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古希腊哪个城邦既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又是民主政治的起源地?( )
A.古巴比伦 B.雅典
C.罗马 D.亚历山大帝国
2.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逐渐形成数以百计的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
A.地域辽阔 B.法制健全 C.中央集权 D.小国寡民
3.伯利克里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 B.
C. D.
4.“民主政治为雅典公民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提供了尽情发挥的可能,使雅典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成为全希腊的学校和样板……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材料中的“民主政治”( )
A.是全体居民的民主政治 B.属于大河流域文明成果
C.是一大创举,极其完美 D.是奴隶主民主政治
5.“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使( )
A.东西方文化的毁灭 B.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6.“公元前3世纪,它通过布匿战争战胜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它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它进一步衰落。”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希腊
7.它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刻写在青铜板上,使量刑定罪有服文字依据。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陶片放逐法 D.种姓制度
8.《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11条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25阿司的罚金。”该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保留贵族特权 B.维护平民权益
C.保护私有财产 D.保留着习惯法
9.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后来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罗马共和国演变成罗马帝国。该事件发生在( )
A.公元前27年 B.公元前31年 C.公元前49年 D.公元前73年
10.将下列各项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希腊出现城邦②罗马取得地中海的霸权
③雅典达到全盛④罗马帝国分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11.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凯撒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②于是凯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凯撒已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上述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两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帝国,关于其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帝国版图内都含有多处人类文明发源地
②都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③都对外进行了侵略扩张战争,都曾经侵入到印度河流域
④都证明暴力冲突也是古代文明交流的一种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13.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是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荷马史诗》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拉孔奥》
14.最近某班举行了一次古希腊哲学家历史探究活动。以下主张和哲学家搭配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B.德谟克利特﹣﹣“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C.亚里士多德﹣﹣求得知识最好方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D.苏格拉底﹣﹣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15.下列与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有关联的是( )
①夏历②埃及太阳历③儒略历④基督教历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16题15分,第17题8分,第18题17分)
16.(15分)政治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有序扩大民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古希腊]伯里克利
材料二:雅典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的全部男性公民组成,每10天在雅典卫城召开一次会议。在会上公民都可以登台演说,发表自己的意见。大会演说通常是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辩论结束后再对议蒙进行表决。表決用举手或投石子、贝壳、陶片等方式进行,遵照“少数展从多数”的原则裁决。雅典的重大事务就是这样在公民大会上决定的。
﹣﹣﹣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三:这种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均见的人们的手中。
﹣﹣﹣[古希腊]苏格拉底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制度民主性的表现。(至少写出2点)
(2)材料二中公民大会通过议案的原则是什么?概括材料二中年满20岁男性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形式。(至少写出2点)
(3)材料三指出该“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是什么?该缺陷可能会导致什么危害?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
17.(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重要源头,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古罗马在建立和统治国家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先前发展的各古代文明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文明。
(1)梳理罗马的历史发展线索,在下列横线上填写与序号相对应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
材料二:
(2)凯撒和屋大维是罗马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凯撒命人编制的新历法叫作什么?屋大维首创了哪一政治形式?
材料三: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3)请你补充材料三中的空缺部分,并写出罗马帝国同中国进行交往的商路名称。
18.(17分)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历史上曾经无比辉煌,也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们终年忙于耕耘收获,没有闲暇参与政治,而工匠、商贩或雇工却乐于如此,但由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获得津贴,所以,穷人因能得到补助而愿意从政。”“雅典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势均力敌。”
﹣﹣冯金鹏《雅典社会的起源: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罗马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但是执政官生杀予夺的大权是有限度的,……元老院三百个优秀的头脑集体来讨论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到底怎么走。元老院是政策的制定者,执政官是执行者。
﹣﹣杨共乐《罗马的崛起及其原因》
材料三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第一,罗马是一个重实行的民族……所以希腊人对于文化的特别贡献是文艺、哲学科学,而罗马人的贡献,却是法制政治,以及社会的组织。第二,罗马乃是亚历山大以后的希腊文化的承受人,所以也是东方文化的承受人;而同时,它又是欧洲文化的大宗师。
﹣﹣陈衡哲《西洋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的公民大会是如何体现民主的?
(2)据材料二指出古罗马的决策权和行政权分别掌握在谁的手里?结合所学知识,这种政治体制最早确立于什么时期?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它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别列举一项古希腊的文学成就和古罗马的建筑成就。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亚历山大东征有何影响?
