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学习“部首查字法”。
字词句
◎认识61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会写25个词语。
◎认识隹字旁,能用部件归类法识字;能结合图画识字,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了解数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境中恰当运用数量词。
◎积累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大意。
阅读
◎背诵《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
◎阅读《十二月花名歌》,了解十二月花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初步了解不同树木的基本特点和四季农事,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体会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低年级识字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要准确把握识字和写字的不同要求。
◎关注本班学生的已有基础,找准识字教学的起点。
◎复现,及时巩固,解决认字回生现象。
◎要根据汉字的不同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
◎在语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
◎拓宽途径,充分利用母语学习的优势,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本单元要引导学生学习部首查字法,并运用这种方法查字典,偏旁和部首是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两个概念,它们的区别如下:
比较
分类 ,偏旁,部首不同
之处,范围,合体字独有,所有字都有
作用,用于分析合体字的字形,用于查字典
功能,形符(形旁)或声符(声旁),形符
名称,日字旁、土字底……,日部、土部……
……,……,……相同之处,有的字,部首和偏旁是重合的,如三点水
……
内容 场景歌 树之歌 拍手歌 田家四季歌 语文园地二 合计
课时 2 2 2 2 2 10
1 场景歌
教学目标
1.认识“帆、艘”等10个字,会写“处、园”等10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3.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儿歌,了解数量词,并运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按照本课预习卡的要求完成本课预习。
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圈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课时目标
1.认识“帆、艘”等6个生字,会写“处、园”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还记得《植物妈妈有办法》吗?植物都要去旅行,你又喜欢去哪儿旅行呢?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行,好不好?(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最喜欢到哪里去旅行?想不想去海边,看看威风的大军舰,跟解放军叔叔来个友情互动?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交换本课预习卡,互相检查生字注音或组词是否正确。
2.听朗读音频,思考同桌提出的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挑出一到两个问题,全班交流。
三、引导学生随情境学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一幅海边图,请同学说说你看到什么。(出示课件)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相机在图中圈出对应的词语图片:
一只海鸥 一条帆船 一艘军舰 一处港湾
3.自由读读这些短语。
4.说一说“艘、舰”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明白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
5.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舟”的字。
预设:船、舱、航。
6.看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左边的“巾”表示与布制品有关。
7.引导学生观察“湾、艘、舰、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它们都是形声字,左边是形旁,表意思,右边提示读音,表读音。
8.学习生字“军”。借助图片提示学生认读带“军”的词。如,军人穿的服装叫“军装”;军人生活训练的地方叫“军营、军队”;海军使用的舰艇叫“军舰”。
9.全班拍手读这些词语。
10.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过渡:欣赏完美丽的大海,我们一起去看看山村的田园风光。(课件出示山村田园风光图)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图片导入,了解“一方鱼塘”是什么样的。(出示课件)
(引导学生了解“一方”作为数量词,一般用来形容方形的物品,如“一方砚台,一方手帕”;有时也可指土地,如“一方土地”。)
2.课件出示图片:稻田、垂柳、花园。
指名填空:一( )稻田 一( )垂柳 一( )花园
3.学习生字“稻”,提醒学生明白“稻”与禾苗有关。
4.学习生字“园”,对比“园”和“圆”。
出示填空练习:
( )形 公( ) 学习( )地 ( )满成功
5.引导学生看图感受柳条的“垂感”,结合学过的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理解“垂柳”。
6.男女生读,小组比赛读。
四、观察字形,写好汉字
1.引导学生观察“处、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处”,边示范边讲解:第二笔横撇的折点抵竖中线,捺从横中线起笔,笔程长,捺脚低,“卜”竖起笔略高,在竖中线右方,点收笔于横中线。
3.学生交流自己对“园”字的发现和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预设:“园”是全包围结构,“元”字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侧,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右侧。
4.教师示范书写“处、园”,提示书写要领。
5.学生在课本上的田字格里描红、练习写字。
6.同桌互评后修改,完成写字作业。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卡,互相听写本课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
课时目标
1.认识“翠、队”等4个生字,会写“桥、群”等8个字。
2.继续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3.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瞧。看到了一( )海鸥,一( )帆船,一( )军舰,一( )港湾;我们又来到了乡村田间,看到了一( )鱼塘,一( )稻田,一( )垂柳,一( )花园。
二、随情境学文、识字
(一)学习第三小节。
1.导入第三小节: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之公园图片)
2.引领学生在词语中认字:你会读这两个词语吗?(石桥、翠竹)
3.出示课文插图,引导理解“翠”的字义。(绿色)
4.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认识事物。
(1)引导观察小桥的图片,说说石桥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石桥弯弯的,桥洞圆圆的。所以,我们形容在小河上的石桥是“一座石桥”。想一想,我们还可以说“一( )石桥”?
