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1鸦片战争课时检测题
选择题
1.英国人安德鲁·韩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2.
道光皇帝(1820-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由于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台湾
C.辽东半岛
D.香港岛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
A.
1841
B.
1842
C.
1856
D.
1860
4.《南京条约》下列条款中,直接加重国家和人民负担的是
(
.
)
A.割占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协商制定关税
5.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烟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
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
6.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7.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英国想和中国公开交易 B.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C.为了割占香港
D.为了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8、“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A.
白银大量外流
B.
军民体质下降
C.
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
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9.“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下定这一禁烟决心的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曾国藩
D.左宗棠
10.右面漫画再现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屈辱的外交场景。图中持短枪的外国人代表的国家是( )
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11.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主要是由于?(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③赔款2
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D.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13.“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
A.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C.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14.“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改革政治体制
B.发展民族工业
C.反侵略反封建
D.推翻军阀统治
15.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尼布楚条约》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6000~7000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1)材料一漫画均取材于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的事迹。据此判断这三幅画中的主人公是谁。根据图中内容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2)概括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你认为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被迫接受英国的“条件”写在什么文件里?这些条件对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本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材料三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一中两个“不公正”的含义。
(2)材料二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所言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1-5DDBBD
6-10ABDBD
11-15AAACA
16、(1)图中人物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并主持虎门销烟。
(2)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不是,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弱。
(3)中国的禁烟运动;《南京条约》及其附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7、
(1)
“1840年以前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的是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指的是鸦片战争及其后列强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
(2)
打开中国市场(或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3)
打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新鲜空气”: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