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内
容
(课
题)
《短
歌
行》
曹
操
教
学
目
标
(目的、要求)
1、了解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诉求的缘由。
2、诵读诗词,感受诗歌质朴刚健的风格。
教
学
重点、难点
1、领略诗歌作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建功立业的宏愿。
2、诵读、赏析诗词,体会、探求诗歌的韵律、节奏和表达技巧。
教
学
方
法
(教具的使用)
诵读,赏析。小组讨论。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进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
曹操,字孟德,东汉沛国谯人(安徽亳州),政治家、
军事家和文学家。其诗多为古题乐府,气韵沉雄,慷慨
结合检查预习,介绍作者
悲凉,其文清俊洒脱。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
他的诗歌朴实无华,感情深挚,风格苍凉悲壮。就其内
容大致分为两类:
1、反映东汉末年动乱的现实,如《苦寒行》《蒿里行》
2、表现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代表作
《短歌行》
《龟虽寿》
《观沧海》。
三、文题解读
“短歌行”事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就音
笔记
节的长短而言的。诗句都是四字句,就称为“短歌”。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本诗是曹操按旧题
写的新词,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四、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短歌行》是曹操于大战前夕,宴请众人,
课时数NO.
年
月
日
星期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饮至半夜,忽见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
赋诗《短歌行》。
根据要求,自读诗歌:
五、整体感知诗歌
1、试读诗歌:读准字音,
1、布置自读。
读出节奏。
2、强调字音: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
譬如
子衿
呦呦
谈讌
三匝
吐哺
掇
弄通诗意。
3、指名诵读诗歌
3、小组交流自读成果和体
诵读指导:
会。
(1)感情基调:苍劲雄健,慷慨悲凉。
4、互读诗歌,切磋诵读方
(2)节奏:二二式。
法。
(3)速度:缓慢。
4、自由诵读,体会节奏和情感。
5、齐声诵读。
6、教师范读。
7、疏通文意,
(一)梳理诗歌内容层次。
第一层(1--4):借酒抒情,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第二层(5--8):抒发对贤才的渴望。
第三层(9--12):续写渴望贤才,道出“忧思”的原因。
第四层(13--16):竭尽诚心,不遗余力,虚心纳士。
(二)朗读译文,揣摩诗意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早晨的露水,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
参照译文,理解诗意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愁长久难以散去。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喝酒方可解脱。
有才识的人啊,是我深深的牵挂。
只因为你的缘故啊,让我思念到如今。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计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麋鹿找到了艾蒿,就会相呼相鸣。
我要是有了嘉宾,一定要鼓瑟吹笙。
那皎洁的月亮呦,何时可以摘取呢?
因此而忧心啊,一直不曾断绝。
来吧朋友!越过那田间小道,别管他阡陌纵横。
有劳你枉驾前来,让我们永远相依。
欢饮畅谈,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如此明亮,星光也显得暗淡了,一群乌鸦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找不到它们的栖身之所,
山不会满足自己的雄伟,海再深也不自满。
若如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天下人心皆归向于我也。
六、总结
诗歌体现了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抒发了曹操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和求贤
若渴、慷慨激昂的宏伟抱负。
七、作业
背诵诗歌,理解诗意
短
歌
行
曹
操
人生苦短,忧思难忘
思贤若渴,实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