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2.1 运动的水分子——天然水的净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2.1 运动的水分子——天然水的净化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17 09:0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的水分子》课时2 教学设计
——天然水的净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了解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原理;初步学会过滤的原理及操作。
2.过程与方法:本课题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列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这样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论知识。实验部分以学生自主操作和分析探究为主,教师起指导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自来水净化的过程,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学习,能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天然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操作的原理及操作。
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原理和操作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净化一杯浑浊河水? 用衣服过滤,沉降等。 从野外生存需要出发,激发学生想要学习水的净化的迫切愿望。
引导设问 展示一杯浑浊的河水
提问:要将天然水变成纯水需用到哪些净化水的方法?自学课本55-57页。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补充修正。 观察比较,回答:
水中有许多杂质——可溶性和不溶性的,可能还有细菌等。
阅读课本,找出净水方法
学生回答。
认识天然水与纯水的区别,设计自学环节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分析的能力。学生或许答的不完整或不正确,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净水方法埋下伏笔。
活动探究 演示:分别向A、B烧杯中倒入适量河水,在B烧杯中加入明矾,搅拌后,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比较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观察:A杯中河水静置一会变澄清了并分析原因,了解最简单的净水方法:静置沉淀 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分析:明矾净水的原理? 通过对B烧杯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了解明矾净水的原理。了解第二种净水方法:吸附沉淀 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明矾净水的效果,明晰明矾净水的原理。
设问过渡 怎样将A、B烧杯中的不溶性的杂质与水分离? 了解第三种净水方法——过滤 过渡自然,简洁,明确。
活动探究 1、讲授:过滤的原理
2、提问:过滤需要用哪些仪器和用品?
3、演示制作过滤器
4、演示过滤操作,学生找错误,思考回答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
5、学生上台演示正确操作,下面学生观察。
1、倾听
2、回答
3、用课前剪好的纸圆学习折滤纸
4、观察,讨论找出错误,并分析可能出现的后果。
5、观察,对有疑问的操作提出问题或者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折滤纸和学生演示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演示错误操作的环节,激发学生对错误操作细致观察、积极思考,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归纳 根据实验探究和分析,请学生归纳过滤的注意点。
并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要点进行补充、修正。 讨论、归纳总结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培养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真理的反思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深入讨论 展示教师错误操作得到的滤液,引导学生分析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 回顾实验操作,讨论分析,回答可能的原因。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错误操作认识更加深刻。
展示学生演示得到的澄清的滤液,引导学生将滤液和A、B两个烧杯中的水进行比较,得出清澈程度的高低。 比较分析,得出净水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过滤>吸附沉淀>静置沉淀
拓展延伸 提问:生活中可以用什么物品代替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引导学生观察家庭小实验自制净水器。 结合生活,解决问题 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在生活中进行化学探究的意识。
联系生活 提问:家庭净水器所使用的净化水的物质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联系生活,结合课本,明确活性炭净水的原理 联系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过渡 对于少量的水,我们可以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的方法来净化,我们每天使用的自来水是如何净化的呢? 倾听,思考
感受到水的净化在生活中的普遍运用,感受化学学习的美好。
引导学生观察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结合刚才所学知识,思考每一步的作用?用到哪些净水方法? 对自来水的净化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其中涉及到的净水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生活常识。
小结 提问:根据自学知识,如果你在荒岛上,你会如何净化一杯浑浊的河水? 思考、讨论、畅所欲言。
与导入相呼应,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
1、净水方法
2、过滤操作
课外探究活动 布置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评价学生成果。 假期在家自己制作
带回学校,展示。 让化学探究延伸到课外,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五、板书设计
一、净化步骤
1 沉降 (明矾:加速沉降 化学变化)
2 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玻璃棒作用:引流
3、吸附:活性炭(吸附性 物理变化)
4、蒸馏
二、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沉降、过滤、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