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8 11:3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北师大2011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98页、第103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总复习课,“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设有“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两个栏目。“独立思考”围绕“测量”这个单元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对本学期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主要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和整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与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以及其关系,通过举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问题2,复习基本的测量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提高实际测量的能力;问题3,复习生活中对长度估计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总结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习题单
学生准备:直尺等学具
【学习过程】
谈话引入,梳理知识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猜猜这节课我们要复习什么内容呢?
一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师:同学们,这学期“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预设:
生1:认识了厘米和米
生2:我知道怎么来测量物体
生3:我知道怎么画线段
生4:我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还会用字母来表示。
生5:我会用厘米或者米来表示生活中的物品。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动手体验,强化内涵
1.找一找
(1)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①比一比谁找到的1厘米又多又准确
②学生展示找到的1厘米
③学生独立找一找直尺上的5厘米,完成之后同桌交流。
④估一估
橡皮高约3( )一拃长约15( )丝瓜长约35( )
谁猜的对?
(2)在直尺中拼出1米
师:说到 “米”你都想到了什么呢?
预设:
生1: 1米=100厘米
生2: 1米有多长。
师:你能用你手里的直尺拼出一米吗?(5把20米的尺子拼接出1米长的米尺)
2.量一量
师: 复习完了厘米和米,同学们估一估你觉得我们教室有多长呢?
学生使用米尺和直尺进行测量。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趁热打铁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随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厘米或米)

2.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在能通过的汽车下面画“√”
3.想一想,怎样用下面的“断尺子”画出一条长6厘米的线?

4.估一估,大约有多高?
四、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五、评价小结,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咱们这学期的学习到这就快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