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g k h《语文要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 g k h《语文要素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8 14: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g k h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重点
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准备
1.教师:字母、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学生:认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找找生活中带有g、k、h声母的音节。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
3.在拼音格中正确书写g、k、h三个声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声母
1.出示课件,导入:春天来了,郊外的景色非常美。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郊外游玩。看,这儿的景色多美呀!说一说,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预设:
蓝蓝的天空下,一只白鸽嘴含橄榄枝快乐地飞翔。清清的河水中,几只小蝌蚪在水草丛中做游戏。小朋友玩累了,坐在公园的椅子上喝水。
2.观察插图,初识字形。
这么美的地方,你们想去吗?这么美丽的地方不光你们想去,就连声母宝宝也跑去玩了。它们还悄悄地和你们玩起了捉迷藏。仔细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声母宝宝?
3.学生说到g、k、h时,教师相机板书。
二、动画演示,学习声母
1.学习ɡ。
(1)课件出示鸽子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瞧!飞来一只小白鸽,谁来跟鸽子打个招呼?生:鸽子,你好吗?鸽子,你好……
(2)指名读词语:鸽子。学生读:鸽子。
(3)教学ɡ的发音:老师发现了,如果把鸽子的“鸽”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g。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
(4)教师指名读声母g,学生开火车读声母g,小组读声母ɡ。
提问:我们会读声母g了,再看看它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记住g的?如果能把你的发现编成顺口溜就更好了。
预设:
生1:9字带钩ggg。      生2:像个花环ggg。
生3:鸽子鸽子ggg。    生4:倒写6字ggg。
2.学习k。
(1)课件出示蝌蚪,问:它的名字叫什么?生:蝌蚪。
(2)教师指名示范读词语:蝌蚪。学生跟读:蝌蚪。
(3)教学k的发音:如果把蝌蚪的“蝌”的音发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k。
(4)教师指导学生发好k的音。(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放在嘴前,发ɡ、k的音。)感受气流的强弱。读ɡ时气流弱一些,读k时要送气,气流强一些。
(5)学生开火车读声母k,同桌互读声母k。
(6)学生练习ɡ、k对比读。两组比赛。奖励小红花。
3.学习h。
(1)课件出示喝水的图片,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生:一个小朋友坐在椅子上喝水。
(2)教师指名读声母h,学生跟读声母h,学生开火车读声母h。
(3)思考:生活中带有he这个音节的词语有哪些?
生:荷花、小河、黄河等。
(4)启发学生思考:声母h要怎么读呢?
(5)教师指导学生集体读,小组比赛读。
4.课间操:大家学得真好,请休息一会儿。我们来做做手指操,放松一下手指。
5.写一写。
(1)过渡:小朋友们这么快就与三个新的声母宝宝交上朋友了。现在咱们一起到声母宝宝的家里去看看吧。
(2)引导学生观察:请你们观察它们住在哪个格里。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有没有小朋友上台来给大家写一写呢?
(4)教师讲解正确的写法。
g的写法:g在中下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左弯,注意弯钩不要挨上第四线,ɡ两笔写成。
k的写法:k在上中两格,先写一竖,再写左斜右斜,注意一竖不要顶格,还有左斜右斜要一笔写成,k共两笔。
h的写法:先写一竖,再写左弯竖,在上中两格,注意上格不要顶格,h也是两笔写成。
(5)学生书写g、k、h,教师巡视,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法,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三、链接生活,拼读拼音
1.出示gā拼音卡片,学生自主练读。
2.同伴合作相互纠正。
3.出示kǎ、hā、gè、kē、hē、gù、kǔ、hǔ 8个带调音节,引导学生联系具体事物进行组词拼读。
例:k-ǎ→kǎ “卡车”的“卡”“卡片”的“卡”
h-ā→hā “笑哈哈”的“哈”
4.拓展拼读:教师出示具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拼读hé、gē的两拼音节,并复习“禾”字的读音。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把声母ɡ、k、h与单韵母a、o、e、u的卡片找出来,教师读音节,学生迅速把相应的声母和韵母找到,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课件出示音节:gā、gǔ、hé、kè、kù、hú,学生认读。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些音节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两个字母组成的,被称为“两拼音节”。
二、图片引入,学习三拼音节
1.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g、k、h三个声母,以及它们和单韵母的拼读,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g、k、h的“三拼音节”。
2.课件出示图片,引导说话:图上画的是什么?(西瓜、黄瓜、南瓜)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什么瓜?(如:丝瓜、苦瓜、冬瓜……)
3.学习拼读三拼音节ɡuā。
(1)认识三拼音节。
在学生充分说话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出示音节ɡuā,并提问:音节ɡuā和前几节课学的音节有什么不同?
(2)学习拼读三拼音节ɡuā。教师示范三拼连读ɡuā ɡuā,学生跟读。学生开火车、同桌互读,练习拼读三拼音节ɡuā。
教师相机出示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帮助学生掌握拼读的要领。
(3)学生拓展拼读ɡuǎ、ɡuà。
三、同伴合作,练读三拼音节
1.出示三拼音节ɡuà、kuā、huā、ɡuō、kuò、huǒ。
2.四人小组合作,练习拼读音节。
3.说说哪些词语里有这几个音节。(“挂面”的“挂”、“郭老师”的“郭”……)
4.出示“火”,巩固音节huǒ的拼读。
5.课件出示:
(1)指导学生说话:这几幅图上的是什么?
(2)教师出示三拼音节huā及其拼读过程,学生自己拼读。
(3)学生说说哪些词语里有这个音节。(“桂花”的“花”、“牵牛花”的“花”、“牡丹花”的“花”……)
四、图片识字,练习说话
1.音节朋友不仅能和我们做游戏,还能帮我们识字。
(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学生思考:谁正在做什么?(小熊猫在画画,小老虎在打鼓。)
2.教师出示带有音节的“画画”“打鼓”词卡,指名认读。
3.教师将音节去掉,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开火车读生词。
4.教师出示“画”“打”字卡,4人一组,组长手拿字卡,其他3个成员抽读生字,比一比谁把字音读得最准确。
5.全班开火车读生字。
6.引导学生用“画画”“打鼓”说一句话。
五、朗读儿歌,巩固拼音
1.出示儿歌《说话》,引导学生试着读读自己认识的字和会拼的音节,重点拼读儿歌中标红的本课新学音节。
(1)找到儿歌中标红的音节,自己拼一拼。
(2)圈出儿歌中已经认识的字,试着读读儿歌。
2.和同桌一起,互相拼拼读读。
3.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儿歌。
4.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表演读。
六、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随堂练。
教学反思
本课的拼音教学在设计上运用了多种教学原则,以学生为本,创设学习“生气”,增强基础“底气”,培养语文“灵气”。
1.情境中漫游,兴趣中体验,心灵中融合。本课教学,教师创设有趣的情境并将这个情境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
2.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本课中,教师的教与学大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在欢笑中传递各自独特的体验。
3.合作中探究,规律中求知,想象中创造。教学中学生多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拼读,找到对应卡片,并说出相关词语或句子,然后交流反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