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一、教学目标:
⒈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重点、难点:
⒈ 知道微粒的性质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三、课前准备:
⒈ 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分析:
本堂课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和认识构成物质微粒的基本特征,训练学生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⒉ 多媒体课件
3.课时测评讲义
4.实验准备:高锰酸钾溶于水实验(演示);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分5大组,10小组,5小组完成实验一,另5小组完成实验二);水与酒精混合实验(酒精倒入水中5小组+水倒入酒精中5小组);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20组)
四、教学过程
学习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想
引入课题
【引入】老师我热爱生活,在校乐于工作,回家喜欢种草,■这是我亲手种的桂花树,■这是白兰花,大家闻到花香了吗?香不香?(古人就会望梅止渴,进化到现代人了,按理应该会看花闻香)早上我摘了2朵,一朵香花送美女,一朵香花送帅哥(笑),大家课后可以去闻一下。拿了老师送的礼物,同学们学习一定会更积极。
【提问】请大家一起回顾■化学研究些什么?
【媒体展示】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结构,■用途与制法
【讲解】在第二章里,我们重点学习了身边常见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今天开始我将带领大家走进神奇的微观世界,领略“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三章我们将重点学习■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和较为抽象的微粒结构等方面的内容。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一、物质由微粒构成,二、微粒的性质。要学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板书】§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
物质由微粒构成 二、微粒的性质
齐答
笔记
情景设置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承上启下明确本章重点
板书明确本节重点
构成物质的微粒
【引入】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同学们是否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一杯水可以分成两半杯,半杯水再分再分……到一滴水,那一滴水再分再分分到最后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由砖砌的大房子拆到最后是一块块砖。如果把一杯水水比作一栋大房子,那么我告诉大家,构成水的“这一块块砖”就是水分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证实,不光水由水分子这种微粒构成,所有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的是分子、有的是原子、有的是离子
【板书】分子、原子、离子
【媒体展示】大家请看:1.■这是科学工作者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硅表面硅原子的照片,说明了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也说明了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实物展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略提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
2.■这是二氧化碳的结构模型图,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这是氯化钠的结构模型图,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当然,造房子的砖是还可以被敲碎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也不是绝对不可分割的,这些知识我们以后再进一步学习。
【引入】知道了物质由微粒构成之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微粒的性质,老师先来做个实验
思考
笔记
观察记忆
设疑解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抽象的微粒建立真实感
为以后的学习设下伏笔
引入
微粒的性质1、微粒很小 【投影演示】高锰酸钾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
【提问】紫黑色高锰酸钾固体颗粒能不能再分?
【边演示边讲解】用研钵研磨,小颗粒能分成粉末状的更小的颗粒,说明能分
【提问】粉末状的小颗粒能不能再分?
【边演示边讲解】将粉末溶于水,肉眼看不见小颗粒了,水却变紫红色了。说明粉末状的小颗粒还可以再分。
【讲解】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此时分散到水中的是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由此说明
【板书】1.微粒很小(体积小、质量小)
【边演示边讲解】再把溶液稀释,颜色变浅了,强调这不是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又分了,而是
1.说明了单位体积的液体中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数变少了的缘故。
举例再说明:一滴水大约有1.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引入】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哪些性质呢?大家一起来探究■
观察思考
笔记
听讲知道
通过演示讲解,让学生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知道微粒很小
引入
微粒的性质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活动与探究一】书P63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分5大组,10小组,5小组完成实验一,另5小组完成实验二)
【提问】现象及实验1说明了什么
【归纳】■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补充: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问】现象及实验2解释现象
【归纳】■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酚酞试液中使之变红色
【板书】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讲解】为什么不是构成酚酞的微粒不断运动,扩散到氨水中变成红色呢?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各自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比较“调皮”易从体系中扩散出来,像构成浓氨水、酒精、汞等的微粒;而有的比较“老实”,只有很少的微粒会运动扩散到体系之外,像构成酚酞、铜等的微粒。
强调:所有构成物质的微粒都是不断运动的。
【提问】
1.为什么远远地就能闻到白兰花香?
