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2.甲、乙两车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t=0时,两车速度均为零
C.在t0时刻,两车的速度相等
D.从0到t0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3.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点。每隔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0.0 0.2 0.4 … 1.2 1.4 …
0.0 1.0 2.0 … 4.6 4.2 …
A.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B.物体在斜面上加速的时间为
C.物体末速度的大小为
D.物体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末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B.质点在末离开出发点最远
C.质点在前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D.质点在末受到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5.2019年10月17日23时2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火箭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图中表示位移、表示速度、表示时间)
A. B. C. D.
6.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它们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t=0时刻两车并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甲、乙两车再次并排行驶
B.在0至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均为
C.在0至t1时间内,甲、乙两车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D.在0至t1时间内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等
7.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的概念。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急动度是 B.时的急动度大于时的急动度
C.时质点速度最大 D.内的质点做减速运动
8.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停在D点,如图所示。已知,,从A点运动到B点和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C.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 D.A、D两点间的距离为
9.A、B两小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运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车的s-t图象在第7s末处于最高点,B车的图象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车做曲线运动,B车做直线运动
B.A车在第7s末速度达到最大值
C.B车的速度为40m/s
D.10s末两车相遇,且速度方向相反
10.甲、乙两车在一平直路面的两平行车道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d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t0内,两车的间距先增加后减少
B.t=t0时,乙车可能还处于甲车后方
C.0~t0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t=t0时,乙车加速度与甲车的加速度相等
11.如图所示为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图象,其初速度为,末速度为.在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是:
A.,a随时间减小; B.,a随时间增大;
C.,a随时间减小; D.,a随时间增大;
12.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直线表示甲物体从A地向B地运动的v-t图象;折线表示同时开始运动的乙物体由静止从A地向B地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4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B.在t=4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最远
C.在0~2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在2~4s内,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13.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A和B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A的加速度比B的大
B.在0~3s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m
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物体C与D间距离最大时,物体C的位移为25m
14.汽车A和汽车B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它们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分别如图中a、b所示,由图可知( )
A.汽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B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C.时刻,汽车A、B速度相同
D.时间内汽车A的平均速度小于汽车B的平均速度
15.如图为某质点作匀变速运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图像为一条抛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s末,质点的速率最大
B.在0~1s内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C.在0~1s内和1~2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在时,质点的位移大小为25m
16.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1s内,2s内,3s内位移之比s1:s2:s3=______;它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S1:S2:S3=___________;它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v1:v2:v2=_________.
17.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下图所示,则物体在0.5s时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物体在3s末的加速度为_____m/s2,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率为______m/s。
18.如图所示,汽车(视为质点)v1=36km/的速度匀速行驶,即将通过路口时,发现绿灯还有t=3s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还有s=40m,司机立即使汽车以a=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行驶,匀加速一段时间后改为匀速行驶,汽车恰好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
(1)求汽车加速后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若该段路允许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2=60km/h,求汽车仍以a=2.5m/s2的加速度通过该段路所用的最短时间。
19.高铁是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中国未来或将出现进站不停车上下客,进一步提高载客效率。当高铁通过车站时,胶囊舱(转移车厢)就会锁住火车的车顶,乘客通过胶囊舱实现转移后,胶囊舱与高铁自动地分离进入到自己的轨道,而高铁继续向前行驶,乘客就可以由胶囊舱慢慢地下车。一复兴号列车以速度匀速行驶,过站时需先匀减速至,以让胶囊舱与其共速行驶3分钟实现乘客转移,之后复兴号列车与胶囊舱脱离重新匀加速至v1继续向前行驶。若采用停车上下客,则高铁需从v1匀减速至0,再停留三分钟,之后高铁重新匀加速至v1。已知匀加速和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求:
(1)若采用停车上下客,高铁从开始匀减速至0再到恢复v1的过程中,通过的时间及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若采用不停车上下客,高铁从开始匀减速至再到恢复v1,其运行的时间及通过的路程。
参考答案
1.D
2.D
【解析】
A.图象斜率即为速度,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图象斜率即为速度,t=0时,两车速度均不为零,故B错误;
C.图象斜率即为速度,在t0时刻,图线斜率不等,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根据可知,从0到t0时间内,两车的位移和时间相等,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3.B
【解析】
AB.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如果1.2s时物体还在斜面上,则
说明此时物体已经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为
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为t,则有
即
解得
则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末速度的大小
故C错误;
D.物体在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物体在水平面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则物体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故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直线运动的图像,根据运动学的相关公式及在图像中面积代表位移来进行分析。