(5)综上所述,概括古希腊古罗马在哪些方面留给了后世丰富的历史遗产?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4分)古希腊哪个城邦既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又是民主政治的起源地?( )
A.古巴比伦 B.雅典
C.罗马 D.亚历山大帝国
【分析】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解答】古希腊雅典城邦既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又是民主政治的起源地。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与地位。
2.(4分)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逐渐形成数以百计的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
A.地域辽阔 B.法制健全 C.中央集权 D.小国寡民
【分析】本题考查了希腊城邦。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和现代希腊有所不同,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解答】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几百个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千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
3.(4分)伯利克里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雅典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是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等一系列大事,所以A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点。
4.(4分)“民主政治为雅典公民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提供了尽情发挥的可能,使雅典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成为全希腊的学校和样板……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材料中的“民主政治”( )
A.是全体居民的民主政治 B.属于大河流域文明成果
C.是一大创举,极其完美 D.是奴隶主民主政治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一种奴隶主民主政治。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真正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一种奴隶主民主政治。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真正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雅典文明发源于海洋,不属于大河流域文明成果,所以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影响。
5.(4分)“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使( )
A.东西方文化的毁灭 B.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分析】本题以“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为依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解答】“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公元前4 世纪,亚历山大率军东征,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方,而东方文化也逐渐渗入到了到希腊文化之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6.(4分)“公元前3世纪,它通过布匿战争战胜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它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它进一步衰落。”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希腊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解答】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为了争夺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最终罗马胜利。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造成了社会危机。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罗马共和国的相关史实。
7.(4分)它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刻写在青铜板上,使量刑定罪有服文字依据。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陶片放逐法 D.种姓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十二铜表法》。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解答】它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刻写在青铜板上,使量刑定罪有服文字依据。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时间与内容及地位。
8.(4分)《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11条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25阿司的罚金。”该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保留贵族特权 B.维护平民权益
C.保护私有财产 D.保留着习惯法
【分析】本题以《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11条规定为切入点,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25阿司的罚金”律文没有考虑实际案件的复杂性,说明当时罗马法律明确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体现了对私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对权益纠纷的调节,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史实。
9.(4分)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后来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罗马共和国演变成罗马帝国。该事件发生在( )
A.公元前27年 B.公元前31年 C.公元前49年 D.公元前73年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解答】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10.(4分)将下列各项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希腊出现城邦
②罗马取得地中海的霸权
③雅典达到全盛
④罗马帝国分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方文明,注意全面识记相关文明出现的时间。
【解答】公元前8世纪,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5世纪,希腊进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繁荣时期,奴隶制充分发展,奴隶劳动带来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绝大多数城邦实现了共和,一些城邦建立了公民享有充分权利的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 公元前510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世纪末,通过不断征服扩张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共和国时期,继承希腊文化传统,盛行奴隶制,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辉煌时代。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故选:B。
【点评】排序型题目需要准确识记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11.(4分)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凯撒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②于是凯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凯撒已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上述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的区别。史实是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
【解答】历史史实是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历史解释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凯撒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②于是凯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都属于纯表述,而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凯撒已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属于历史解释。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的区别。
12.(4分)两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帝国,关于其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帝国版图内都含有多处人类文明发源地
②都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③都对外进行了侵略扩张战争,都曾经侵入到印度河流域
④都证明暴力冲突也是古代文明交流的一种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亚历山大帝国传播了古希腊文化,罗马帝国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亚历山大帝国曾侵入到印度河流域,而罗马帝国没有侵入过印度。故关于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相同点叙述正确的是①④。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扩张,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4分)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是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荷马史诗》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拉孔奥》
【分析】本题以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为依托,考查《荷马史诗》。
【解答】据“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在这里说的是宝贵遗产主要是指《荷马史诗》。世界文学名著《荷马史诗》是古代欧洲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相传它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和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反映了前11一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古代希腊文化成就。
14.(4分)最近某班举行了一次古希腊哲学家历史探究活动。以下主张和哲学家搭配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B.德谟克利特﹣﹣“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C.亚里士多德﹣﹣求得知识最好方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D.苏格拉底﹣﹣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分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提出“认识你自己”,追求知识才能产生美德,有了理性才能产生尊严。“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名言。A符合题意。B“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C求得知识最好方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是苏格拉底的观点,D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是德谟克利特的观点,BCD配搭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苏格拉底的相关知识。
