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糖果仙子舞曲》
选自西师版三年级下期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教材分析:
一、音乐作品分析:
《糖果仙子舞曲》是由俄罗斯伟大的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里的片段,该剧是根据霍夫曼的一部叫作《胡桃夹子与老鼠王》的故事改编。故事描写的是在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而乐曲《糖果仙子舞曲》便是出自于在梦境中小女孩儿来到糖果山,经历了鼠王大战并取得胜利后,仙子舞蹈的一首舞曲。
乐曲全长2:02,大调式,四二拍,乐曲结构为三部曲式。
作品结构图:
+ 华彩
引子:00:00-00:17
引子部分由四个小节构成。在短小的引子中,由小提琴、中提琴等弓弦乐器的拨弦演奏手法来烘托出故事情节所具有的神秘色彩的节奏。
第一部分00:17——00:48
第一部分为G大调,乐曲的主题A部分由4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由4小节构成,主旋律由钢片琴演奏清脆明亮的音色,半音阶的下行,弱拍起,带给人们一种仙子飘逸灵动的音乐画面,而且小二度关系又让有一种梦幻的色彩。第二声部低音单簧管连贯的旋律穿插在钢片琴的演奏中,音色低沉,弥漫着一种神秘的色彩。这是柴可夫斯基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音色大跨度的对比和反差来加强主体音色的效果,微弱的钢片琴作为主奏乐器更显现迷人的梦幻景象。
A乐段旋律:
第二部分 00:48——01:15
乐曲的B部分由4个乐句组成,一共有16小节,其中包括一个乐句的华彩。这一乐段主奏乐器发生了变化,音乐突出了管弦乐队的音色,钢片琴的音色淹没在管弦乐队中,与第一乐段形成强烈对比。旋律出现了连续的重音,每一次的出现都给人一种较强烈的震撼感,随着提琴6连音的密集节奏和重音的频率加快,使整个乐段弥漫着紧张急促的音乐情绪。
华彩部分 01:15——01:23
华彩部分是一个由小4节组成的华彩乐句,钢片琴再次出现,一连串快速的类似风铃般的声音,好像一位仙子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第三部分 01:23——02:02
这一部分为再现部分。虽然旋律相同,但是二声部低音单簧管的演奏由于音区提高了八度,改变了原本低沉的音色,吹奏出中音区和高音区圆润柔和的音色,而不同的音色呈现赋予了这一乐段新的色彩,仿佛糖果仙子飘在空中舞蹈,一副美好和谐的画面,为乐曲画上圆满句号。
二、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以上作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些音乐线索:
全曲主要演奏乐器为钢片琴,并且这件乐器音色独特,柴可夫斯基是首位把钢片琴运用到管弦乐队的作曲家。
这首乐曲在芭蕾舞剧中,由一位舞者以独舞的形式出现在舞剧的结尾部分,并不是贯穿于整个舞剧中,整首音乐是糖果仙子的舞蹈音乐。
作品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三个乐段划分明确。
整首乐曲包含两个音乐主题,均为大调式,主题对比明显,旋律短小、节奏规整。第一主题包含两个声部,第一声部由钢片琴演奏,每一乐句以八分休止符开头,力度中弱,与第二声部低音单簧管的低沉音色形成对比。第二主题风格变化,力度强,与华彩结合,紧松有度。
乐曲采用了中弱和强的力度形成对比。
三、基于以上线索和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为:
认识并听辨钢片琴音色
由于整首乐曲的主奏乐器为钢片琴,也正是钢片琴的音色代表着糖果仙子这一音乐形象,由认识乐器作为本节课的情景导入。
采用多种手段听辨音乐主题
结合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感知芭蕾舞蹈动作的表现特点,从而听辨出音乐主题。
感知音乐的段落结构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能够通过主题的听辨去感知音乐的段落结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整体聆听和分段聆听感知作品的段落是学生学习聆听的方法,提升音乐欣赏的素养.
4.在活动中感知二声部的纵向聆听
乐曲第一乐段的二声部乐器演奏,采用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对不同乐器的声部、音色、旋律和所表现的不同舞蹈动作进行分析。
5.在音乐体验中提升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结合作品的音乐形象,适时采用提问的方式,结合音乐的进行,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力,并用动作来进行表现。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聆听音乐的能力,能听辨不同的乐器音色,通过聆听用律动表现音乐的情绪。但欣赏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对于中段学生来说情景的创设和环节的吸引力很重要,本首乐曲是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其中一首,让学生在乐曲的欣赏中能初步了解旋律,以及乐器音色的特点和音乐旋律的变化带给音乐的不同感受,能用较美的舞蹈姿态表现音乐,从而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由于顿音记号在后面单元中才学习,所以本课不做重点讲述,只通过模唱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钢片琴特有的音色带给乐曲的梦幻色彩,想象乐曲富有童话色彩的音乐画面和仙子轻盈飘逸的芭蕾舞蹈。
2、认识钢片琴,并能记住其音色特点,听辨一乐段的主题旋律,能用不同的舞蹈表现动作参与二声部不同情绪的音乐对比。感知第二乐段的紧密节奏排列。
3、通过聆听、律动、创编、听辨节奏、音乐想象等实践活动,感受美妙的旋律和童话般的画面,体验芭蕾舞蹈的曼妙姿态。
教学重点:
听辨钢片琴音色,能用舞蹈动作表现一乐段的音乐画面。
教学难点:
能够找到乐曲声部和乐段的音乐对比,并能够通过音乐要素的对比用较美的舞蹈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情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准备:钢片琴、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介绍钢片琴: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小乐器,有没有人认识它?
