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购物复习课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购物复习课 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8 11:3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购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有整体的把握,熟练解决一些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问题。
通过整理与复习,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重点】对知识的回顾与整理
【难点】在应用中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自己买过东西吗?买东西的时候需要用什么?“钱”今天齐老师就来做导游,带领大家走进树屋——参观人民币。
【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出主题——复习人民币】
知识回顾与整理
1、参观人民币展厅:我国一共发行了5套人民币,首先请同学们通过课件演示初步了解,然后让同学们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所认识的人民币,将人民币分一分类。
生1:按单位分成元、角、分三类。
找生说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
有哪些,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
生2:人民币还可以按材质分成纸币和硬币
教师负责知识的归类板书,然后点击课件完成对人民币数一数的小练习。
小结:在做这类题时,要看清数量和面额,提醒学生做题要注意,避免出错。
【意图:通过独立思考,让知识再现,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让知识丰富完整,通过老师的板书,进一步让知识归类】
人民币兑换室:引导学生先说出人民币兑换最基本的2个换算
公式:1元=10角,1角=10分。然后创设宝箱找钥匙的情景,完成3类练习。
小结:在计算人民币时,单位不同时要化成相同的单位进行计算(角+角,角满10向元进1,元+元;元—元,角—角)
【意图:通过3类小练习,让学生掌握人民币计算的方法和比较,初步养成学生的总结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顺利找到钥匙,从而引出小礼物,为第4站购物厅做好准备。
人民币应用室:课件出示,让学生提取数学信息,分析表格,
从而解决问题。
总结:在购物时,如果买两种或多种物品,应付的钱数要用“+”
运算,应找的钱数要用“—”。
【意图:应用室的设计,即锻炼了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的能
力,又复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付钱和找钱的技能,
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购物厅:把宝箱中的礼物贴上标签,小小商店就正式营业啦!
活动一:小组购物:小组成员分别对物品用学具进行模拟付钱。教师选中其中一个物品,面向全班同学说一说付钱方法,从而得出购物付钱方法的多样性。
活动二:学生做售货员进行买卖物品。
【意图:通过趣味性模拟购物,不仅练习了人民币的认识,又考查了简单计算,还锻炼了应用能力。】
盘点收获:今天的参观结束了,你有哪些收货?
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在生活中要做到合理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购物》复习课教学反思
在准备这节课之前,我参考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和思维导图的
设计,最后我结合《购物》这一单元的知识特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结构:谈话导入——知识回顾与整理——盘点收获,通过这样的设计,最后形成黑板上呈现的思维导图
在知识回顾与整理环节中,通过小量的练习,使本单元的知
识点得以重现,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提取、再现。这样的设计在教师将零散的知识点归类板书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主导作用。
练习设计也下了一番功夫,特别是模拟购物环节,即练习了
人民币的认识,又考查了简单计算,还锻炼了应用能力。学生学的特别有兴趣,达到了乐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