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像什么呢
(课型:造型与表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了解、掌握撕纸、想象的方法。
3.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撕纸、想象创作。
教学重点:
先撕纸,后想象,再添画。
教学难点:
根据撕出纸块的形状特点进行巧妙的想象、添画。
教学准备:
学生作品、图片、彩纸、废旧纸张、胶水、颜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课之前,我们欣赏下天上的云朵,仔细观察这个云朵像什么呢?
生: 像龙,像蛇,棉花糖........
2.揭题?
师:小朋友都说的非常好,同一片云朵,你们的想法各种各样,这节课我们要把天上的云朵变成我们手中的折纸,随意得撕,想一想像什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像什么呢??”
二、新授
1.撕一撕
首先啊,我们一起玩一个撕纸游戏,好不好?
随意的撕这张纸,然后思考撕下来的纸片像什么?
老师提两个要求
撕3-4片,不能撕太小,一定要大......(太碎,这样难以想象成新的形象)
用不同的方法撕,特别是随意转动方向的撕?(不要用尺子量着撕,随意)
教师示范撕:什么是不同方法呢?我可以从边上,从中间撕。
我还可以随意转动方向的撕,注意纸要开始扭屁股了,左扭扭.....好现在我有几张纸片?生:4片纸
最多4张纸
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自己开始随意撕,撕完以后,纸都不要仍,放在桌上
(教师走动观察)
2.摆一摆、想一想?
师:好,停停停,我就停
这是我刚刚撕下来4张,我选择我最喜欢的一张,大家想一想它像什么?
生:像。。。。。。。。
老师再转动方向摆,小朋友再想一想像什么呢?你是根据什么看出来的?
生:像。。。。。。。。?形状
转动方向再去想
师小结:我们发现把纸转动方向的去想,我们还能想出更多东西来。
刚刚经过撕纸游戏,小朋友们手中的纸片变化出不同形状,大小,找到最有趣的一片,在自己的桌上摆一摆,可以转动方向摆,与同桌小朋友讨论,它到底像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
(3个一样的撕纸,3个不同方向得粘在纸上)
师:刚刚小朋友讨论的非常激烈,请两个同学来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请2个小朋友说,像。。。。。。
师:刚刚只是有点像,怎么样更像?
生:可以在纸片上画一画让它更像
3、贴一贴、画一画?
师:接下来老师把刚刚撕的小纸片用双面胶贴起来,我们来画一画,让它更像
(示范刚刚老师撕的纸,示范时说在纸外面添画,在纸上添画)
4、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瞧!这位小朋友把撕下来的纸片添画成了什么?
刚刚老师示范的都是一张纸片的添画,可以把撕下来的纸片都利用起来添画?。
5、学生作业(10分钟)
师:接下来就要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添画了,听好作业要求:选取自己撕下来的纸片1~3张,贴好之后进行添画,可以添上适合的背景使形象更生动?.
6、作业展评?
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互评:你最喜欢哪位小朋友的作品,为什么??
师评:哪位小朋友添画的最有创意?
7、小结拓展?
师:今天我们把自己撕下来的折纸添画了许多不同的有趣形象,
下面请同学们现在把自己身边的废纸都捡起来,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