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拍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等14个生字,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会写“歌、丛”等10个字,会写“写字、丛林”等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
3.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儿歌。
2.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用部件归类法识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预习要求
1.按照本课预习卡的要求完成本课预习。
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圈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课时目标
1.认识“世、界”等7个生字,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会写“歌、写”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到第四小节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我们来玩一个猜动物的游戏,好吗?
请听好,第一位动物朋友,它的羽毛非常漂亮。它的尾巴展开来像一把大扇子,美丽极了!它是——(孔雀)。(谁来亲切地叫叫它?)
再来猜第二位动物朋友,它长得胖乎乎的,眼圈黑黑的,最喜欢吃竹子。它就是我们的国宝——(熊猫)。(一起来叫叫它吧!)
2.你们想认识更多的动物朋友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更多的动物朋友,它们都藏在一首儿歌里呢,题目是《拍手歌》。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板书:3拍手歌)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交换本课预习卡,相互检查生字注音或组词是否正确。
2.听朗读音频,思考同桌提出的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挑出一到两个问题,全班交流。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朗读第一小节。
2.交流:“世界”是什么地方?(指地球上的所有地方)
3.指导学习生字“世、界”。
(1)“世”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
(2)“界”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即“田+介=界”。
(二)学习第二至第四小节。
1.自由朗读,圈出句中动物的名称。
2.出示孔雀与锦鸡的图片,借助图片理解“孔雀锦鸡是伙伴”。(出示课件)
3.学习生字“锦”,组词拓展,“锦缎、锦旗、锦上添花”等,形义结合,记忆“锦”字。
4.学习生字“翔”。出示雄鹰图片,学生拼读“飞翔”,“翔”是形声字,“羽”提示字义,“羊”提示读音。本义是指鸟儿翅膀平直不动盘旋地飞。
5.结合一年级课文《秋天》中的句子“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理解“天空雁群会写字”。
四、朗读儿歌,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至第四节儿歌。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读正确、流利。
3.尝试拍手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
五、观察字形,写好汉字
1.引导学生观察“歌、写”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歌”,边示范边讲解:“歌”左右宽窄相当,左边“哥”上面的“可”去钩,两个“口”字垂直对齐,“欠”首撇略高,“人”字的撇起笔在横中线上,伸向“哥”。
3.学生交流自己对“写”这个生字的发现和书写要点。
预设:“写”的竖折折钩横笔的折在横中线上。
4.教师示范书写“写”,提示书写要领。
5.学生描红、练习,反馈评价,修改完善。
6.同桌互评后修改,完成写字作业。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卡,互相听写本课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
课时目标
1.认识“丛、深”等5个生字,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会写“丛、深”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五至第十小节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
3.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世界、孔雀、锦鸡、雄鹰、飞翔、雁群。(出示课件)
2.引导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我们开火车读,每人读一个词语,火车火车开起来。
3.学生领读、齐读。
二、学习第五至第十小节
学习第五至第十小节。
1.自由朗读,圈出句中的动物名称。
2.出示猛虎图片,相机指导老虎一般生活在丛林深处。(出示课件)
3.学习生字“丛、深”。
(1)加一加:从+一=丛。
(2)用反义词方法识记“深”,并组词。
4.出示黄鹂和百灵的图片,相机指导:这两种鸟声音悦耳,被誉为大自然的“歌唱家”。(出示课件)
5.字理识记“休”:“休”甲骨文写成“”,表示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是休息,后来引申为停止的意思,如在文中即为此意。也表示不要、禁止或劝阻的意思。如,休想。
6.动物归类,部件归类识字。
出示游戏:我为动物小伙伴找到它的家
7.小组合作,发现鸟类朋友的秘密。
预设:含有“鸟”、“隹”这些部件。
三、拓展延伸,模仿创作
1.除了儿歌中介绍的这几种动物外,你还认识哪些动物呢?它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讨论。
3.课件出示三幅动物图片:蜜蜂、蜻蜓、企鹅。(出示课件)
4.仿照课文试着编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蜜蜂花间采花蜜。
你拍二,我拍二,早有蜻蜓立上头。
你拍三,我拍三,企鹅冰上来起舞。……
5.除了这些外,可以选一种你熟悉的动物来编一编。
6.同桌相互交流。
7.指导背诵。
补充:课件出示填空练习,每句中都有动物名称,引导学生填入动物名称来背诵,从而逐渐背诵整首儿歌。
8.全班试着边拍手边背诵儿歌。
9.学完儿歌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预设: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必须保护它们。
10.小结:人和动物是朋友,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必须保护动物。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板书: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四、观察字形,写好汉字
1.引导学生观察“丛、深、六、熊、猫、九、朋、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熊”,边示范边讲解:“熊”上大下小,“能”左右齐平,上“匕”在右上格,下“匕”略大,起笔在横中线上侧,四点底上合下开。
3.学生交流自己对“丛、深、六、猫、九、朋、友”这些生字的发现和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4.教师示范书写“丛、深、六、猫、九、朋、友”,提示书写要领。
5.学生描红、练习,反馈评价,修改完善。
6.同桌互评后修改,完成写字作业。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本课随堂练。
2.搜集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反思
识字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动物和人相互依存的状态与保护动物的意义,通过《拍手歌》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了文本的基本意义,关键是通过对文本的研究,学生有了一定的保护动物的意识。我从课堂设计的角度出发,既实现了学习文本的内容,又传播了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写能力,我们应该注意引导他们利用现有的经验进行新的学习。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在游戏中,通过挑战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得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读写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