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课时作业
1.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8+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和1s末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
A.8 m/s,6m/s B.8 m/s,8m/s
C.12 m/s,24 m/s D.12 m/s,8 m/s
2.如图所示为2019年3月31日在丽水举行的“中广欧特斯”超级马拉松50公里赛程图,选手岑万江以2小时57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关于本次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公里赛程指的是位移
B.2小时57分指的是时刻
C.选手岑万江平均速度约为17km/h
D.在研究运动员的跑步姿势时,不可视为质点
3.学校开展秋季运动会同学们创造出许多优异的成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小英进行跑比赛,“”指的是运动员的位移
B.小勇百米赛跑的成绩是,“”指的是时刻
C.小海在百米赛跑中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指的是瞬时速度
D.小华获得跳高冠军,分析小华跳高的技术动作时,可以将他视为质点
4.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5m/s B.2.5m/s C.2.4m/s D.无法确定
5.目前,滴滴出行已从出租车打车软件,成长为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小姚利用滴滴出行手机软件打车到达目的地以后,手机上显示部分信息如下,则( )
A.时间13分钟指时刻
B.里程2.6km指位移
C.里程2.6km指路程
D.2.6km与13分钟比值表示平均速度
6.如果测得刘翔参加110m栏比赛起跑的速度为8.5m/s,12.91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那么刘翔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
A.9.27m/s B.9.35m/s
C.8.52m/s D.10.2m/s
7.在百米跑比赛中小明获得冠军。与同组比赛的其他同学比较,比赛过程小明的( )
A.位移最大 B.初速度最大
C.平均速度最大 D.运动时间最长
8.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B.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的速度
9.“文泰高速”泰顺先行通车段已于2019年12月30日正式通车运营,龙丽温高速文成至泰顺段起于文成樟台、止于泰顺友谊桥,全长55.96km,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 使两地的通行时间由150min缩短至50min以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min”指的是时刻 B.“55.96km”指的是位移
C.“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D.研究汽车从樟台到友谊桥所用时间,可将汽车看成质点
10.如图是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子弹头穿过扑克牌的照片,子弹头飞行的平均速度为800m/s。已知扑克牌的宽度为6.0cm,子弹头的长度为2.0cm,则子弹头穿过扑克牌的时间约为( )
A.7.5×10-5s B.1.0×10-4s
C.7.5×10-4s D.1.25×10-4s
11.通常,我们认为兔子比乌龟“跑得快”。而在“森林动物运动会”的龟兔赛跑中,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这前后两个“跑得快”分别是指( )
A.前者是平均速度,后者是瞬时速度
B.前者是瞬时速度,后者是平均速度
C.前后两者都是指平均速度
D.前后两者都是指瞬时速度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B.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
C.跳水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
D.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
13.现在很多人手机上都有能记录跑步数据的软件,如图所示是某软件的截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3.00千米”指的是该同学的位移
B.平均配速“05′49″”指的是平均速度
C.“00∶17∶28”指的是时刻
D.这位跑友平均每跑1千米用时约350s
14.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 km/h,隧道管养护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B.设计时速80 km/h为瞬时速率
C.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D.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 min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15.关于速度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简称速率
B.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
C.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平均速率
D.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
16.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5s内速度从12增加到18,通过的位移为,这个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质点沿两个半径分别为r和2r的半圆由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t,则质点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路程为________,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
18.如图所示为超声波测速示意图。一固定的超声波测速仪每隔1s向小汽车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信号,已知第一个超声波t0=0时刻发出,遇到小汽车后返回,t1=1.0s时刻接收到反射波同时发出第二个超声波,t2=1.9s时刻接收到第二个反射波。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102m/s,小汽车在这段时间的运动视为匀速运动,根据上述条件:
(1)请判断小汽车是靠近还是远离测速仪运动?
