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龙柏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1.1运动与质点模型 配套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龙柏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1.1运动与质点模型 配套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7 22:0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运动与质点模型
课时作业
1.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内壁刻有螺旋形的槽.这样,当子弹在枪管中运动时,会按照旋转的方式前进.离开枪管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会降低空气密度、侧风等外部环境对子弹的影响,从而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下列关于子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B.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都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D.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2.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列车从北京到上海过程中运动快慢时,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
D.研究车轮的转动时,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
3.下列情境中的研究对象,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高台跳水运动员跳水过程中的动作
B.计算从攀枝花开往成都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C.研究“嫦娥四号”探测器飞往月球的最佳运行轨道
D.调整无人机的姿态,使无人机上的摄像头对准主席台
4.如图所示,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5.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6.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A.研究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动作时
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研究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运动的快慢时
D.研究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旋转运动特点时
7.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写下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请问诗句中的“云与我俱东”所对应的参考系是( )
A.两岸 B.船 C.云 D.诗人
8.物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科学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常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将物视为质点,上述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模型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微元法
9.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
B.“钱塘江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作为参考系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作为参考系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是以国旗作为参考系
10.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排列并保持“70”字样编队从天安门上空整齐飞过。甲、乙分别是编队中的两架直升机,则( )
A.以甲为参考系,乙是运动的
B.以乙为参考系,甲是运动的
C.以甲为参考系,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都是静止的
D.以乙为参考系,“70”字样编队中所有直升机都是静止的
11.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选择的参考系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12.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B.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13.关于质点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才可被看作质点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被看作质点
C.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现象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D.只要不是做转动的物体,都可被看作质点
14.请判断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很小的物体
B.只有小物体才能被看作质点
C.大物体不能被看作质点
D.无论大物体还是小物体,在机械运动中都可能被看作质点
15.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参考答案
1.BD
【解析】
在研究子弹的旋转对飞行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子弹的大小和形状,因此不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故A错误;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其大小和形状可忽略,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故B正确;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只要其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成质点,故C错误,D正确.所以BD正确,AC错误.
2.BC
【解析】
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只有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忽略不计时才可以看做质点,因此研究地球的自转时,不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A错;研究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对;研究列车从北京到上海过程中运动快慢时,距离远大于列车的长度,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C对;研究车轮的转动时,不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D错;故选BC
3.BC
【解析】
A.研究高台跳水运动员空中翻转动作时,运动员不可以看作质点,故A错误;
B.计算从攀枝花开往成都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此时火车的长度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故B正确;
C.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嫦娥三号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
D.调整飞机上摄像机镜头的方向时,摄像头的大小不能忽略,故D错误。
故选BC。
4.D
【解析】
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由烟囱冒出的烟向左飘,可知此时风向向左(相对于地面而言)。甲车上的小旗向左飘,则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一是甲车不动,风把小旗向左吹;二是甲车向右运动,风相对甲车向左,风把小旗向左吹;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因此风仍能把小旗向左吹。
对于乙车只有向左运动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小旗才能向右飘。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
5.C
【解析】
一个实际物体可不可以看成质点,跟它体积的绝对大小、质量的大小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无关,主要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能忽略,故选项C正确。
6.C
【解析】
A.研究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动作时,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硬币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运动的快慢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能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
D.研究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旋转运动特点时,足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7.A
【解析】
云和我(诗人)都在向东运动,是假定两岸不动,以两岸为参考系.所以答案选A.
8.A
【解析】
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将物视为质点,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A.理想模型法,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等效替代法,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控制变量法,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微元法,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A.
9.C
【解析】
试题分析: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选定的用来作为标准的物体.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说明飞流相对于大地在高速运动,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若以飞流为参照物,则它是静止的,故A错误;“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描述潮水相对于观众在运动,是以观众为参考系的.故B错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描述轻舟相对于“万重山”在运动,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故C正确.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或旗杆及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的.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名师点睛】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选定的用来作为标准的物体.运动和静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一般来讲物体一旦被选作参照物,就认为物体是不动的.
10.D
【解析】
AB.甲和乙相对静止,所以以甲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相反以乙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故AB错误;
C.观众相对甲有位置变化,所以以甲为参考系,观众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乙和编队中的直升机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乙为参考系,编队中的直升机都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
A.以水为参照物,水视为静止不动,桥相对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桥流水不流”,故A正确;
B.以桥为参照物,桥静止不动,水相对桥运动,故B错误;
C.以人为参照物,桥和水均发生运动,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桥不动,水相对地面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12.D
【解析】
A、B项:质点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抽象的点,是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只要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影响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所以不能说“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故A、B错误;
C项:因为有大小才可能自转,而且地球表面线速度的大小跟地球半径有关,所以研究自转时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项:地球的大小比公转轨道长和公转半径小的多,不影响对公转运动的研究,可看作质点,故D项正确.
13.C
【解析】
AB.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关键在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能不能忽略,与物体的大小和质量大小无关;故AB错误;
C.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现象中起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故C正确;
D.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看做质点,故D错误。
14.D
【解析】
ABC.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小物体并不一定都能看做质点,而大物体并不一定都不能看做质点,例如原子的体积很小,但是在研究原子的运动时原子是不能看成质点的;地球的质量很大,在研究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过程中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是可以忽略的,所以ABC错误;
D.无论大物体还是小物体,在机械运动中都可能被看作质点,所以D正确。
15.D
【解析】
因为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而甲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甲向西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