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第21课
智取生辰纲(重点练)
【重点知识·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窥望(kuì)
酷热(kù)
呕死(òu)
聒噪(guō)
B.嗔怒(chēn)
虞候(yú)
恁地(nèn)
干系(xì)
C.勾当(gòu)
撇下(piē)
怨怅(chàng)
计较(jiǎo)
D.兀自(wù)
尴尬(gà)
逞办(chéng)
朴刀(p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吹嘘
酷热难行
尴尬去处
崎伛小径
B.朱沙
喏喏连声
赤日炎炎
忍气吞声
C.捣乱
絮絮聒聒
口渴难熬
死心塌地
D.计策
无可耐何
头重脚轻
面面厮觑
3.小说在结尾才点明“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对这样的结构安排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采用补叙手法,突出吴用等人的智谋,对全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采用补叙手法,既收束全文,又点明题意,解开谜底,提示主题,使行文错综复杂,纵横捭阖,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C.采用补叙手法,可以使文章集中凝练、生动有趣,造成悬念,比直陈其事更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D.这部分补叙内容不是事件本身的一部分,删去它,虽然会影响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
4.选出对《水浒传》说法和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文言古典小说,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一系列英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智深夜走蜈蚣岭、浔阳楼宋江题反诗等。
C.“智取生辰纲”一章中两个关键的行动步骤分别是赤发鬼刘唐当众在酒桶中舀酒喝、智多星吴用在酒中偷下蒙汗药。
D.宋江做了水泊梁山的寨主之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厅前竖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B.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
C.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去不得了。
D.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6.班级开展名著《水浒传》阅读交流活动,请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我。
(我来对一对)
(片段甲)自此之后,在这赵员外庄上住了五七日。忽一日,两个正在书院里闲坐说话,只见金老急急奔来庄上,径到书院里,见了赵员外。见没人,便道:“恩人,不是老汉心多,为是恩人前日老汉请在楼上吃酒,员外误听人报,引领庄客来闹了街坊,后却散了,人都有些疑心,说开去。昨日有三四个做公的来邻舍街坊打听得紧,只怕要来村里缉捕恩人。倘或有些疏失,如之奈何?”
(有删改)
(1)《水浒传》的回目有形式整齐的特点,请根据(甲)段内容,补全“回目”。
答: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辨一辨)
(片段乙)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鍾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锺,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却待下楼,只听得楼下夫人声音叫道……
(2)有人说(乙)段中的“楼”是“狮子楼”,你认为正确吗?请结合(乙)段内容及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我来品一品)
(片段丙)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去村里卖。”……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
(3)简要分析:画线句是如何体现“智取生辰纲”之“智”的?
【重点文段·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宇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当日害酒,自在房里睡卧,不在话下。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7.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8.选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使宋江的醉态跃然纸上?写出其中两种。
9.从选文宋江写下的诗词中,你能读出他怎样的内心状态和情绪?
10.联系《水浒传》内容,说说宋江“刺文双颊”是因为哪件事,他又是什么时候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
【参考答案】
1.B
【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A项,“窥”应读“kuī”;C项,“较”应读“jiào”;D项,“逞”应读“chěng”。
2.C
【解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项,“崎伛小径”应为“崎岖小径”;B项,“朱沙”应为“朱砂”;D项,“无可耐何”应为“无可奈何”。
3.D
【解析】D
“补叙”是布局谋篇上的需要,是为了结构的严谨而把一些影响情节的细节放在篇末交代,这样,既可以使结构紧凑,又可以使内容完整、深刻。删去这部分内容,会影响事件的完整性。
4.C
【解析】A.《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故A错误。B.武松夜走蜈蚣岭,故B错误。D.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故D错误。故选C。
5.D
【解析】A.强人:强盗。今义:强有力的人;坚强能干的人;B.吹嘘;急促喘气,今义: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C.其实:实在,确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D.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古今意义相同;故选D。
6.(1)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2)不正确。这段描写的是武松血溅鸳鸯楼部分的情节;有关狮子楼的情节是斗杀西门庆。与此无关。
(3)白胜自称将酒挑去村里卖,自然没必要带瓢,这就让对方误以为这酒确实是要挑到村里卖的。从而更好地诱使对方上当;也让吴用取自备的水瓢在讨价还价中趁机放人蒙汗药这一情节更具有合理性。
【解析】
(1)由片段中的“金老”可知,文中的恩人即拳打镇关西的鲁达,亦即鲁智深。再结合上句“赵员外重修文殊院”的句式结构,可补出“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2)由白粉壁题字和“楼下夫人声音叫道……可知此情节是血溅鸳鸯楼,武松怒杀张都监一家。狮子楼的情节则写的是武松斗杀西门庆。
