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分物游戏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分物游戏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8 07:2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双塔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模版
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 主备教师贾麦菊 审核教师贾麦菊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物游戏》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用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是学习、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因此,教科书安排了三次从简单到复杂的分物活动,而本节课是第一次分物——“分物游戏”(分桃子、分萝卜、分骨头),通过对小数目实物“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平均分分物的活动经验,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为后面正式学习除法作好铺垫。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无论是教师的积极引导,还是多媒体课件的直观、生动呈现,在教学中我都在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景,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练一练、圈一圈、画一画)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品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使学生在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和“平均分”的意义。
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若干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桃)
大家看这是什么,谁最喜欢吃呢?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小动物们喜欢的食物,你们能帮老师分给它们吗?那现在就让我们在快乐的分物游戏中开始吧!
(板书课题:分物游戏)
二、学习目标
在分物游戏中,我们要学会两个新本领:
1、能把实物进行平均分;
2、会用图示表述平均分的过程。
大家有信心学会吗?听到大家洪亮的声音,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是最棒的!
三、自学质疑
我会分
活动一:(分桃子)
认真观察大屏幕,图中有( )只小猴,有( )个桃子。该怎样分呢?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1、自由发言分的方法;
2、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公平呢?为什么?
小结:像分桃子这样每人、每份分得“一样多”“同样多”,我们就把这种分的方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
活动二:(分萝卜)
大家知道可爱的小兔最喜欢(生:萝卜),这里有12根萝卜,想“平均”分给3只小兔子,该怎样分呢?每只小兔能得到几根萝卜呢?
先用小棒代替萝卜自己分一分,再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分法。(3分钟后比比谁说的最精彩)
预设:
生1:我是一根一根地分,每只小兔得到4根萝卜;
生2:我是2根2根地分,每只小兔得到4根萝卜;
生3:我是4根4根地分,每只小兔得到4根萝卜;
小结:无论大家怎样去分,最后都把12根萝卜“平均”分给了3只小兔,每只小兔都分到了4根萝卜。
我会画
活动三:(分骨头)
师:大家想接着玩分物游戏吗?
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
先独立用小棒分一分;
再在小组内交流分法;
汇报成果预设:①1根1根分;②2根,2根,1根;③2根,3根;④3根,2根;⑤5根
师:想把同学们分的过程记录下来,怎么办呢?现在就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在练习本上用图形代替骨头和小狗分一分。心动不如行动,赶紧开始吧!
(5分钟后比比谁分得最好)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很精彩,现在就让我们用5秒钟把小棒整理好,放进文具盒里吧!
我会做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课本59页的1、2题
集体交流,订正答案。
四、当堂训练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 )个。
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 )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 )个。
平均分成9份,每份有( )个。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得开心吗?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平均”分物的例子,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个性修改(手写)
板书设计: 分物游戏
一样多 平均分 同样多
教后反思:(手写)

备注:所有书写内容字体均为宋体小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