2、简介绍钢片琴:
这件乐器是西洋管弦乐中一件非常有特色的打击乐器——钢片琴。
教学行为:
1、请学生上来感受钢片琴
2、教师弹奏钢片琴
3、介绍钢片琴音色
3、聆听全曲
师:现在,我们来聆听由钢片琴演奏的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音乐感受?
生:…
环节目标:通过聆听感受认识钢片琴并着重体会并记住钢片琴的音色特点,从旋律和音色中感受音乐色彩。
二、导入课题,聆听乐曲第一乐段
介绍作品导入:
师:是的,正是由于钢片琴独特的音色特点,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首次把它运用到了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完成了我们刚才所听到的这首乐曲——《糖果仙子舞曲》
(二)看动画感受第一乐段:
1、导入:今天,有一群可爱的小仙子也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跟随着他们一起边看边听。
师:小仙子们在做什么呀?
生:…
2、观察谱例:听音乐画出两个声部不同的旋律
分声部:
师:导入:这,就是这段音乐的乐谱,你们看,他有几个声部?
生:...
附谱例:
②听辨乐器
师:仔细聆听哪一个声部是由钢片琴演奏的?
教师行为:
1、聆听第一乐段,师指谱
2、讲解第二声部由低音单簧管吹奏
③听音乐辨别声部的不同音乐特点
师:听,这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两个声部,有哪些不同的对比呢?
生:...
教学行为:
1、音色的对比
2、旋律对比
3、音乐记号的对比
4、找到第四乐句连续三次的连音线,与前三句的对比
总结:跳跃的一声部和连贯的二声部由不同的乐器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带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音乐感受。
3、选择动作表现第一乐段两个声部
①出示图片,选择一声部动作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舞曲,如果你是糖果仙子,你会选择哪个舞蹈动作来表现由钢片琴演奏的一声部呢?
生:...
②读第一乐句节奏
教学行为:
1、师生接龙读节奏
2、规范声音
③用动作表现音乐:
师:配合着这样的节奏,你会用哪些手上的动作来表现仙子轻快跳跃的舞步呢?听完之后告诉我。
教学行为:
1、听音乐思考表现手上动作
2、学生创编手上动作
3、表现脚上动作
二声部创编动作
导入:那么连贯的二声部,我们又能想到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呢?请听。
生:...
生完整用动作表现一乐段
师:现在,你可以站立也可以坐立,用自己喜欢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仙子们的舞蹈吧。舞会的音乐响起了。
生:完整表现第一乐段
6、看芭蕾舞视频
① 欣赏芭蕾舞视频
② 介绍芭蕾舞:
师:芭蕾舞是欧洲古典舞蹈,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所以又被称为足尖上的舞蹈。
环节目标:通过观察和聆听,对比两个声部有什么不同,包括音色,乐器…通过观看视频和不断的反复聆听体验以及动作的创编,让学生感受乐曲中点与线的结合变化,并能通过动作展现出来。
聆听学习第二乐段
1、背景导入: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换图片)有一天,一个叫玛丽的小姑娘,在圣诞节夜里她收到一个特别喜欢的礼物,一个胡桃夹子。在梦中她发现胡桃夹子复活了,带着她一起来到了“童话世界”。可就在这个时候,老鼠国王带兵抓走了胡桃夹子,就在这危急的时刻,小玛丽和胡桃夹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败了鼠王,为了感谢小玛丽,他们在小仙子的带领下来到了五彩缤纷的“糖果城堡”。
2、聆听第二乐段
对比不同音乐感受
师: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这首乐曲的第二部分。它带给你怎样不同的音乐感受?
生:...
② 感受重音
师:为什么老师在每一句一开始的地方要用这样的一个大幅度的旋律线来表现这个音乐呢?
生:...
③ 重音频率的变化
师:重音出现的频率有什么变化?让我们一起画着线条再来听一听音乐。
教学行为:
创编动作表现重音
随音乐准确表现重音
④体验单声部三连音密集的节奏
教学行为:
观察节奏,聆听
感知力度,拍击节奏
总结:正是因为连续的重音和紧密排列的节奏使得整个二乐段充满着紧张的情绪!
3、华彩乐段的聆听
师:在这段紧张的音乐后面你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第1次聆听华彩)
生:...
师:钢片琴梦幻的音乐再一次的出现,在这一段,你看到了怎样的音乐画面?
生:...
环节目标:通过感受音的力度,重音排列的频率以及连续的三连音节奏的体验,让孩子们在自主感受音乐中体会这些音乐要素变化后带来的不同的音乐情绪。
四、聆听第三乐段
1、聆听第三乐段
导入:糖果仙子在梦幻美妙的音乐中挥洒着自己的魔法棒(糖果),翩翩起舞,你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一段相似?
生:...
2、听辨不同
师:请仔细聆听,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
师:由于它二声部伴奏乐器音区的提高,使得钢片琴演奏的一声部,显得更加的空灵梦幻
3、想象
师:那么这个时候糖果仙子们又在干什么?
生:...
五、完整聆听划分结构
1、划分乐段:今天我们欣赏了糖果仙子舞曲,一共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呢?
2、完整聆听,用舞蹈表现
师:仙子们的舞会即将开始,一乐段让我们用手上的动作表现轻盈的舞蹈,二乐段我们用拍手和拍腿的动作分别表现连续的重音和密集的节奏,现在就让我们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音乐乐段吧。
六、文化的价值提高
师总结乐曲的艺术文化价值,再次巩固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是全世界第一位把钢片琴运用到芭蕾舞剧中的第一人,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音乐,提升素养。
环节目标:通过对比,辨别出音区的不同,并能区分乐段,在音乐拓展中让学生了解芭蕾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