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铁的重要化合物
(导入)Fe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4位,仅次于氧、硅、铝,主要以+2和+3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板书〗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阅读)P59了解铁的几种氧化物。
〖板书〗1.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FeO
Fe2O3
Fe3O4
俗名
铁红
磁性氧化铁
色、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化合价
+2
+3
+2、+3
溶解性
不溶
不溶
不溶
与酸反应
FeO
+
2H+
=
Fe2+
+
H2O
Fe2O3
+
6H+
=
2Fe3+
+
3H2O
(过渡)铁在常温下不与水反应,在高温下与水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因此铁不能像钠那样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那么如何制得铁的氢氧化物呢?
〖实验3—9〗
FeCl3溶液
FeSO4溶液
加NaOH溶液
红褐色沉淀
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而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离子方程式
Fe3+
+
3OH―
=
Fe(OH)3↓
Fe2+
+
2OH―
=
Fe(OH)2↓
4Fe(OH)2+O2
+2H2O
=
Fe(OH)3
〖板书〗2.铁的氢氧化物
(1)制备:Fe3+
+
3OH―
=
Fe(OH)3↓(红褐色)
Fe2+
+
2OH―
=
Fe(OH)2↓
(白色)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白色絮状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学与问2〗
〖板书〗(2)化学性质:Fe(OH)2+2H+
=
Fe2+
+
2H2O
Fe(OH)3+3H+=
Fe3+
+
3H2O
2Fe(OH)3Fe2O3
+
3H2O
(过渡)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如何呢?
〖板书〗3.铁盐和亚铁盐
〖实验3—10〗
滴入KSCN溶液
FeCl3溶液
溶液呈红色
FeCl2溶液
无现象
〖板书〗(1)Fe3+的检验:①加碱,红褐色沉淀;②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科学探究2〗
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KSCN溶液
不显红色
2Fe3+
+
Fe
=
3Fe2+
上层清液加氯水,振荡
呈红色
2Fe2+
+
Cl2
=
2Fe3+
+
2Cl―
〖板书〗(2)Fe3+和Fe2+的转化
①Fe
被弱氧化剂氧化为Fe2+、被强氧化剂氧化为Fe3+;
Fe
+
2Fe3+
=
3Fe2+
②Fe2+兼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被强氧化剂氧化为Fe3+,被强还原剂还原为Fe;
2Fe2++Cl2
=
2Fe3++2Cl―
Zn+Fe2+
=
Zn2+
+
Fe
③Fe3+具有氧化性,被强还原剂还原为Fe,被弱还原剂还原为Fe2+。
2Fe3+
+
Cu
=
2Fe2+
+
Cu2+
Fe
+
2Fe3+
=
3Fe2+
〖资料卡片〗了解铜盐。
〖实践活动〗
不加试剂
加入明矾
加入硫酸铁溶液
2min
无明显变化
有明显沉降,溶液半透明
有明显沉降,溶液半透明
5min
浑浊,略有沉降
沉淀沉在底部,溶液接近透明
(比加硫酸铁的透明)
沉淀沉在底部,溶液接近透明
【课堂小结】
1.从Na2CO3、NaHCO3、Al2O3和Al(OH)3可看出,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金属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少数有变价的金属元素(如Fe)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也有关,例如,金属越活泼,它的氧化物越容易生成,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NaOH是强碱、Al(OH)3呈现两性、Fe(OH)2和Fe(OH)3是弱碱。
【作业设计】一、P63
10
11
13
二、探究如何才能制取出Fe(OH)2?(①亚铁盐溶液新配;②亚铁盐溶液和碱液加热煮沸以除去溶解的O2;③亚铁盐溶液液面上加隔氧剂;④滴管尖端插入液面下再挤出碱液。)
【教学感悟】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Na2O2可以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的原因。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了解Na2CO3、NaHCO3化学性质的相同与不同,能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初步了解焰色反应。
2.了解Al2O3的两性,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能举例Al2O3的用途。了解Al(OH)3的两性和实验室制法,能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FeO和Fe2O3与酸的反应,Fe2+、Fe3+的相互转化,能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了解Fe3+的检验方法。
4.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复习反应理论并提高对化学反应分类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应用化学反应理论来认识化学性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2.通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以及铁盐亚铁盐之间的转化的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设计实验以及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知识的比较、归纳,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深入理解,增强对物质世界客观性、规律性、辩证性的认识,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积极思考、勇于钻研的精神。
2.通过科学探究,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互相交流、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精神。
3.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的性质,?Fe3+、Fe2+的转化
【教学难点】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Fe3+、Fe2+的转化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观察、阅读
【教学用品】
Na2O2、Na2CO3、NaHCO3、K2CO3、Al2(SO4)3、氨水、FeCl2溶液、FeCl3溶液、FeSO4溶液、KSCN溶液、铁粉、NaOH溶液、稀HCl溶液、氯水、酚酞、铂丝
小试管、药匙、小烧杯、胶头滴管、点滴板、酒精灯、铁架台
【教学过程】
3.2.1
钠的重要化合物
(导入)多数金属单质都可以转化为化合物,如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NaCl;Al——Al2O3——Al(OH)3——KAl(SO4)2;Fe——FeO、Fe2O3、Fe3O4——Fe(OH)2、Fe(OH)3——FeCl3、FeCl2)但它们组成的不同,甚至化合价的变化,都可以使化合物的性质产生巨大的差异。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差异性和奥妙。
