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5 水循环和水资源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5 水循环和水资源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6 17:3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学案
课 题 水资源和水循环 年
级 初二
备课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
2、知道云、雨、雹、雪、雾、露等自然界的物态变化的形成。
3、了解人类利用水资源的现状。
学习重点难点 云、雨、雹、雪、雾、露、霜的成因,区分和解释。
增强环保和节水意识。
自学梳理提纲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地表水通过______进入大气,又通过______回来,使陆地淡水得到______.
2.自然界中水的物态变化:
(1)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冷______成小水珠或_______成小冰晶,飘在空中.
(2)雨:云中小水珠(冰晶)→凝聚变大→下降→大冰晶_________成→大水珠(雨).
(3)雹:云中小水珠→随气流上升到0℃以下的高空→_________成冰珠→上下翻腾→聚大下落→雹。
(4)雪:冬,高空水蒸气遇冷_________成小冰晶→聚花→飘落。
(5)雾: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水珠附在尘上.
(6)露:早晚温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珠附在草木石上。
(7)霜:冬晨温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___成小冰晶附在草木石上。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 进入 ,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 成 ,通过 又回到陆地和海洋。
2、水循环包括三大循环即:(1)海上水循环——海洋水经 被带到上空再经降水过程返回海洋。它是大气降水的主体约占到降水总量的90%以上。(2)海陆间水循环——海洋水经 到达海洋上空经水汽输送到达陆地上空经降水到达陆地表面然后经地表径流(江、河、湖、海)和地下径流(地下水)再返回海洋。它可以使陆地水不断的循环再生。所以陆地水是可再生资源。 (3)内陆水循环——陆地水经 和植物 作用被带到高空再经降水过程返还陆地。主要存在于内陆地区。
 
阅读课文106---108页“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完成下列问题:
3、云的成因:云是空气中的 上升遇冷时, 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4、雨的成因:雨是云中的小水珠相互凝聚,逐渐增大成为大水珠,大水珠越来越重,下落到地面形成的。云中的小冰晶聚集变大,在下落过程中 成大水珠也会形成雨。
5、冰雹的成因:夏天,当云中的雨滴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 ℃以下的高空时,便会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冰珠;当气流减弱时,小冰珠回落,上升气流再增大则再上升;如此上下翻滚,小冰珠就逐渐成为冰雹。
6、雪的成因:雪是冬天空气中的 急剧降温时,直接 成小冰晶而形成的。
7、雾的成因:若地面附近的水蒸气较多,并遇上冷空气时,水蒸气会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这就是雾。
8、露的成因:露是夏季空气中的 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附在树叶、花草上形成的。
9、霜的形成:霜是冬季空气中的 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 态的小冰晶形成的。
10、归纳总结:1、云---水蒸气的液化或凝华形成; 2、雨----云中小冰晶的熔化而成:3、雹---雨滴快速凝固成小冰珠形成; 4、雪----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形成;5、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6、露----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7、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粒形成。
检测题:1.曾经“其水澄澈,冬夏不减”的罗布泊,现已干涸无水,附近曾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国早已被茫茫沙漠所吞没。造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 )
A.自然蒸发 B.无节制的引流灌溉
C.土地沙化 D.过度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