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电荷
课前两分钟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能解释以下现象吗?
1、梳头的时候,越梳头发越蓬松。
2、穿化纤的衣服时,经常会听到咔咔声。
3、一捆塑料捆扎绳用手越捋张开角度越大。
观察与思考
问题:
科技馆中一个人手摸静电球后头发就会竖起来,你能解释这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吗?
一、摩擦起电
动手实验:塑料笔在头发上摩擦可以吸引小纸屑
一、摩擦起电
1、电荷: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或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硬橡胶棒或玻璃棒带了电,或者说它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3、带电体性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一、摩擦起电
观察与思考
如图所示,将两个吹足气的气球分别在干燥的皮肤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将悬线提起,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二、两种电荷
问题: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实验1: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
实验2: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实验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
实验探究:两种电荷
二、两种电荷
二、两种电荷
任何一个物体所带的电荷要么和毛皮摩擦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一样,要么和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一样,没有第三种情况。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原子核,阳离子
负电荷:电子,阴离子
二、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2、电荷之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规定: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二、两种电荷
练习:
原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观察与思考
问题:如果用毛皮摩擦玻璃棒或者用丝绸摩擦橡胶棒,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摩擦起电的原因
1.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显电中性。
2.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摩擦起电的原因
1.摩擦起电的实质:
在摩擦的过程中,
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电子的转移
四、验电器
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验电器不但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还可以粗略比较验电器金属箔片上所带电荷的多少。
验电器张角的大小不同说明什么?
五、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静电除尘
静电分离
静电植绒
静电纺纱
静电喷漆
静电复印
五、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静电现象的危害:
电视机的荧屏表面容易吸附灰尘,使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下降。
混纺衣服上常出现不易拍掉的灰尘。
印刷厂里,纸页之间因静电而粘合,给印刷带来不便。
制药时,因静电吸引尘埃,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纯度。
五、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放电现象:带电体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
2、雷电:大气中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1)危害:人、畜死伤事故
(2)防止:安装避雷针
五、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静电的防止:
保持空气潮湿;良好接地;使用避雷针
油罐车上油罐的设计
金属外壳,弧线外形
保持接地,危险标志
小结
1.摩擦起电现象
2.带电体的基本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3.两种电荷的规定:正电荷、负电荷
5.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课堂练习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小球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课堂练习
2.用细线悬挂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甲、乙所示,则肯定带电的小球是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带电的小球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