(3)结合原文内容“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去村里卖。’”村里家家有瓢,所以不用带,不会引起杨志等人的怀疑。这句话为后文吴用等人用自己的瓢舀酒吃并趁机下药埋下了伏笔,可见吴用等人的“智”。
7.宋江浔阳楼题反诗。
【解析】情节概括题,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如此选文可概括为“宋江浔阳楼题反诗”。
8.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
【解析】考查描写方法的类型。“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为语言描写。“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为动作描写。“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为心理描写。
9.自视颇高,壮志未酬,不满现状,图谋造反。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具体考查宋江写下的诗词时表现的内心状态和情绪。此题要读懂选文中的描写与情节。如“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是写他自视颇高。“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是写他壮志未酬,不满现状。“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是写他图谋造反。
10.“刺文双颊”是因为怒杀阎婆惜。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身死,为晁盖报仇并打下东平、东昌两府后,他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具体是考查对《水浒传》有关要点内容的概括。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宋江“刺文双颊”是因为怒杀阎婆惜。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身死,为晁盖报仇并打下东平、东昌两府后,他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按照前任头领晁盖的遗言:谁能活着暗箭伤害晁盖的谁就坐第一把交椅。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宋江追赶落荒而逃的史文恭,追到紧要处,便不再追,因为他知道卢俊义就在前面,是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那么,这第一把交椅便是卢俊义的了,可是卢俊义不愿意坐第一把交椅,一再推让之后,众好汉齐下跪,宋江便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点睛】
情节概括题。答此类题要做到两点:1、纵览全文,宏观把握。学生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毛病。要完整正确地回答该题,需要我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要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题眼,如“哪几件事”中的“事”,“表达了哪些情感”中的“情感”等,这样才能保证答语和题干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不至于答非所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第21课
智取生辰纲(基础练)
【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文章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C.“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夸张)
B.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去不得了。(夸张)
C.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对偶)
D.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反问)
3.《智取生辰纲》中,对杨志失败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①杨志性格粗暴,不善于笼络人。②杨志与都管、虞候各怀私心。
③黄泥冈地势险恶,天气炎热。④生辰纲是奸臣所获的不义之财。
⑤杨志刚愎自用,不能体恤下属。⑥押送生辰纲的兵马太少,寡不敌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杨志道:“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明白,懂得)
B.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问题)
C.老都管道:“须是我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奈他。”(看不惯他那样子)
D.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幸亏,幸好)
5.对下列语言或行为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杨志细心押送生辰纲,但为人粗暴蛮横。)
B.杨志道:“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杨志熟谙江湖之道,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充分表现了他的谨慎精明。)
C.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便道:“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白胜故意卖关子,欲擒故纵,为的是增强酒的诱惑力。)
D.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周到,)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xi)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扑刀。
B.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zh?ng),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C.杨志大骂道:“你们省(sh?ng)得甚么!”拿了滕条要打。
D.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覷(qù),都软倒了。
【基础文段·理解】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仗都摆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知识酷热难行。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节选自《水浒传》,有删节)
(1)请根据小说前文情节,说出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目的。
(2)节选文段反映出杨志怎样的性格特点?
