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8 17:5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时训练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交战双方是(  )
A.前秦与东晋
B.前秦与西晋
C.北齐与东晋
D.北周与西晋
2.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都会面临如何处置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的难题。北魏孝文帝解决这道难题的方式是(  )
A.以胡治汉
B.胡汉分治
C.胡汉交融
D.胡汉对立
3.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下列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
A.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B.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C.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D.汉族人将北方各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汉族的生活中
4.促进了我国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事件是(  )
A.昭君出塞
B.张骞通西域
C.文成公主入藏
D.北魏孝文帝改革
5.迁都是一个王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其中为便于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汉武帝迁都
6.北魏孝文帝5岁继位,23岁亲政,33岁病逝于行军途中。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并严格督察改革措施的实施。一次,他在街上看见一个妇女坐在车中,作鲜卑打扮,就在朝廷上责备有关官员督察不严并让史官记载下来。这是因为他规定(  )
A.禁用鲜卑语
B.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C.禁止妇女坐车
D.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7.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出现了一些我们熟悉的成语,如“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这场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8.《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是日本著名华裔作家陈舜臣先生的史学巨作,讲述了人们熟知的黄巾起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纷繁多彩的历史故事。下面哪个选项不会出现在作者对淝水之战的叙述中(  )
A.战役发生在4世纪末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投降
C.东晋取得胜利,前秦军队失败
D.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9.“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改革措施是(  )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
C.改穿汉服
D.使用汉语
10.“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交融
11.以下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本目的是巩固北魏的统治
B.其实质就是要将鲜卑族同化为汉族
C.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D.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12.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成果突出。下列成果中属于魏晋时期民族融合成果的是(  )
①胡乐、胡舞受到汉族人民喜爱 ②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③“胡”“汉”思想感情难以沟通 ④汉语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如图是小明某节课课堂笔记的部分内容,这节课讲述的内容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唐太宗“贞观之治”
C.商鞅变法
D.唐玄宗“开元盛世”
14.恩格斯曾指出:“比较野蛮的征服者……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印证他这一论断的是(  )
A.商鞅变法
B.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
C.文成公主入藏
D.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
北魏骑士俑
图2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图3
《北魏帝王出御图》
(1)图1反映了建立北魏的民族的怎样的民族特点?
(2)图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3)图3中的这种现象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4)结合图2、图3,你认为南北朝时期,通过汉化措施对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北方少数民族人物是谁?
16.习近平强调:“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某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
【雄关漫道】
材料一 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公元493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了,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策划这一迁都的“计谋”?
【革故鼎新】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步六孤

贺兰

(2)材料二所示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
(3)试举三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带来的变化。
【论从史出】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夷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4)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改革给了你哪些启示。




1.
A
2.
C
3.
D
4.
D
5.
C
6.
B
7.
C
8.
B
9.
D
10.
D
11.
B
12.
C
13.
A
14.
D
15.
答:(1)鲜卑族穿短装、善骑射,过着游牧生活。
(2)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互相影响,民族交融已成为趋势。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
16.
答:(1)洛阳。巧妙地冲破守旧阻力,最终实现迁都。
(2)改鲜卑姓为汉姓;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3)从服饰、食物、通婚等方面举三个实例即可。
(4)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各民族融合,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发展。
(5)改革需要魄力、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