(2)小汽车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根据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得:
当时,得到:
当时,得到:
则质点在到时间内的位移为:
则平均速度为:
把直接带入即可求出末的瞬时速度为: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D
【解析】
A.50公里是路程,不是位移,A错误;
B.2小时57分指的是时间间隔,不是时刻,B错误;
C.选手岑万江平均速率约为17km/h,而平均速度小于17km/h,C错误;
D.在研究运动员的跑步姿势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可视为质点,D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A. 小英进行跑比赛,“”指的是运动员的路程,故A错误;
B. 小勇百米赛跑的成绩是,“”指的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
C. 小海在百米赛跑中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指的是瞬时速度,故C正确;
D.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故小华获得跳高冠军,分析小华跳高的技术动作时,不能将他视为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设总位移为2x,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A.时间13分钟是指时间间隔,故A错误;
BC.里程2.6km是指汽车的运动轨迹的长度即为路程,故B错误,C正确;
D.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率,故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总的位移是110m,总的时间是12.91s,所以平均速度为:
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A.与同组比赛的其他同学比较,比赛过程位移都是100m,位移相同,故A错误;
B.比赛过程中不是匀变速运动,初速度都是零,故B错误;
CD.在位移相等的情况下,小明获得冠军则运动时间最短,根据
可知平均速度最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而瞬时速度指的是某一位置或某一刻的速度,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D
【解析】
A.“50min”指的是从文成樟台到泰顺友谊桥走高速消耗的时间,即时间间隔,故A错误;
B.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是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55.96km”指的是路程,故B错误;
C.“80km/h”指的是汽车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
D.在研究问题中,当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处于次要或可忽略地位时,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故研究汽车从樟台到友谊桥所用时间,可将汽车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
子弹头穿过扑克牌的时间约为
故B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11.B
【解析】
我们认为兔子比乌龟跑得快,指的是兔子在每个时刻的速度较大,即指的是瞬时速度;而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是由于通过比较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指的是平均速度,故B正确。
故选B。
12.C
【解析】
A.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与它们的大小无关,关键在于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大小和形状是否能够忽略,故A错误;
B.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某一过程开始或结束的瞬间,是时刻,故B错误;
C.跳水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对应的是经过一个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C正确;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故不能把位移说成路程,故D错误;
故选C。
13.D
【解析】
A.根据题图中地图显示,跑的轨迹是曲线,故“3.00千米”指的是路程,故A错误;
B.根据“05′49″”的单位是时间单位,可知不是平均速度,故B错误;
C.“00∶17∶28”指的是所用时间,是指时间间隔,故C错误;
D.3千米共用时17分28秒,故每跑1千米平均用时约350s,故D正确。
故选D。
14.B
【解析】
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路程.故A错误.设计时速80km/h,该速度是某一时刻的速度,最大速率,是瞬时速率.故B正确.1:00养护开始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时刻.故C错误.汽车在最大速度的前提下通过隧道的时间:分钟,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时刻和时间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的区别,注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15.BD
【解析】
AB.瞬时速度的大小表示瞬时速率,简称速率,故A错误,B正确;
C.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表示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C错误;
D.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D正确。
故选BD。
16.14
【解析】
[1]在t=5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70m,则物体在这5s内的平均速度为
17.6r
【解析】
[1]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位移为:
[2]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为:
[3]平均速度为位移除以时间,有:
方向由A指向B。
18.(1)靠近;(2) 17.9m/s
【解析】
根据题意从而可以求出超声波前后两次测速仪所用的时间,结合声速,进而可以求出前后两次运动物体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小汽车是靠近还是远离测速仪,物体前后两次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之差即为运动物体前进的路程,由于两次超声波发出的时间间隔可知,运动物体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运动物体的时间,根据运动物体的距离和时间,即可求出运动物体的速度。
【详解】
(1)第一次超声波接触小汽车时超声波测速仪与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第二次接触小汽车时超声波测速仪与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所以小汽车靠近测速仪。
(2)汽车在向着超声波测速仪前进,前进的位移:
经过的时间:
小汽车的速度:
【点睛】
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已知,但物体在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其通过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不是来回时间。要从起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结束,由此来确定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对应上是解决此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