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时训练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选择题
1.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西汉时,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功勋卓著,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取其“广博瞻望”之意。作为一名探险家,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发展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在于( )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促进了汉与西域的了解与往来
C.设立西域都护
D.控制西域各族
4.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的关注。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郑和下西洋
5.汉代,“丝绸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
C.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贸易
D.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6.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张骞曾出使西域
B.班超曾出使大秦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7.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开通丝绸之路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昭君出塞
8.下列物产中,有些是从西域传到中原的,它们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⑤
9.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A.秦朝的咸阳
B.西汉的长安
C.东汉的洛阳
D.宋朝的东京
10.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哪个历史人物相关( )
A.
班超
B.
王昭君
C.
屈原
D.
张仲景
11.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汉代的“丝绸之路”( )
A.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C.使中国的丝织品、玻璃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
D.使美洲特产的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传入中国
12.如图《西汉疆域图》,和秦朝的疆域相比在西北地区拓展了大片领土,其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出现“文景之治”
C.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D.设立西域都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材料二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匈奴得之……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材料三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因以超为都护……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
(1)张骞几次出使西域?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出发的?
(2)从材料二张骞出使西域所遇到的种种艰难和挫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材料三中“武帝”“北虏”各指的是谁?
(4)材料三中“宣帝改曰都护”是在哪一年?这有何意义?
14.塞外的大漠戈壁、单调的驼铃跋涉……这是全长7000多公里的世界古代陆路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留给世人的印象之一。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通过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为丝绸之路这条存在2000多年的商道开辟作出最大贡献的探险家是谁?请写出这条千年商道的完整路线。
(2)这条贯穿亚欧大陆的古老商道开辟之初,从汉朝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什么?这一要道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3)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为什么能够通过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这条千年古道是中国古代繁荣的见证,请你为保护和复兴该通道出谋划策,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参
考
答
案
1.
B
2.
C
3.
B
4.
A
5.
C
6.
C
7.
C
8.
B
9.
B
10.
C
11.
A
12.
D
13.
答:(1)两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138年,第二次是在公元前119年。
(2)要学习张骞不畏艰辛、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3)汉武帝。匈奴。
(4)公元前60年。标志着西域(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14.
答:(1)张骞。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2)汉朝的丝绸、漆器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丝绸之路是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是中西方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它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4)要保护沿途的资源与环境,维持道路的畅通,并对古道遗址进行保护,开发丝绸之路为旅游路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