(3)节选文段多次描写天气炎热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哪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什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鸟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众军健听了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直得便还言语!”那汉道:“不卖了!休缠!”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鸟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8.选文中最先出场的买酒人的名字是(
)
A.白胜
B.吴用
C.刘唐
D.公孙胜
9.选文中最终打消了杨志的疑虑,让他同意军汉们买酒的一处情节是(
)
A.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
B.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
C.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
D.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10.对下列人物的语言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卖酒人听杨志说自己酒里有蒙汗药,内心惊诧,但还是故意表现出、委屈和不满的情绪。)
B.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卖酒人赌气说酒中有蒙汗药,拒绝卖酒,实际是欲擒故纵,让杨志彻底消除疑虑。)
C.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鸟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贩枣的客人看似从中说和,实际是借机推波助澜,扰乱杨志判断。)
D.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卖酒人因为先前受到杨志怀疑心存不满,虽经贩枣人从中说和有所消减,但仍耿耿于怀。)
【参考答案】
1.C
【解析】风骚: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故C错误,选C。
2.C
【解析】C
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是对偶,“炎炎”与“禾稻”不对仗。“似火烧”与“半枯焦”不对仗。而“赤日炎炎似火烧”明显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D
【解析】《智取生辰纲》杨志失败的原因:①杨志性格粗暴,不善于笼络人。他的安排让士兵和奶公、虞侯都很辛苦。②杨志与都管、虞候各怀私心。在团队里就是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培养出什么亲信。③黄泥冈地势险恶,天气炎热。虽然他精明,他智变行踪,智变行辰,智选小径。而且处处高度警惕,但他过于急功近利,不顾及军汉们的感受。“④生辰纲是奸臣所获的不义之财。”“⑤杨志刚愎自用,不能体恤下属。”“⑥押送生辰纲的兵马太少,寡不敌众”这几个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4.B
【解析】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B
干系:责任。
【点睛】
理解词语的方法:1、连字解词法,连字解词法就是先解释词语中的每个字的意思,再连起来解释整个词语的意思。2、词素解词法,词素解词法就是与连字解词法较类似,要求先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意思,重点理解比较难的词素,再理解词语的意思。3、比较辨析法,有些词,看似相像,实则不同,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从雷同中找出差异,从差异中找出雷同,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准确把握词义。4、更换词语法,就是找近义词。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法,词不离句即一条学习词语的原则,也是理解词语的重要的方法,是培养语感的重要基本途径,也是检测常用的方法。6、联系实际生活解词法,就是把词语放到生活中去理解。
5.C
【解析】C“为的是增强酒的诱惑力”对人物行为解说错误。
白胜欲擒故纵,为的是让杨志坚信酒中没有蒙汗药。
6.D
【解析】A.系(jì),扑刀(朴);B.怨怅(chàng);C.省(xǐng)得;滕条(藤);故选D。
7.(1)给岳父太师蔡京送十万贯金珠宝贝庆寿。(2)精明能干(谨小慎微)、粗暴蛮横。(3)渲染气氛,交代人物活动场景,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买酒吃埋下伏笔。
【解析】(1)在唐、宋时期,“生辰纲”特指由编队押运的大量成批生日礼物。《水浒传》中杨志押送的就是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的价值十万贯金珠宝贝。梁中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杨志感恩,然后去帮他青果锅,当炮灰。
(2)杨志的精明、謹慎、能干表现在:因其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刚接受任务时,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便对相关事宜作精心安排一一首先要求一行人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以免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カ,以防内部不和,被“威人”钻空子:后来在路上,根据不同的地形,不断更改行路的时间,坚决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休息,千方百计阻拦兵士买酒喝等。他的急功近利、粗暴蛮横集中表现在:他太过看重这一次的任务,惟恐有失,使自己封妻荫子的愿望落空,使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
(3)解答此题可从起到演染气氛,描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等方面去思考。反复写天气闷热准熬,更加突出了挑担军汉们的热和渴,为后面写有酒挑到眼前,军汉们急于要喝酒的情节奠定了基础·使最后成功智取生辰纲的故事结局更加显得水到渠成。
8.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人物的了解,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选文中最先出场的买酒人的名字是白胜,选A。
9.B
【解析】“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
”,那汉指:白胜。这客人指:吴用。一个客人:刘唐。白胜是卖酒的,七人先吃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兜了半瓢,引开白胜,给吴用机会,而吃酒是为了让杨志一伙看着,叫他们死心塌地。此后,吴用去松林取出药来,抖在瓢里,装作要喝白胜的酒,却被白胜打翻在桶里,下了药。这一情节最终打消了杨志的疑虑,让他同意军汉们买酒。选B。
10.D
【解析】ABC三项对人物语言理解分析中的“故意”“欲擒故纵”“借机推波助澜,扰乱杨志判断”,都是对吴用一干人智取生辰纲的正确解读,正确。而B项“卖酒人因为先前受到杨志怀疑心存不满,虽经贩枣人从中说和有所消减,但仍耿耿于怀”的理解,不能看出他们的计谋,分析错误,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