15.(4分)下列与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有关联的是( )
①夏历
②埃及太阳历
③儒略历
④基督教历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公历相关的历法,可用排除法解答。
【解答】①夏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即农历,它与公历无关,据此可排除ABD三个选项。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已有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故选:C。
【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16题15分,第17题8分,第18题17分)
16.(15分)政治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有序扩大民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古希腊]伯里克利
材料二:雅典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的全部男性公民组成,每10天在雅典卫城召开一次会议。在会上公民都可以登台演说,发表自己的意见。大会演说通常是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辩论结束后再对议蒙进行表决。表決用举手或投石子、贝壳、陶片等方式进行,遵照“少数展从多数”的原则裁决。雅典的重大事务就是这样在公民大会上决定的。
﹣﹣﹣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三:这种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均见的人们的手中。
﹣﹣﹣[古希腊]苏格拉底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制度民主性的表现。(至少写出2点)
(2)材料二中公民大会通过议案的原则是什么?概括材料二中年满20岁男性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形式。(至少写出2点)
(3)材料三指出该“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是什么?该缺陷可能会导致什么危害?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
【分析】本题以三段文字材料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伯利克里”可知,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雅典的民主制度;可知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在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材料二“雅典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组成,大约每10天在雅典卫城召开一次会议。在会上公民都可以登台演讲,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众以喝彩欢呼或高声怪叫来表示自己的支持或反对。演说者多是善于雄辩的活跃人物,大会演说通常是针锋相对的辩论。辩论结束后再对议案进行表决。表决用举手或投石子、贝壳、陶片等方式进行,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裁决。雅典的重大事务就是这样在公民大会上决定的。”中公民大会通过议案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材料一中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参加公民大会,投票对相关方案进行表决。
(3)据材料二“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即才能﹣﹣编者注),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可知,该“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是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通过抽签的方式选举产生;抽签选举方式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难以保证真正的人才掌握国家政权,容易导致庸才误国。
(4)据材料一及课本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因而有人说:“该政治制度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
故答案为:
(1)国家:希腊或雅典(答出一个即可)表现: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参加公民大会,投票对相关方案进行表决。
(3)缺陷:选举方式;直接选举(或抽签选举)危害:抽签选举方式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难以保证真正的人才掌握国家政权,容易导致庸才误国。
(4)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17.(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重要源头,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古罗马在建立和统治国家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先前发展的各古代文明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文明。
(1)梳理罗马的历史发展线索,在下列横线上填写与序号相对应的内容。
① 公元前509年 ;② 罗马帝国建立 ;③ 罗马帝国分裂 ;④ 西罗马帝国灭亡 。
材料二:
(2)凯撒和屋大维是罗马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凯撒命人编制的新历法叫作什么?屋大维首创了哪一政治形式?
材料三: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地中海 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3)请你补充材料三中的空缺部分,并写出罗马帝国同中国进行交往的商路名称。
【分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兴衰,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1)据罗马的历史发展线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欧亚两州的交界要地营建了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仍然是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公元476年,西哥特人灭了西罗马帝国,标志西欧封建社会历史终结。
(2)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凯撒和屋大维是罗马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凯撒命人编制的新历法叫作儒略历;屋大维首创元首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被尊为“奥古斯都”,架空了元老院,实际上成了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同中国进行交往的商路是丝绸之路。
故答案为:
(1)①公元前509年;②罗马帝国建立;③罗马帝国分裂;④西罗马帝国灭亡。
(2)儒略历;元首制。
(3)地中海;丝绸之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18.(17分)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历史上曾经无比辉煌,也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们终年忙于耕耘收获,没有闲暇参与政治,而工匠、商贩或雇工却乐于如此,但由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获得津贴,所以,穷人因能得到补助而愿意从政。”“雅典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势均力敌。”
﹣﹣冯金鹏《雅典社会的起源: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罗马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但是执政官生杀予夺的大权是有限度的,……元老院三百个优秀的头脑集体来讨论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到底怎么走。元老院是政策的制定者,执政官是执行者。
﹣﹣杨共乐《罗马的崛起及其原因》
材料三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第一,罗马是一个重实行的民族……所以希腊人对于文化的特别贡献是文艺、哲学科学,而罗马人的贡献,却是法制政治,以及社会的组织。第二,罗马乃是亚历山大以后的希腊文化的承受人,所以也是东方文化的承受人;而同时,它又是欧洲文化的大宗师。
﹣﹣陈衡哲《西洋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的公民大会是如何体现民主的?
(2)据材料二指出古罗马的决策权和行政权分别掌握在谁的手里?结合所学知识,这种政治体制最早确立于什么时期?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它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别列举一项古希腊的文学成就和古罗马的建筑成就。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亚历山大东征有何影响?
(5)综上所述,概括古希腊古罗马在哪些方面留给了后世丰富的历史遗产?
【分析】本题以“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历史上曾经无比辉煌,也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为切入点,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的法治、古希腊的文化、建筑成就、亚历山大东征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农民们终年忙于耕耘收获,没有闲暇参与政治,而工匠、商贩或雇工却乐于如此,但由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获得津贴,所以,穷人因能得到补助而愿意从政。”“雅典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势均力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公民大会是通过实行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公民大会中各阶层享有平等的参政权来体现民主的。
(2)据材料二“罗马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但是执政官生杀予夺的大权是有限度的,……元老院三百个优秀的头脑集体来讨论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到底怎么走。元老院是政策的制定者,执政官是执行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的决策权和行政权分别掌握在元老院和执政官的手里。结合所学知识,这种政治体制最早确立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文学成就和古罗马的建筑成就有《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它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古罗马代表性建筑如方尖碑、凯旋门、万神庙等。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亚历山大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5)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古罗马在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法制传统;丰富的文化等方面留给了后世丰富的历史遗产。
故答案为:
(1)实行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公民大会中各阶层享有平等的参政权。
(2)元老院;执政官;罗马共和国时期。)
(3)《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4)古希腊:《荷马史诗》;古罗马:大竞技场、凯旋门、万神庙等(写出一个即可);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5)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法制传统;丰富的文化。(任意两点)
【点评】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的法治、古希腊的文化、建筑成就、亚历山大东征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