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儿童真快乐》教学设计
选用教材 接力出版社
课 型 综合课 课 时 1课时(40分钟)
执 教 者
教学对象 四年级
教材分析 《侗家儿童真快乐》是一首由一个扩充性乐段带二声部合唱构成的民族五声调式歌曲。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曲调活泼欢快跳跃,节奏轻快明朗。歌曲前四个乐句节奏较快且基本相同,表现儿童的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歌曲运用衬词,将歌曲的结构扩大且处理成二部合唱,第一声部深情悠扬,第二声部欢快活泼,把歌曲推向高潮。最后一个乐句运用衬词扩大到五个小节,打破了乐句的规则性,使歌曲更加生动,休止符的运用也十分巧妙,描绘出儿童天真烂漫、风趣可爱的神情。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初步感受侗族民俗风情,感受和体验侗族儿童的天真活泼,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歌舞,培养学生民族团结意识。
知识目标:学习二声部合唱,进行身势律动,指导用欢快活泼地声音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对通过情景教学法、听唱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多种感官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弹唱跳协调发展能力。
教学重
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活泼;在确演唱二声部合唱基础上进行律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一、组织教学(2分钟) 音乐游戏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的侗族动作作为课前律动,活跃课堂气氛,并在无形中也能感受着歌中所描绘的民族大团结的欢乐情景。)
二、导入(1分钟) 图片导入
新课教学(35分钟)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说一说,他们是哪个民族?侗族。)
(二)走进侗寨,感受风情
1.第一站:侗族山寨
(出示课件:侗寨的建筑风格独具一别,是侗族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地方。)
(出示课件:侗族有“拦路歌”的礼俗,和尊贵的客人进行对唱,只有对上了,才能让客人进寨。)
(出示课件:歌曲A部分)
欣赏歌曲。(师律动)
歌曲的情绪如何?(开心、欢快)
师范唱曲谱。
听到了几个乐句?(四个)
边画旋律线边唱曲谱。
用“la”模唱歌曲。
带歌词演唱。
(演唱要求:身正腰直脚放平,面带微笑有表情)
(出示课件:恭喜象州朋友们,对歌成功!欢迎进寨!)
2.第二站:侗族鼓楼
(出示课件:鼓楼是侗族人开会议事的中心,象征着吉祥如意。)
师:我们来看看侗家儿童这回给我们出了什么难题呢?
拦路对节奏
(设计意图:将二声部节奏提炼,巧设成“拦路对节奏”的游戏,分散了本课歌曲学唱中的一个难点,也激发了学生在感受侗族风情中学习新知的兴趣,并将歌曲中的二声部节奏学扎实了。)
(出示课件:节奏练习)
①分组打节奏(芦笙组和合唱组)
②生生配合打节奏。
拦路对合唱
(设计意图:二声部合唱是歌曲教学中很难突破的一大难点。此环节的设计就是将这一难点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习主动、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去攻克,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又一大难点。)
(出示课件:播放音频B部分)
①分组唱曲谱。运用科尔文手势。
②师范弹。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
(第一声部深情悠扬,第二声部活泼跳跃)
演唱要求:第一声部平稳舒展,第二声部欢快跳跃。
③师生配合唱。师唱第一声部,生唱第二声部……
④生生合唱
⑤带上衬词演唱歌曲
⑥跳多耶舞。
(第一声部的同学模仿吹芦笙的动作,左右摇晃身体,两拍一次;第二声部的同学左右踏脚,一拍一次,双手两侧打开画圈。)
第三站:风雨桥
(出示课件:风雨桥具有遮风挡雨的作用,是侗族标志性的建筑。)
(出示课件:欢迎远道而来的象州朋友,你们的到来就是我们重大的节日,让我们用歌声来欢迎你们!)
①播放音频《侗家儿童多快乐》C部分。
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欢快、欣喜)
②师跟着音乐范读节奏。
③节奏训练,解决休止符难题。
(出示课件:节奏闯关)
④生跟着音乐读节奏。
⑤带歌词演唱
(三)感受侗族风情
1.完整聆听歌曲。(节奏律动打拍子)
师:歌曲的拍子?速度?情绪?(四二拍;稍快;欢快、活泼地)
2.师范唱。
师:快乐的情绪感染了同学们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下面请同学们听听老师的演唱,说说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对生活的赞美,侗家儿童的生活很幸福。)
3. 生跟着钢琴轻哼曲谱。
4.生跟着师的钢琴一起完整演唱歌曲。
5.全班一起歌表演。
6.请同学上台表演。
四、小结(1分钟) 今天我们游览了侗族的美景、了解了侗族的风俗民情、唱了侗族民歌、跳了多耶舞,感受到了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们再次响起《侗家儿童真快乐》感谢侗家儿童们的热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