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电流的测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4《电流的测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0 07: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已基本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来探求新知识。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电流的信息,本节课中学生对电流已有感性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还不能较好地理解和诠释电流的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了许多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验,由此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进入新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分成两部分内容:电流(定义、单位及换算)和电流的测量。电流的概念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直接影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同时通过边实验边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知道电流的产生是由于电荷的定向移动;并且对电路的状态、电路的连接方式进行深刻的认识实践,明白通路、短路、断路中电流是什么状态。
在接触这一节后,学生对电流会有一个感性认识,电流有强弱之分,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改变电流大小,以及电流可以通过数字反映出来,通过工具测量出来,工具有其个性的使用方法。
在后继的学习内容中,将会进一步的将电流在电路中的分支走向通过实验分析清楚,定量定性的认识电流。在测量工具方面,后续将会学到电压的测量工具——电压表,与电流表有明显的异同,需要学生自我概括,并且区别二者的使用方法和外观。
所以本节课是一节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承前启后的概念实验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为电流下定义,叙述电流的单位、符号,能辨认比较不同用电器的工作电流;
分析、对比不同量程下电流表的读数方式,能对不同量程下的读数清晰做答;
识别电流表及其图标,归纳电流表的外部特性,总结电流表使用的注意事项,能自我归纳出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和禁忌事项,并说出原因;
通过动手实验,归纳总结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并联想生活电路中的电流。
2.过程与方法
使用不同数量的电池连接到电路中,发现灯泡的明暗差别,引出电流有强弱的性质;
在明确电流的单位、符号、进制的情况下,调用课本“小资料”内容,使学生对电流有了初步感性认知,建立各个用电器之间电流大小的顺序概念;
创造问题情境,怎样感知电流的具体数值大小,引出电流表这一测量工具;
按程序对电流表的认知和使用有了深入的认知和掌握,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一步的巩固应用——测量串联电路各个位置的电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灯泡的明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关注到电流有强弱之分这一问题;
在认知电流表这一新鲜事物时,通过观察、举手、互动、交流,从中获得成就感;
确定了利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方法和过程,充实学生的参与感;
修正原有的电流表使用认知,制定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法则,形成了感性认知;
教学重点
电流表的读数及其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电流表的读数;
电流表的使用禁忌事项;
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教学资源
教师器材:教学多媒体课件;电路演示板;电流表
学生器材:电路元件(开关、不同分量的电池组、灯泡、导线)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观察对比法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提问】
-101601282700询问学生电路怎么构成,并号召同学们分组,师生一起利用分配的器件(多少不等的电池、导线、灯泡、开关)连接电路,连接成功后,鼓动同学们互相观察各组灯泡的亮度。
分组共同连接电路,连接成功后,观察各组灯泡亮度不一,并且,电池连接多一些的组灯泡更亮。
从学生熟知的电路入手来观察分析导致相同的灯泡亮暗不同的原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探究。
【提问】
为什么电池串联多的电路,连接的小灯泡更亮呢?
【分析】
1927225137795
两个电路中的电源不同
1919605120650电路中定向移动的电荷增加
192595596520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弱不同
同一小灯泡,通过的电流越大,灯泡就越亮
思考、交流并回答。
激发学习的好奇心。
新课讲授
(一、电流的强弱)
【小结】
由此,我们知道同一个小灯泡接在不同的电路中,明暗不同,这是因为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的强弱不同。
【板书】
一、电流的强弱
1.电流: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通常用字母I表示。
2.单位:
(1)国际单位:安培(A)(简称为“安”)
(2)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A)
(3)单位的换算关系:
1 A=1 000 mA、1 mA=1 000 ?A
记录,笔记,思考,记忆理解
类比m;mm;um单位换算
练习单位换算;领会生活中常见的电流数值,增加对A的感性认知。
【猜一猜】
活跃课堂,号召同学们猜一猜生活中的用电器所经过的电流大约为多少?
互动、讨论、参与课堂氛围,举手回答
学生通过 小资料体会生活中的电流强度,对电流的认识更深刻了。
新课讲授
(二、电流的测量)
【提问】
同学们能知道在我们一开始的动手活动中,通过灯泡的电流分别是多大吗?
从小灯泡的亮度能够定性地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与小,但并不能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具体数值。你该怎么办?