〖板书〗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思考与交流1〗
〖实验3—5〗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发热,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
〖板书〗2Na2O2+2H2O=
4NaOH+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讲述)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投影)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见下页)
〖板书〗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阅读)P56了解它们的俗名。
物
质
Na2O(碱性氧化物)
Na2O2(过氧化物)
O化合价
—2
—1
色、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化学性质
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强氧化性
H2O
Na2O+H2O=2NaOH
2Na2O2+2H2O==
4NaOH+O2↑
CO2
Na2O
+
CO2
=
Na2CO3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HCl
Na2O+2HCl
=
2NaCl+H2O
﹡2Na2O2
+4HCl
=
4NaCl+2H2O+O2↑
用
途
氧化剂、供氧剂(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科学探究1〗1.完成相关实验,填写下表
步骤
Na2CO3
NaHCO3
结论
加1
mL水
白色粉末,加水结块变成晶体;放热
细小白色粉末,加水部分溶解;感受不到热量变化
放热量Na2CO3>NaHCO3
加10mL水
振荡时间长时可溶解
固体量减小
溶解性Na2CO3>NaHCO3
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较深)
溶液变微红色
碱性Na2CO3>NaHCO3
结论
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溶液碱性比NaHCO3的强
加水部分溶解,溶液碱性比Na2CO3的弱
2.比较两者的热稳定性,讨论:①装置特点;②检验CO2的方法。
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Na2CO3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
受热不分解
NaHCO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
2Na2CO3+H2O+CO2↑
受热易分解
3.举例说明两者的其它化学性质
CO32―+2H+=H2O+CO2↑(快)
HCO3―+H+=H2O+CO2↑(更快)
(讨论)1.如何鉴别Na2CO3
和NaHCO3?2.
Na2CO3
和NaHCO3的相互转化。
〖板书〗
(1)
Na2CO3
和NaHCO3的鉴别:①固体采用加热法;②加入CaCl2溶液法;③滴加稀盐酸(快慢)。
(2)
Na2CO3
和NaHCO3的相互转化
CO32―
HCO3―
Na2CO3
+
H2O
+
CO2
=
2NaHCO3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2NaHCO3
2Na2CO3
+
H2O
+
CO2↑
(过渡)炒菜时,如果不慎将食盐或食盐水溅到火焰上会发现产生黄色火焰。每当我们看到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焰色时就会想:焰火是怎么制造的?为什么燃烧时火焰会有不同的颜色呢?
〖板书〗
3.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叫做焰色反应。
〖实验3—6〗
洗
烧
蘸
烧
观
(稀盐酸以除去表面氧化物)
(至原色)
(1)注意事项:①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存在状态无关。②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③载体也可以用光亮无锈的铁丝或钨丝。④观察K的颜色时通过蓝色钴玻璃(K的化合物中有Na的化合物)⑤实验完毕后,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灼烧至无色
(2)应用:检验金属元素、焰火。
(3)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介绍了过氧化钠、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学习时应重点放在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上。
【作业设计】P63
11
【教学感悟】
△
H2O
+
CO2
加热
NaOH
△3.2.2
铝的重要化合物
(导入)铝元素是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仅有化合态。铝的最常见的重要化合物有:Al2O3、Al(OH)3、硫酸铝钾等,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板书〗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阅读)P58了解氧化铝。
〖板书〗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难溶于水,熔点高(2050℃),用作耐火材料。
(2)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6H+===2A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H2O
两性氧化物:像Al2O3这类既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
(过渡)Al2O3呈两性,那么它对应的水化物——Al(OH)3的性质又怎样呢?
〖实验3—7〗
①逐滴加入氨水,振荡,观察沉淀的生成、沉淀的胶状和沉淀量的增加;(形成胶状沉淀的概念)
②静置一会儿,观察沉淀沉降的情况;(了解胶状沉淀的性质,为解释明矾能吸附色素和净水的原理埋下伏笔)
③继续加氨水稍过量,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现象)在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
(结论)Al(OH)3不溶于弱碱。
〖板书〗2.氢氧化铝:几乎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具有净水,吸附色素的作用。
(1)Al(OH)3的制备:用铝盐溶液和氨水反应来制取
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3(NH4)2SO4
〖实验3—8〗
(现象)沉淀都溶解。
〖板书〗
(2)化学性质:
①两性氢氧化物:像Al(OH)3这类既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
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NaOH
=
NaAlO2+2H2O
Al(OH)3+OH―=AlO2-+
2H2O
Al(OH)3只能和强酸、强碱反应,不能和氨水、CO2
等弱酸、弱碱反应。
(阅读)P58了解氢氧化铝的用途——中和胃酸(盐酸)。
〖板书〗②不稳定
2Al(OH)3
Al2O3+3H2O
〖学与问1〗用NaOH时,NaOH一旦过量Al(OH)3就会溶解。
〖资料卡片〗了解明矾净水的原理。
KAl(SO4)2
=
K+
+
Al3+
+
2SO42―
明矾[KAl(SO4)2·12H2O]无色晶体,净水剂。
【课堂小结】从Na2CO3、NaHCO3、Al2O3和Al(OH)3可看出,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金属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作业设计】P62
1
2
3
【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