2.为什么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更容易晒干? 分组探究
齐答后小组代表发言
笔记
小组代表发言
笔记
听讲理解
举手回答
通过活动与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性质
知识拓展
呼应开头
微粒的性质3、微粒之间有空隙 【引入】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哪些性质呢?我们继续探究■
【活动与探究二】书P63水与酒精混合实验
(8人一组,共5大组。其中酒精倒入水中5组+水倒入酒精中5组,要求对比,酒精用滴管取)
【提问】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归纳】导管内有气泡,酒精倒入水中要比水倒入酒精中气泡大
【归纳】■实验说明了(初二物理已学过):构成水和酒精的微粒之间都有空隙,混合后,由于相互填补空隙,导致体积变小。
【板书】微粒之间有空隙
【交流讨论】为什么水倒入酒精中气泡小?
【归纳】因为水的密度要比酒精大,将水倒入酒精的过程中,两者混合就已经相当充分,两者微粒之间较多的空隙也已被填补。所以水倒入酒精中要比酒精倒入水中气泡小(略提等体积不变)
【引入】科学研究还证明,不同物质的微粒之间空隙也是有不同的,下面我们2人一组来完成实验探究三■
分组探究
小组代表发言
笔记
交流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引入
通过活动与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
要求学生知道该实验设计为什么要将酒精倒入水中
引入
微粒的性质3、微粒之间有空隙 【活动与探究三】书P64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提问】实验现象?(哪种物质更易被压缩?)
【归纳】空气比水易被压缩
【归纳】■实验说明了:空气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水中微粒之间空隙要大
【板书】(气体较大) 分组探究
集体口答
笔记 通过探究,认识微粒之间空隙一般气体较大,液体固体较小
本节小结
【讲解】通过本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了解了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有分子、原子或者离子;还重点探究了微粒的性质,知道了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都有空隙。
听讲巩固
结合板书小结,巩固本节重点
当堂练习 【引入】下面一起来当堂练习
【媒体展示】■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P64图3-5划下并记忆)
3.下列事实,不宜用微粒之间有间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B )
A.铁轨热胀冷缩
B.1L芝麻与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
C.向气体施压,体积减小
D.向液体施压,体积变化极小
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食盐溶于水,食盐“消失”了,液体变咸了。
【归纳】构成食盐的微粒不断运动,运动到水分子的空隙中
5.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热胀冷缩
【归纳】温度升高,微粒的运动速度加快,微粒间的空隙变大,体积膨胀;温度降低,微粒间的运动速度减慢,微粒间的空隙变小,体积减小。
6.如图所示,在一长滤纸条上均匀滴上几滴酚酞试液,把滤纸送入试管中,用一团棉花塞住试管口,试管下面衬一张白纸.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向棉花上滴l0~15滴.
(1)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滤纸上的_é??é??è?????_由试管口向管底逐渐变红,此现象说明了分子是不停运动的;氨水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3)某同学做述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没有变化,而试管口塞的棉花却变成红色,导致产生这一现象的错误操作可能是: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上,而浓氨水滴到了滤纸条上。
齐答
一学生回答
划下并记忆
举手回答
举手回答
交流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
笔记
交流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
笔记
通过练习,巩固加深所学知识
结束语
布置作业
【结束语】
同学们,微观世界很神奇,■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这3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领域的贡献,若想了解分子机器人的更多信息,同学们可回家上网浏览。下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分子原子,大家别忘了回去预习哦。
【媒体展示】■
1.复习巩固
2.完成讲义余下习题
采用上网浏览预习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复习练习
关注前沿科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练习巩固
五、板书设计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
一、 物质由微粒构成
分子、原子、离子
二、微粒的性质
1.微粒很小(体积小、质量小)
2.微粒不断运动的
3.微粒之间有空隙(气体较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