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轴对称 课型:新授课
学习内容 课本例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学会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外在特征动手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 学生在美术课上学过剪纸,生活中也存在大量的对称现象,学生对此并不陌生,教学时可利用这些经验。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感受、欣赏对称美。发挥想象力,自己设计图案。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够动手剪出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教师:叶子、蝴蝶、天安门、脸谱图片(每小组一份,四人一组)。
学生:手工纸、剪刀。
导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期待、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6分钟) 1、师:春天来了,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你们有没有发现风筝的面有什么相同点?以这两只风筝为例。
2、师:你还见过哪些这样对称的图形? 1、生1:它们是对称的。
生2:他们两边是一样的。
2、生:眼镜、翻开的书...... 复习旧知,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5分钟) 一:认识对称图形
1、学习目标:认识一种特别的图形,知道这种图形的特点,会剪这种特别的图形。
2、师:请大家看看白板上这几幅图片,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
3、师:我们怎样能确定它们两边是一样的呢?
4、师:怎样才是对折?请大家对折手中的图形,说说你的发现。
5、师:真棒!大家说的真全面!我们数学中把这种现象叫做“两边完全重合”。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两边完全重合是什么!
6、师:那么什么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二:剪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刚知道了怎样判断对称图形,那请大家判断以下哪些是对称图形?
师(指着最后一件小衣服):大家都说这件小衣服是轴对称图形的,你有什么办法把它剪出来吗?为什么要把纸对折?画的线条是衣服上的哪一部位?需要把衣服全部画出来吗?
同桌合作剪一剪。(白板出示合作要求)
教师巡视活动中出现的错例,全班探讨。
小结:剪对称图形:对折,画半边,剪一剪。
师:用这种方法还能剪出其它图案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收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师:黑板上展示的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师:中间的这条折痕就是对称图形的“轴”,叫做“对称轴”。因为这条轴,对称图形有了一个更准确的名字“轴对称图形”。(齐读:对称轴、轴对称图形)
师:对称轴不是真实的线,而是人们为了方便找出对称而作的一条虚拟的线,所以用点画线(虚线)来表示。(幻灯片播放对称轴的画法)对称轴两边的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出示正方形,判断正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动手折一折,找出对称轴。
结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一定只有一条。 一:
1、齐读学习目标。
2、生:它们都是两边是一样的。
3、生:可以把它们对折。
4、学生上台演示对折的方法。小组合作:对折,完成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小组汇报:我发现两边一样、形状、大小、颜色、花纹都一样。边边角角都对齐了。
5、学生对折手中的图形,观察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的现象。
6、生:图形两边对折能完全重合就是对称图形。
7、生:,两边图形的边能完全重合。
5、齐读题目。
6、齐读学习目标。
二:
生独立完成,订正,有疑问的再集体对折判断是否正确。
生1:1、3、5是对称图形。
生2:1、3、4、5是对称图形。
同桌讨论剪的方法,并汇报:因为它是对称图形,两边是一样的,所以只需要对折剪一面就可以。画的是衣服的半边。
学生动手剪一剪。剪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剪。
学生独立剪一个对称图形。
生:它们都是对称图形,它们两边一样,它们都有一道折痕。
同桌互相说一说“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是什么。
观看完幻灯片演示,一个学生黑板上示范画法。
8、自己折一折,与同桌交流有几种折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发现方法,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5分钟) 1、勾出轴对称图形。
2、第2题(并找出对称轴)、第1题、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并订正。
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出示学习目标,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2、生活中的轴对称也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3、课后作业:再剪一幅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1、学生谈谈自己是否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2、观看白板,欣赏图片。 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获,教师补充总结。
板
书
设
计 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折痕:对称轴。
教 后
记
本节课教师语言清晰,教态自然。整节课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能抓住本年级的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这几点都十分符合我们乌达区课堂新常规的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折之后“完全重合”要再多强调几遍,再让学生这几遍,充分感知“完全重合”的概念。
剪对称图形之前先让学生讨论怎样剪,然后再叫学生说一说,之后再开始剪。让一开始没有思路的学生能在讨论和提问的过程中有所感知,从而能更快地理解剪的方法和剪出对称图形。
剪的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问题,不要放过错例,让学生讨论错误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改错。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更扎实。
在之后的小组合作剪一个其他的对称图形环节,可以让学生剪的作品数量少一些,每组剪出1--2个就可以了。即可大大节省时间,为后来的练习挤出一些时间来。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