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8 07: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分一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概念。
2、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平均分。寻找“平均分”的方法,为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作准备。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同学们看过喜羊羊吗?
生:看过!
师:那我们今天就去青青草原看看好吗?
生:好。
师:好的,今天慢羊羊村长摘了6个苹果,他要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那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分一下苹果吗?
生:愿意!
师:孩子们真棒,乐于助人。美羊羊说,同学们你们喜欢怎么分就怎么分,那我们一起来动手分一下吧。
二,新课教授(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师:请孩子们,拿出学具,独立思考,利用小棒找出各种解决办法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
抽学生上台,在展示台上展示把6个小棒分成两堆的不同分法。
分法:
★ ★★★★★
★★ ★★★★
★★★ ★★★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分法:1和5,2和4,3和3.教师板书学生答案。鼓励学生各种分法,给予肯定)
PPT显示三种分法,让学生直观感受1和5,2和4分得不一样。最公平的是3和3.分得的每一堆的个数一样多。
教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
把第3种分法PPT展示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PPT显示例题,请学生判断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为什么?
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生活中遇到的平均分。如:发新书,本子。
例2
教师:刚才通过分小棒,孩子们帮助慢羊羊将苹果平均分给了喜羊羊和美羊羊,我们在帮助他人同时也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 平均分。
师:孩子们真聪明。喜羊羊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PPT显示例2
这里有12个梨子,要平均分给3个人,可以怎么分? (教师强调平均分)

同学之间合作。
学生用12根小棒代替12个梨,动手分一分
预设学生可能的 分法:
①每次每份分1支,4次分完。
②每次每份分2支,2次分完。
③1次每份分3支,1次每份分1支,2次分完。
④每次每份分4支,1次分完。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①教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分法,下面请这几位同学来介绍 一下他们的分法。(请学生上台展示说说自己是如何分的)
请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他们的分法是平均分吗? 是如何分的?
②每一位学生分完后,学生作出判断:平均分成 3 份了吗? 为什么? (每份都一样)
③几种分法汇报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位同学分的过程 不一样,有每次每份分1支的,有每次每份分2支的,有每次每份分3 支的等,这些分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生:每次每份分的都同样多。
教师追问:为什么每次每份分的必须要同样多。
学生结合分的实例理解,只有每次每份分的都同样多,才能保证 最后每份分到的支数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
④提问: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孩子们觉得哪种分堆方式最快速?为什么?引导:思考想要把12个梨子平均分成3份,那么3个几是12 呢?
生:因为三四十二,所以把12个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
小结: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能借助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 进行思考。将12个小棒平均分成三堆。就思考3乘几是12。借助乘法 的知识来思考,就可以直接想出每份是多少,而不会盲目地动手了。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试一试:24根小棒, 平均分成3堆,每堆有几根?
平均分成4堆,每堆有几根?
平均分成6堆,每堆有几根?
平均分成8堆,每堆有几根?
要求学生平均分完并能说出理由(乘法口诀)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分的含义
将一定数量物体平均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