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教学内容 
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四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教学难点 
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 课时 
教学设计 
环节提示 
教学流程 
教后反思 
导入 
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选择你喜欢的图片说说一说,从景物和色彩两个方面) 
(I)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 的季节”来形容它。小组可以交流。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新授 
I、欣赏。 
(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从春夏秋冬四季感受不同的色彩。 
2.分组活动。(把对每幅作品提出的要求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作品进行讨论分析)(谈谈你看完之后的感受)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3、反馈。(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 (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④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谈谈你看完之后的感受) 
4、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几幅关于四季的作品,请学生观察分析。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1.基本要素 
(1)小组讨论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每组代表总结。 
(2)教师小结。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品名和产地等文字、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标志等。 
2.包装的设计与制作 
(1)出示几种实物包装,学生观察并分析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特点。教师归纳:简洁、醒目、美观。 
(2)设计的方法 
A.运用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表现。运用抽象图形的设计可采取色块组合的方法,色块可分为点状、条状和块状,色块的形可采用几何形、随意形或简洁的自然形。运用具象图形的设计则可根据所要包括物品的形象、功能、属性等进行图形创意,要注意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对比和统一。 
B.包装的装饰配色可采用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组合,还可以采用渐变的形式,包装的色彩设计应当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 
(3)制作 
A.按照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需恰当合理。 
B.参照教材上的示意图,运用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 
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用画笔描绘出你喜欢的季节,并写几句描绘赞美这个季节的话。 
2.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展品与拓展 
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 
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 
3.欣赏世界各地有典型特征和特殊意义的包装设计。 
4.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关于包装的知识。 
5.用运艺术的眼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用画笔描绘出你喜欢的季节,并写几句描绘赞美这个季节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