(2)引导观察翠竹的图片,说说翠竹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这么多翠竹生长在一起,便是“一丛翠竹”。
5.指导朗读。
6.组织游戏,巩固练习。
连一连:数量词与事物对应连线。
一只 军舰 一面 石桥
一艘 海鸥 一座 铜号
一丛 港湾 一把 欢笑
一处 翠竹 一片 队旗
7.背诵第三小节。
(二)学习第四小节。
1.读文画词。
引导学生自由读第四小节:说说读了这一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圈出第四小节所写的事物。(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
2.对比辨析“队”的两个不同意思。“一面队旗”的“队”指少先队,“一队‘红领巾’”的“队”用作量词,用于成对的人或事物。
3.学习生字“铜、号”。(出示课件之铜号图片)
(1)认识铜号,铜号是军队或乐队所用的西式喇叭,是由铜制成的,军队用它吹起床号。
(2)学生交流,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讲解记忆“铜”的办法。
(3)指导学习生字“号”,回忆《青蛙写诗》中的标点符号名称“逗号、句号、省略号”来帮助识记。
4.指导朗读。
5.背诵第四小节。
三、学以致用,尝试创作
1.填一填,说一说:请看课后第二道填空题,请填一填。
2.指一指,说一说:教师在教室里随意指向物品,并说出名称,学生马上用数量词说出来。例如:教师说“课桌”,学生接着说“一张课桌”。
3.想一想,说一说:同桌合作,一个学生想象生活中的物品、景物,说出名称,另一个学生立即搭配数量词说出来。自由练习后,教师随机指名上台表演。
4.理一理,说一说:刚刚我们说出了很多场景中的事物,请你思考一下,选择某一场景中的四种物品(景物),按照最顺口的顺序说出来,那就是你创作的儿歌了。
(1)同桌互相说一说,比一比谁说得更顺口。
(2)指名上台朗读自己创作的儿歌。
四、观察字形,写好汉字
1.引导学生观察“桥、群、队、旗、铜、号、领、巾”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领”,边示范边讲解:“领”左窄右宽,左部第二笔是点,“页”横画起笔在竖中线上,竖画靠竖中线,长撇伸向“令”下方。
3.学生交流自己对“桥、群、队、旗、铜、号、巾”这7个生字的发现和书写要点。
预设:(1)“桥、群、队、旗、铜”是左右结构,其中“桥”中“木”的捺写成点,“群”左右宽窄相当,右部横画长短不一,中横最短。(2)“号”上小下大,长横在横中线稍上。(3)“巾”居中,第三笔稍长。
4.教师示范书写“桥、群、队、旗、铜、号、巾”,提示书写要领。
5.学生在课本上的田字格里描红、练习写字。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完成本课随堂练。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把识字歌读熟,然后抓住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规律进行重点教学。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拓展学生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习探究的兴趣,活跃了思维,又教给孩子们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识字固然重要,写字方法指导也同样不可忽视。在写字方面,老师除了引导学生基本的写字方法的复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要有主动写好字的愿望。因此,要避免老师一味地说教,要重视学生对生字的观察,让学生充分观察,充分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同组之间交流,并且展开同组之间的评比,比一比谁观察得细致,谁写得美观。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自然态度就认真了,写好字也是水到渠成了。通过我对学生所写字的观察,结果发现学生自我写字的能力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