【详解】
A.设规定沿x轴方向为速度的正方向,质点在5s末速度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还是沿x轴的负方向,只是速度的大小减小,故A错误;
B.质点在3s内的位移
质点在7s内的位移为
故质点在7s末离出发点不是最远,故B错误;
C.质点在前5s内的位移为
质点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
故C正确;
D.质点在6s末的加速度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而速度的方向为x轴的负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图像中面积代表位移,注意位移是矢量。在横坐标上方面积为正,在横坐标下方面积为负。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火箭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
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x-t图线先应是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故A错误,B正确;
CD.由于火箭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v-t图线应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由图像可知,乙的位移比甲的大,故A错误;
B.由图像和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在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故B错误;
C.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知在时间内,甲、乙两车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时刻两车的距离最大,故C错误;
D.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由图像可知,在0到时间内的某时刻二者的斜率相同,此时两车加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根据定义可知,在图中,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急动度,0~2s内,质点的急动度大小为,2~6s内质点的急动度大小为。故A错误,B正确;
CD.0~4s内,加速度为正,质点一直做加速运动,第4s末速度达到最大值,故CD错误。
故选B。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由题意可知
设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速度位移公式
联立并带入数据解得
故AB错误;
C.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
故C错误;
D.根据速度位移公式
带入数据解得
故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s-t图象只能表示物体的直线运动,则A、B两车都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
B.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A车在第7s末速度为0,故B错误;
C.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B车的速度为
故C错误;
D.位移时间图象交点表示相遇,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d处。0~t0内,乙车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则两车的间距先减小,故A错误;
B.0~t0内,乙车与甲车的位移之差可能小于d,则t=t0时,乙车还处于甲车后方,故B正确;
C.根据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则知0~t0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所以0~t0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故C错误;
D.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知t=t0时,乙车加速度小于甲车的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11.A
【解析】
【详解】
如果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话,速度由v0增加到的v1过程中平均速度就是,此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应该是一条直线,由图可知,在时间t内的位移比匀变速的大,速平均速度要大于,再由图象中斜率的变化情况可知,a随时间减少,所以A正确.故选A.
【点睛】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同时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本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的能力.
1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据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t=4s时,甲的位移和乙的位移不相等,刚开始甲的速度最大,故是乙追甲,当两者速度相等时,甲、乙相距最远,A错误B正确;
C.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得,在0~2s内,甲物体的加速度为
乙物体的加速度为
两者的加速度在这段时间内不相等,选项C错误;
D.在2~4s内,乙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D错误.
故选B.
【点睛】
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
1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物体A和B的速度均保持不变,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的大,故A错误;
B.在0~3s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
故B正确;
C.由乙图看出t=3s时,D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于C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说明0-3s内物体D的位移大于C的位移,而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所以t=3s时,物体C还没有追上物体D,故C错误;
D.由乙图看出t=3s前,D的速度较大,C、D间距离逐渐增大。t=3s后C的速度较大,两者距离减小,则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距离最大,此时物体C的位移为
故D错误。
故选B。
1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象的斜率表示运动速度,汽车A的运动图像的斜率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图象的斜率表示运动速度,汽车B的运动图像的斜率先增大,后为零,汽车B先做加速运动,然后静止,故B错误;
C.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故时刻,汽车A、B相遇,处于同一位置,该点两条图象斜率不同,速度不同,故C错误;
D.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在时间内,辆车运动时间相等,汽车A的位移小于汽车B的位移,则有汽车A的平均速度小于汽车B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15.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运动学公式
结合图像可知,该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方向与初速度相反。
A.在1s末,质点的位移最大,速率为0,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所以在0~1s内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
C.全程加速度方向不变,故C错误;
D.由图像解得
当时,位移为
故D错误。
故选B。
16.1:4:9 1:3:5 1:2:3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
得,在1s内,2s内,3s内位移之比
s1:s2:s3=1:4:9
[2]根据数学关系知,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
S1:S2:S3=1:3:5
[3]根据知,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
v1:v2:v2=1:2:3
17.4 -2 1.25 1.75
【解析】
【分析】
【详解】
[1][2][3][4] 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下图所示,则物体在0.5s时的加速度为
物体在3s末的加速度为
物体在0-4s内的位移
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率为
18.(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汽车匀加速用时为t1,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有
联立解得
(写成也给分)
(2)设汽车匀加速到v2用时为t2,再匀速运动用时t3到达停车线,则有
解得
,
则汽车通过该段路所用的最短时间为
19.(1)430s;12.5km;(2)355s;16.775km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题意可知
,,
采用停车上下客,则高铁匀减速时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匀加速的时间和匀减速的时间相等,即
则总时间
高铁匀减速时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匀加速时的位移和匀减速时的位移相等,即
则总路程
(2)采用不停车上下客,则高铁匀减速时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匀加速的时间和匀减速的时间相等,即
则总时间
高铁匀减速时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匀加速时的位移和匀减速时的位移相等,即
匀速时的位移为
则总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