋转的乒乓球,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旋转的电扇扇叶,扇叶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11.D
【解析】
A.相对于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被忽略时,研究对象就可以视为质点,与体积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与运动形式无关,故BC错误;
D.相对于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被忽略时,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视为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12.B
【解析】
试题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解:A、研究刘翔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需要分析人的不同的动作,所以此时人不能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
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月球的大小相对于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此时月球可看作质点,所以B正确;
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相对于隧道来说是不能忽略的,所以此时的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所以C错误;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看的就是它的形状如何,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所以D错误.
故选B.
13.D
【解析】
小明看到并排的另一辆列车相对于自己正朝从西向东的方向呼啸而过,则可能的情况是:
①小明坐的车静止,另一辆车从西向东行驶;
②小明坐的车向西运动,另一辆车从西向东行驶;
③小明坐的车向东运动,另一辆车从西向东行驶且速度大于小明坐的车的速度。
故选D。
14.D
【解析】
甲、乙两人的说法分别是以飞机和地面作为参考系研究运动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B
【解析】
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所选择的参考系是地球和地球上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不动的物体;
A. 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16.C
【解析】
本题考查质点的基本概念。
【详解】
A.相对于公转轨道,地球本身大小形状可忽略,故A不符合题意;
B.相对于铅球运动轨迹,铅球本身大小形状可忽略,故B不符合题意;
C.相对运动员运动轨迹,运动员本身大小形状不可忽略,故C符合题意;
D.相对石块运动轨迹,石块本身大小形状可忽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