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4)课后达标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4)课后达标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17 21:4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4)课后达标练习
课题3 水的组成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化学资源
B.电解水是验证水的组成的方法之一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在固态时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2.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
B.负极得到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实验结束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3.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气、氧气、水都是化合物
4.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B.海水、氯酸钾、氢气
C.氧化铁、锰酸钾、水
D.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5.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6.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B.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C.未听到声音
D.试管炸裂
7.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8.
“”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9.请完成图所示思维导图。
10.小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氢气的燃烧实验。
(1)王老师一再提醒小李,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做好一项工作,你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做好这项工作,可能出现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过程。
  
(1)气体a为________。
(2)通电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提出问题]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氢气与正极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应为2∶1,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多少呢?
[探究过程]
用水电解器电解水,测定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连接电源负极的管A中的气体体积/mL
6
12
20
29
39
49
59
69
连接电源正极的管B中的气体体积/mL
2
4
7
11
16
21
26
31
[探究结论]
(1)装置气密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第________分钟起管A和管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非常接近理论比值。
(3)在做电解水的实验时,要较准确地得出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的结论,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密闭容器中氢气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每2体积的氢气能与1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常温下测得氢气的体积与剩余气体体积的关系如图4-3-9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点表示的意义是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B.氧气的起始体积为2
mL
C.AB段表示剩余气体为氧气
D.C点表示剩余气体体积为(x-2)mL
14.科学家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水的组成。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干燥剂的仪器a,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导管口b处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了结论。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锌OZn
B.
三氧化硫O3S
C.
氦气He2
D.
氧化钙CaO
2.
已知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B.
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由碳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
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3.
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
B.
C.
D.
4.
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5
5.
航天飞船常用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高氯酸铵中Cl的化合价是
A.
+1
B.
+3
C.
+5
D.
+7
6.
与中数字“1”关系密切的是
A.
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
B.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质量
C.
元素的核电荷数、原子的数目
D.
物质的状态、原子的稳定性
7.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H表示2个氢分子
B.
镁离子的符号为Mg2+
C.
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
8.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
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
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
D.
Al2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
9.
明矾[KAl
(SO4)m]可用作净水剂,在该物质中m的值是
A.
1
B.
2
C.
3
D.
10
10.
H2SO3和H2SO4两种物质中,不同的是
A.
物质的类别
B.
所含元素种类
C.
硫元素化合价
D.
氧元素化合价
11、元素A与元素B能形成AB2型化合物,则A、B元素的核电荷数可能为
A.
13和17
B.
11和8
C.
6和8
D.
12和9
12.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NH3;②N2;③NO;④X;⑤N2O5。根据规律,X不可能是
A.
NO2
B.
NaNO2
C.
N2O3
D.
N2O
13.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是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物质。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的氨基酸之一,下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α-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
B.
α-丙氨酸分子中,氢原子最小
C.
α-丙氨酸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2
D.
α-丙氨酸是混合物
14.
蚂蚁在找到食物后的归巢途中,用一种自身分泌物涂附在路途上,为其他蚂蚁觅食引路。这种分泌物叫跟踪剂,是信息素的一种。对这种信息素研究发现其化学式为C10H18O。下面对该信息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该信息素由C、H、O三个元素组成的

该信息素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18:1

该信息素(C10H18O)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该信息素是由C10H18O分子构成的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15.
现有六种物质,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CO
②H2O
③NH3
④X
⑤C2H4
⑥P2O5
根据它们的组成和排列规律,推断X可能是
A.
CH3OH
B.
CH4
C.
Fe2O3
D.
SO3
二、填空题:
1、从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④原子核等选项中选择填空。
(1)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
(2)原子序数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
(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结构中的______;
(5)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
(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
(7)原子的种类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

(8)元素的化合价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
2、写出下面氧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2”分别表示的含义:
(1)O2?

(2)2O

(5)H2
;(6)2H2O

3、
元素名称







(1)上表元素中,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号是

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符号是
;水中含有的+1价的元素符号是

(2)氯化钙的化学式为
;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选用上表中元素,表示A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
(写出两种即可)。
A
B
C
4、化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
(1)图甲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钠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甲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乙横线上的数字是


根据图乙的信息,写出氧化钠的化学式并标出化合价

(2)下表所列的是部分元素的有关信息。
元素名称
最外层电子数
离子符号
常见化合价

1
Li+
+1

1
K+
+1

2
Mg2+
+2

3
Al3+
+3

6
O2-
-2

7
F-
-1

6
S2-
-2
从上表可以发现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存在某种关联,请你对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①



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
课题3 水的组成
1.D [解析]
水是一种化学资源;电解水是验证水的组成的方法之一;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固态时水分子也是在不断运动的。
2.B [解析]
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正极得到的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
3.D [解析]
氢气、氧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
4.A [解析]
空气属于混合物,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氧气属于单质。
5.C [解析]
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水电解时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
6.B 
7.D [解析]
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生成物是根据现象、物质性质综合分析后推断出来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是纯净物,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和氧气混合组成的是混合物;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8.D [解析]
图A表示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图B表示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图C表示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图D可能表示氧化物。
9.(1)空气(合理即可) (2)纯净物 (3)铁原子 (4)P2O5
10.(1)检验氢气的纯度 点燃不纯氢气后引起爆炸
(2)氢气+氧气水 化合反应
11.(1)氢气 (2)水氢气+氧气
(3)水电解后产生气体,玻璃管内气压逐渐增大,将液体压入中间球形容器内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电解水的相关知识,和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是2∶1,产生的气体a是氢气。(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3)水通电后生成气体造成装置内气压增大,使两管内的液体被压入中间球形容器中,造成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
12.(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或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与电极发生氧化反应而消耗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4 
(3)要等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记录,以减小实验误差(或利用相邻两个时间段的体积差作比较)
[解析]
(1)氢气、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略有不同,产生的气体中溶解到水里的氧气比氢气多等原因导致电解开始阶段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3)每分钟内产生氢气与氧气的理论体积比约为2∶1,可利用相邻两个时间段的体积差作比较。
13.D [解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每2体积的氢气能与1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B点剩余气体的体积为0,说明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气的体积为4
mL,则氧气的起始体积为2
mL;氢气的体积为4
mL时恰好完全反应,则氢气的体积小于4
mL时,剩余的气体为氧气,则AB段表示剩余气体为氧气;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通入氢气,剩余气体为氢气,C点表示剩余气体体积为(x-4)mL。
14.除去氢气中含有的水蒸气,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 烧杯底部附着小水珠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D
C
C
D
A
B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D
D
D
A
B
二、填空题:
1、(1)①(2)①(3)①②(4)④(5)①(6)③(7)①②(8)③
2、(1)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2)两个氧原子;(3)①两个氧分子;②每个氧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4)①2个氧离子;②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5)水中氧元素显-2价;(6)2个水分子。
3、(1)Al
O
H
(2)CaCl2
+4
(3)B
C
H2、O2(或Cl2)
4、(1)①Na
6

(2)①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②化合价的正负与离子所带电荷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