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短歌行》教案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9 12:4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短歌行》
曹操




(目的、要求)
1、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体会诗歌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1、领会诗人表达自己招纳贤士以建功立业的心愿。
2、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教具的使用)
朗读
讨论
鉴赏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导入新课
齐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赏析诗句
(一)引导思考:
1、全是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慷慨悲壮
2、本诗的感情着眼点在哪一个字上?

3、诗人“忧”从何来?
寻忧:
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
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结合注释理解句意,用自己
感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
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手法:比喻。朝露---年华、生命(短促、易逝)
2、判断使用的手法,体会诗人
借代。
杜康--酒
因忧人生短暂,而借酒浇愁。
的情感。
思考:借酒浇愁,是否是其消极的表现呢?
3、寻找诗人忧之缘故。
明确:否。诗人的忧愁,源于焦急,急欲建功立业,
更渴望召来贤才良士,却又深感人生短暂,因此,诗人
一忧:人生短暂
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忧愁”)。
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课时数NO.



星期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结合注释理解句意,用自
1、运用典故,表明心志:
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青青子衿:借姑娘思念情人,喻指诗人渴慕贤才。
2、判断使用的手法,体会诗
“呦呦鹿鸣”四句,意在说明只要贤士嘉宾来投,我
人的情感。
一定盛情款待
3、寻找诗人忧之缘故。
2、因为没有嘉宾贤士来投,故而心生忧愁。
二忧:贤才难求。
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
1、结合注释理解句意,用自
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1、手法
2、判断使用的手法,体会诗
a、比喻。明月----贤才
人的情感。
B、疑问句
点明“忧”因:渴望贤才
3、寻找诗人忧之缘故。
C、想象
与贤才畅快交谈。
三忧:渴慕贤才。
2、语意概括:对难得贤才的忧思,对既得贤才的欣喜。
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
1、结合注释理解句意,用自
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1、手法:
2、判断使用的手法,体会诗
a、景物描写。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触动情思,愁思。
人的情感。
B、类比: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以乌鸦无枝可依类比三国鼎
3、寻找诗人忧之缘故。
立的局面下,有些人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对人
才的渴望。
C、用典:后四句用典,以周公自比,说明自己渴望接纳贤才,
四忧:功业未就。
殷勤接待贤才,表达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三、总结。
诗篇贯穿“四忧”:
一忧人生短暂;二忧贤才难求;三忧渴慕贤才。四忧功业未就。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四、指导诵读诗歌。
重音:·
停顿:?/??
语速:快?慢???
语调:升调↑
降调↓
平调→?
曲折调√
1、诵读体验。
前半部分感情基调:沉郁苍凉????????????
2、个别朗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慢(慷慨激昂?气满声高)
3、qishenglangdu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慢?(沉郁悲壮?气沉声低)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慢(凝重苍凉?气缓声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慢(慷慨激昂?气满声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慢(苍劲悲凉?气沉声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慢(惆怅轻柔?气徐声柔)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慢(深沉悠长?气徐声柔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慢(深情舒缓?气舒声平)??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快(轻快高昂气满声高)
后半部分感情基调:慷慨激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慢(深情激昂?气足声高)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慢?(沉郁悠长?气缓声沉)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快(轻快愉悦气满声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快(轻快高亢气满声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慢(惆怅舒缓?气舒声平)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快(急促高亢?气短声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慢?(铿锵有力?气满声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慢(慷慨激昂?气满声高)
五、巩固练习。
根据下面《短歌行》的诗句,分别指出典故的出处,并分析其作用。
用。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典故出处:
语出《诗经
·
郑风》原写姑娘思念情人。
作用:
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典故出处:语出《诗经
·
小雅》原指用于宴请宾客的诗句。
作用:这里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典故出处:
此处化用《管子
形势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
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作用: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典故出处:《史记
周鲁公世家》
作用: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纳贤才。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短歌行》。


设计
短歌行

人生短暂
贤才难求
渴慕贤才
功业未就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