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用细线围封闭图形,理解周长的概念。
通过自主探究,探索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面积相等的长、正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设计意图
课前2
口答填空
42cm2
6cm
( )cm
4cm
3cm
( )cm2
(1) (2)
25cm2
( )cm
(3)
根据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计算填空。
演示课件
复习长、正方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一、引入激趣
激趣引入:今天我们继续来玩一玩长方形与正方形。
布置活动:用细线围绕一个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一周(不计损耗),需要多长?
课题题卡
演示课件
二、探究发现
活动一:揭示周长概念
巡视指导:巡视学生学习过程,提取有效资源。
资源分析:组织学生分析正误,抽取长(正)方形周长的概念。
小结学习:围绕长(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叫做长(正)方形的周长。(板书)
活动二: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调整思路:巡视学生调整自己的思路。
深入激思: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第一次探究
交流讨论
第二次探究
学习单
实物投影
板书
学习单
通过资源正误判断分析,抽取长(正)方形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拓展思维
活动三:多种解法探究
引导思考: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形状有多种。
巡视指导:巡视学生学习过程,提取有效资源。
预设:
(1)长1cm,宽16cm,周长34cm;
(2)长2cm,宽8cm,周长20cm;
(3)边长4cm,周长16cm;(分析4×4中两个4的意义)
……
小结学习:有规律的寻找更有助于找全所有情况。
分层学习:有几种解法,哪种长方形需要的细线最短?
第三次探究
学习单
巩固长(正)方形的计算方法,并在通过分析大量的解法,发现寻找解法的规律,扩大思考的广度。
四、总结学习
今天学习的重点是什么?
从今天的探究中,你学到了什么?
总结本课学习。
【板书设计】
(1+16)×2=34(cm)
(2+8)×2=20(cm)
4×4=16(cm)
……
……
……
4cm
2cm
8cm
16cm
1cm
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