思考,并回答——采用测量工具
引出测量电流的工具。
【板书】
二、电流的测量
1.测量工具——电流表
54483010731502.三接线柱两量程的电流表:
3.符号表示
认知
【提问】
询问学生,课本上如图所示的电流表有什么特别之处?
1、电流表有几个量程?
2、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3、如何判断使用的是哪个量程?
观察讨论并联系书本回答
1、指针、刻度、字母
2、
量程:0~0.6A,
分度值:0.02A;
量程:0~3A,
分度值:0.1A
3、依据连接的接线柱来判断使用的量程
【读数练习】
1、教师展示Flash课件,学生练习读数;并归纳读数的方法。
确定量程,改变指针,学生读数。
双量程读数
跨量程读数
根据电流数值,确定指针位置。
2、请同学们观察电流表,填写下表。

观察并读数,收集自己的认知错误 举一反三,及时消化课堂知识
【过渡】
好的,那具体电流表怎么去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进入实验——练习使用电流表p46。
大家先阅读一下第一部分——电流表的连接。老师待会提大家几个问题。
阅读课本,划记重点,考察自己的不懂之处
使学生熟悉课本,产生好奇心。
【提问】
1、在电流表的连接里面,连接到电路中的方式下图谁是对的?
2、电流在电流表中流经的方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3、在连接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思考,回答。
串联
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
选择正确的电流表量程,不要超过最大测量值;不能将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
懂得电流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针对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在不知道被测电流范围大小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并提出更简单省时的方法——“试触法”
不能将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会损害电流表的原因是什么?
电流表会造成短路。
【板书】
3.电流表的连接
串联
红进黑出
选择量程——试触法
不能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
思考,回答。
可以先采用大量程测量,看有没有超过小量程的值,若没有,则换用小量程测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表现自己。
好的,那有关连接问题我们已经初步掌握,那针对测量后的读数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继续阅读接下来的第二部分。
阅读并划记重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提问】
阅读完毕后,大家能总结一下具体应该怎么做吗?
【板书】
4、电流表的读数
明确所选量程
明确电流表的分度值
接通电路后,看看指针向右偏转格数
归纳总结
好,那接下来,我们一起连接电路,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板书】
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每个知识点讲解之后,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举一反三,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本节课重要知识点是电流的单位进制、电流表的使用注意事项、电流表的读数等,在每完成一个知识点的结尾,提供题目进行实操训练。
总结性评价:本节课完毕之后,共同梳理重要知识点,比如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电流表的连接禁忌,并辅以随堂练习达到本节课教学效果摸底的作用。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有着过渡的作用,回顾以往知识过少,应该要求学生多多串联之前所学的知识,比如回忆串联电路,电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感受到相互的密切联系,而非互相独立的章节。
再者,对于下节课的教授,可以在本节课末尾抛出问题,让学生们产生疑问,更好的为下节课的顺利教学做好铺垫。
课程教授过程中,应适量设置相关的思考题,做好及时巩固,以防学生学起来吃力,抓不住重点。
板书设计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电流的强弱
1.电流: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通常用字母I表示。
2.单位:
国际单位:安培(A)(简称为“安”)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A)
单位的换算关系:
1 A=1 000 mA、1 mA=1 000 ?A
电流的测量
1.测量工具——电流表
2.三接线柱两量程的电流表
3.电流表的连接
串联
红进黑出
选择量程——试触法
不能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
4。电流表的读数
明确所选量程
明确电流表的分度值
接通电路后,看看指针向右偏转格数
随堂练习
1.下列常见的电流中最大的是
A.雷电的电流 B.房间灯泡的电流
C.家用空调器的电流 D.手电筒中的电流
left02.如图所示电流表(量程为0.6A)的读数为
A. 0.46A
B. 0.52A
C. 2.6A
D. 2.60A
left55880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灯泡串联
B.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C.电流表测的是L1的电流
D.开关只能控制L2
3282950278765 4.请在右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要求:
(1)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
(2)电灯L1、L2并联;
(3)电流表测通过两灯的总电流;
(4)所画导线不能交叉。
5.根据右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 (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答案:
1答案: A
2答案: B
3答案: C
882654057654答案:
5143516490955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