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课时作业
1.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t=0时刻起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20-0.2v2(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4s
C.t=0时刻的初速度为20m/s
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m
2.国产长安cs75刹车性能检测过程显示其位移-时间关系式x=30t-0.2t2,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的初速度30m/s,加速度0.2m/s2
B.刹停时间为75s
C.前10s内平均速度为25m/s
D.最后一秒内的位移为0.1m
3.汽车刹车时以20 m/s的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刹车6 s后汽车的速度和位移是( )
A.0 m/s;30m B.0 m/s;40m C.-10 m/s;30m D.10m/s;40m
4.一辆急救车快要到达目的地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10m和6m,则刹车后4s内的位移是
A.16m B.18m C.32m D.40m
5.图甲为一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进行3米板跳水训练的场景,某次跳水过程中运动员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t=0是其向上起跳的瞬间,此时跳板位于平衡位置,t3=5.5t1,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 )
A.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为
B.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向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C.运动员在水中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D.运动员入水的深度为
6.AK47步枪成为众多军人的最爱.若该步枪的子弹在枪膛内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离开枪膛时的速度为450 m/s
B.子弹离开枪膛时的速度为600 m/s
C.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小于0. 45 m
D.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大于0. 45 m
7.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在课间活动时一些男生喜欢通过摸篮板来比较弹跳能力,小明同学某次在篮板正下方原地竖直向上起跳,手指恰好能摸到篮板的下边沿,请你估算小明双脚离地时的速度大小( )
A.1.5m/s B.3.0m/s C.4.5m/s D.6.0m/s
8.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相同的是( )
A.位移 B.速度的变化率
C.平均速度 D.重力势能的变化
9.如图,当轿车以 18km/h 的速度匀速驶入高速公路 ETC 收费通道时,ETC 天线完成对车载电子标签的识别后发出“滴”的一声。此时轿车距自动栏杆 7m,司机发现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 使轿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则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
A.0.5 s B.0.7s C.0.9s D.1s
10.在我国新交通法中规定“车让人”,驾驶员驾车时应考虑到行人过马路的情况。若有一汽车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即将通过路口,此时正有行人在过人行横道,而汽车的前端距停车线8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至少需2 s汽车才能停止
B.在距停车线7.5m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C.若经0.25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D.若经0.2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11.一个苹果从树上无初速度地自由下落,将苹果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取向下为正方向.设苹果下落过程中的速度为以加速度为a、下落时间为t,则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
12.在一条水平直赛道上,分别放着甲、乙两辆玩具汽车(可视为质点),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辆汽车达到它们最大速度后就匀速运动,观测到它们速度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加速过程中,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大
B.在x=0.5m处,甲、乙两车速度相等
C.在x=0.5m处,甲、乙两车相遇
D.在2s末,甲、乙两车相遇
13.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它们再次相遇前的运动过程中,则A、B两物体( )
A.运动方向相同 B.加速度方向相同
C.相遇前相距最远为20m D.第4s末两车再次相遇
14.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t=0时刻两车并排行驶,则( )
A.t=1s时,两车相距2m
B.t=2s时,两车再次并排行驶
C.0~1s内,乙车总在甲车前
D.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相距2m
15.小球A从离地面20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从A下方的地面上以20 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在空中相遇,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相遇时速率都是10 m/s B.两球相遇时的位置离地面10 m高
C.开始运动1s后相遇 D.两球在空中相遇两次
16.一条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站相距x=900m,一辆公交车从甲站启动驶向乙站,公交车先做匀加速运动,速度到达v1=15m/s后匀速行驶,距乙站s1=30m时刹车做匀减速运动,恰好停在乙站。公交车从甲站出发时,一辆电动车在其前方s2=230m处以v2=10m/s的速度沿公路驶向乙站,两车同时到达乙站。求:
(1)公交车刹车的时间;
(2)公交车加速的加速度大小;
(3)公交车与电动车第一次相遇点到乙站的距离。
17.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反应了0.5s后采取制动刹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6m/s2,求:
(1)刹车后3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
(2)刹车后6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
(3)简要画出司机发现危险到汽车停下的v ? t图像。
18.A车在直线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大雾天气能见度低,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B车时,两车距离仅有76m,A车司机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两车均视为质点),求:
(1)通过计算判断A能否会撞上B车?若能,求A车从刹车开始到撞上B车的时间(假设B车一直静止);
(2)为了避免碰撞,A车在刹车同时,如果向B车发出信号,B车收到信号经△t=2s的反应时间才开始匀加速向前行驶,问:B车加速度a2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这段公路很窄,无法靠边让道)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得
于题目中的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比较系数可得
计算得出
负号表示与运动方向相反,故AC错误;
B.根据
代入数据,解得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
故B正确;
D.根据
代入数据,解得刹车过程的位移为
故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A.将位移时间关系式
x=30t-0.2t2
与关系式
比较可知,刹车的初速度v0=30m/s,加速度a=-0.4m/s2,故A错误;
B.刹停时间为
故B正确;
C.前10s内的位移
x=30×10m -0.2×102 m =280m
则平均速度为
故C错误;
D.研究刹车过程的逆过程,则最后一秒内的位移为
故D错误。
故选B。
3.B
【解析】
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s
则刹车6s后汽车的速度为0;刹车6s后汽车的位移等于汽车经过4s位移:
m。
ACD.由上分析可知刹车6 s后汽车的速度和位移分别是0m/s和40m,ACD错误;
B.由上分析可知刹车6 s后汽车的速度和位移分别是0m/s和40m,B正确。
4.B
【解析】
设汽车的刹车时初速度为,加速度为a.则刹车后的第内位移
代入数据得
则刹车后的第内的位移
代入数据得
解得
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则汽车刹车后内的位移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判断物体到停止的时间,从而根据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内的位移.
