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2.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03 16:14:11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②
人教版历史必修②视屏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是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改变着!
服饰变幻
饮食变迁
课后练习
居民住宅
社会习俗
人教版历史必修②
近代中国服饰变革(女装)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成立
短衣、长袍。
20年代的旗袍
30年代的旗袍
旗袍走向世界
第53届世界小姐大赛决赛
近代中国服饰变革(男装)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窄袖革履”的西式服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但到辛亥革命后日渐流行的原因:
1、从穿着的角度来讲:
适体,潇洒。
2、从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来看:是剪发易服的产物。
剪发必然引起服饰的变化加上成熟的中式服装尚未出现,在易服风气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
3、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
辛亥革命党人长期在海外活动,接受西方文化较多,崇尚风气,受西化影响。
“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
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
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
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
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
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
——《中华文化习俗辞典》




以文治国
五权分立
三民
主义
工农装流行----
列宁装流行----
体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体现了建国初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体现了中苏两国的良好关系。
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60年代
特征: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列宁装
身穿绿色军便装,
头戴军帽,
脚蹬解放鞋,
腰系皮带,
背着《为人民服务》的挎包,
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
第三阶段:60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
特征:
审美取向扭曲,朴素至极
特征:
强调个性,不追求流行;
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传统八大菜系
川菜
徽菜
鲁菜
苏菜
闽菜
湘菜
粤菜
浙菜
西餐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
由于战乱频繁加上灾荒,广大的农村别说是西餐,几是普通的饭都吃不饱。人民的生活及其困苦!
清末以及民国时期
改革开放前:人们凭票购买
改革开放后:人们自由挑选
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人类留下痕迹最多的是建筑,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最直接的视觉载体;建筑的历史折射出人文内涵,它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成为民俗的演化。
欧洲古建筑——罗马大教堂广场
西方传统建筑注重反映宗教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
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 。
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
到了近代,中国建筑:
新与旧、中与西
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殊面貌。
最早出现在租界的“洋房”
里弄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方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至四层。
中国式的黑漆大门
西班牙巴洛克风格
旧中国的城市居住环境
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小区
安居工程: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
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迫令放足
封建的旧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女人们裹小脚最为突出。几代女子不惜伤筋动骨,也要裹成残疾的“三寸金莲”。
(1)女子裹足
小知识:根据考古和史料记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将必须"裹脚"作为法令。 "裹脚"是封建的民间世俗传统。
辛亥革命以后,政府更是禁止裹脚
(2)男子留辫
剪辫易服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下令剪去辫子。
清兵入关,强令男子剃发蓄辫,辫子成了民族压迫的标志,被外人贻笑为“豚尾”、“半边和尚”。成为外国人侮辱中国人的口头语。
(3)婚姻风俗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B、一夫多妻、指腹为婚、童养媳
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
(4)丧葬礼俗
趋于简化,带有西方色彩(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土葬 火葬
(5)、社交礼仪
作揖、鞠躬、拱手、叩首
握手
旧时称呼:老爷、大人
新时代称呼:同志、先生
近代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以来
衣服
饮食
住房
风俗习惯
西餐、面包、咖啡、西式的糖、烟、酒
统购统销,使用粮票
解决了温饱问题,实行“菜篮子”工程
西式的住宅、花园式的楼房
安居乐业、“安居工程”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婚姻制度;改变婚丧仪式、社交礼仪、等
涤荡封建糟粕;制定《婚姻法》
各种娱乐休闲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导致变化的重要因素
1、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2、政治制度的变革
3、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思想启蒙;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
课后练习
女装(旗袍)男装(长袍、西服、中山装)
朴素为主
服饰多姿多彩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近现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
(2)社会风俗的特点: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