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黄埔军校又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它的创建者是( )
A.周恩来
B.蒋介石
C.毛泽东
D.孙中山
2.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D.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3.文物见证历史,下列建筑文物中见证了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A.中共一大会址
B.南昌起义指挥部
C.遵义会议会址
D.卢沟桥
4.“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火把照征途,飞兵守泸定。”该诗最早可能创作于(
)
A.1921年
B.1928年
C.1935年
D.1945年
5.某校八年级举办了历史知识竞赛,下边是某同学抽取的一组关键词,据此判断它反映的是:(
)
竞猜卡片
贵州境内
肯定毛泽东军事路线
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生死攸关转折点
A.湘江战役
B.遵义会议
C.四渡赤水
D.会宁会师
6.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7.下列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A.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双十协定”签订
8.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其中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A.资本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道路
C.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俄国革命道路
9.1935年2月,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中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此诗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国民革命军彻底击溃北洋军阀
B.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
C.新文化运动高兴民主科学大旗
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0.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C.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D.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共产党合作
11.下列关于大革命失败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骄傲轻敌
B.共产党缺乏人民支持
C.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2.1929年,井冈山天寒地冻,红军官兵身穿单衣,食不果腹。他们依然唱道:“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净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歌词主要反映了
A.根据地正确的斗争策略
B.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土地革命斗争效果显著
D.自然条件限制根据地发展
1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中,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星火燎原”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4.八月一日是我国的建军节,你知道“八一”建军节和下列的哪次起义有关吗?(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5.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首先付诸实践的是
A.召开中共“一大”
B.开展北伐战争
C.发动黄花岗起义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16.下列不属于国民大革命失败原因的是
A.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B.由于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战斗经验
C.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D.四大家族控制了全国金融
17.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武汉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8.红军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是在:
A.渡过金沙江
B.四渡赤水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过大雪山
19.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中,不包括(
)
A.张作霖
B.吴佩孚
C.孙传芳
D.袁世凯
20.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指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属于中共的“正式武装”从什么时候开始创建?
A.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秋收起义
21.以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
A.中共一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B.南昌起义——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西安事变——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二、简答题
22.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的历史事件。(四例即可)
(2)请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
(3)材料二和今天的哪个节日有关?材料三中的“朱毛合”后建立了哪支队伍?
(4)从材料二到材料三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3.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独立的核心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道路创新是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保障。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在井冈山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的开创与世界现代史上哪一革命的爆发有关?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什么建设目标?
(2)体制创新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1992年为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长期束缚社会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党又提出哪一目标?
(3)理论创新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在中共十九大上,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哪一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有什么历史地位?
24.《中共八七会议全体党员书》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之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寻找新的道路。”请指出导致“严重的环境”出现的主要原因,并用有关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B
6.C
7.B
8.C
9.B
10.D
11.D
12.B
13.D
14.A
15.D
16.D
17.C
18.A
19.D
20.B
21.C
22.(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军。(其他意思对亦可)
(2)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3)建军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23.(1)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俄国十月革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4.主要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探索: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后没能掌握武装和革命的领导权→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武装夺取城市政权失败→革命重心转向农村,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启示:革命事业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要取得革命事业的成功,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