5.B
【解析】
AB.设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向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由图乙知运动员入水前向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为向下运动位移大小的,即
可得
运动员入水前向下运动的位移大小
由公式
得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
故A错误,B正确;
C.由图乙知运动员在水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空中的2倍,即运动员在水中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选项C错误;
D.运动员入水的深度为
故D错误。
故选B。
6.D
【解析】
AB.根据 可知,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则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为:
选项AB错误;
CD.子弹在枪膛内的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平均速度大于 ,故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大于
故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小明双脚离地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可知,小明双脚离地时的速度大小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B
【解析】
A.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位移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不相同,故A错误;
B.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相同,又
即,加速度是相同的,都是自由落体加速度g,故B正确;
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所以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平均速度的方向是相反的,故C错误;
D.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所以在两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是不同的,故D错误。
故选B。
9.C
【解析】
轿车的为:v0=18km/h=5m/s,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t,轿车在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x1=v0t
随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由题意可知两段位移之和为
L=x1+x2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t=0.9s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
A.车减速为零所需最短时间为
故A错误;
B.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减速运动的位移为
故在距停车线6.4m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故B错误;
CD.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若经0.2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11.AC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故A正确,B错误;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是不变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点睛】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从静止开始保证了物体初速度等于零.所以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2.AB
【解析】
BC.由图可得
,
在x=0.5m处,甲、乙两车速度相等;在中的任一位置,甲的速度均小于乙的速度,则两车到达x=0.5m处所用的时间不同,故选项B正确,C错误;
A.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结合图象可得
a甲=3m/s2,a乙=2m/s2
选项A正确;
D.由图得,甲、乙匀速时的速度分别为3m/s,2m/s
甲的加速时间
乙的加速时间
2s内,甲、乙两车各自位移分别为
在2s末,甲、乙两车不相遇,选项D错误。
故选AB。
13.AC
【解析】
A.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均沿正方向,故运动方向相同,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斜率表示加速度,两图线斜率一个为正一个为负,故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错误;
CD.由图像可知,在之前B物体的速度比A物体的速度大,B在A的前方,所以两物体相距越来越远,之后A物体的速度大于B物体的速度,两物体相距越来越近,故在第4s末两车相距最远,则相遇前相距最远为
故D错误,C正确。
故选AC。
14.BC
【解析】
A.根据“面积”大小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t=1s时,甲车的位移为
乙车的位移为
所以两车相距
故A不符合题意;
BD.由图像可知t=2s时,两车的位移相等,因为两车在t=0时并排行驶,所以t=2s时两车再次并排行驶,此时距出发点的距离为
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根据“面积”大小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在0~1s内,乙车位移总大于甲车的位移,所以在0~1s内,乙车总在甲车前,故C符合题意。
故选BC。
15.AC
【解析】
过程分析:小球A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做竖直上抛运动,设经过时间t在空中相遇,设小球A自由落体位移为h1,设小球B竖直上抛的位移为h2,则有
,,
联立解得
,,
A.相遇时,A、B两球的速率分别为
,
故A正确;
B.由过程分析知,相遇时离地面高度,故B错误;
C.由过程分析知,经过时间后,两球相遇,故C正确;
D.B球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两球第一次相遇后,A球继续下落,B球继续向上运动,当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A球下落距离,所以两球不可能在空中相遇两次,故D错误。
故选AC。
16.(1)4s;(2)1.5m/s2;(3)60m
【解析】
(1)设公交车刹车的时间为t1,则有
即
得
(2)电动车到乙站所用的时间为
由题意可知,公交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时间也为67s,则汽车匀加速的时间与匀速的时间之和为
对公交车匀加速与匀速阶段有
联立解得
,
则公交车加速的加速度大小
(3)设公交车匀速时间与电动车第一次相遇,则有
解得
则公交车运动的距离为
此时公交车离乙站的距离为
17.(1)12m/s;(2)0;(3)见解析
【解析】
(1)汽车的初速度
设汽车刹车后经过t0秒停止,则有
则刹车后3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
(2)因为5s汽车已经停止,汽车6s末的速度为0。
(3)司机发现危险到汽车停下的v ? t图像如图
18.(1)(2)
【解析】
试题分析::(1)设A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0、位移x
由速度时间公式:解得:
由速度位移关系有:
代入数据解得:x=100m>76m 所以A要撞上B车
设撞上B车的时间为t1由代入数据得:
解得:,(因为大于10s故舍去)
故时间为
(2)假设A车恰能追上B车,设B车运动时间为t,则A车运动时间为t+2,此时两车速度相等,
即:解得:
由位移关系:可知
化简后得:
由以上得:,解得:
即:要使AB不相撞,为避免事故B车的最小加速度.
【点睛】
对于追及问题,除分别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外,关键是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时间关系、位移关系、速度关系等等,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A车刹车的位移,与76m比较即可判断是否碰撞,若碰撞,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时间;两车速度相等时,不相撞,则以后就不会相撞,求出速度相等时的时间,根据位移关系列式即可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