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卷
一、选择题
1.生活中的以下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汽水
C.牛奶
D.白酒
2、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
A.把固体研细
B.加热
C.搅拌
D.振荡
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时有气泡逸出
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气泡
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
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4.一杯7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5.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用50
mL的量筒量取45
mL蒸馏水
B.
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C.
实验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
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刚清洗过还未干燥的试剂瓶中保存
6.王萌同学想在实验室中探究某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于是她进行了下列操作:她先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示数为20℃,然后她向烧杯中加入该种物质并待其完全溶解后,测得烧怀内溶液的温度为10℃,则她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蔗糖
B.
氢氧化钠
C.
硝酸铵
D.
食盐
7.如图,加入水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升右降,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氯化钠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稀程度都相同
D.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等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
9.欲使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变为20%,操作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加入5g
NaCl
B.加入6.25g
NaCl
C.蒸发22.5
g水
D.蒸发25
g水
10.在两份质量为100
g的水中分别加适量的氯化钠;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9%和18%,则两份溶剂中所加溶质的质量比约为(
)
A.4∶9
B.1∶2
C.2∶3
D.13∶30
1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操作Ⅰ一定是降温
B.
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质
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2.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
1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比a物质的溶解度大
C.
M点表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升高温度可以将a、b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4.高氯酸钾(KClO4)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B.20
℃时将2
g高氯酸钾溶于98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
C.60
℃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
D.80
℃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40
℃肯定有晶体析出
15.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二、填空题
16.
2%的碘酒中的溶剂是
______
;三氧化硫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
.
17、食盐中常添加少量的碘酸钾(KIO3)。已知30
℃时,碘酸钾的溶解度为10
g。
(1)碘酸钾中钾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30
℃时,碘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
18、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由上表可推出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
(2)在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NH4Cl,形成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19.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1℃时,Na2CO3的溶解度是
g。
②t2℃时,NaCl的溶解度
Na2CO3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③要从海水中提取NaCl,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④要将Na2C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⑤t1C时,若把10gNa2C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Na2CO3溶液的质量是
g
20.回答下列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
(1)图A中试管夹的作用是________。
(2)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图C、D是某同学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在称量和量取两个操作步骤中出现的情况。
①如图C所示:在称量氯化钠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则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A、添加药品
B、减少药品),至天平平衡。
②如图D所示: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字母“A、偏大”“B、偏小”或“C、不变”)。
三、实验题
21、下图是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
(2)D操作应选用
mL
的量筒(从10
mL、100
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
处保持水平。
(3)E操作的作用是
。
四、计算题
22、60℃时,将36g
KNO3溶于204g水中,全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将此溶液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溶液,将温度升至9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取第二分溶液,将其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两倍,需加入固体_________
g;
(3)取第三分溶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___
g。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卷
一、选择题
1-5、CBCDD
6-10、AACDB
11-15、DDBDD
二、填空题
16、酒精
硫酸
17、(1)13:16
(2)9.1%
18、(1)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饱和
1:2
19、
18
小于
蒸发结晶
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59
20、(1)夹持试管
(2)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
(3)B
三、实验题
21、(1)2.5
减少氯化钠质量
(2)100
最低
(3)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
四、计算题
22、
15%
(1)15%
(2)17.1g
(3)8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