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9 02: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事件,发
布查禁工人集会的命令,并逮捕、射杀革命进步人士。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大革命失败前后革命力量的对比表
{E8034E78-7F5D-4C2E-B375-FC64B27BC917}
国民革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
党员
6万多人
1万多
工人组织成员
300万人
3万多
农民协会会员
910万人
大部分散落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学习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等基本史实;
2.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经过和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
3.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井冈山道路。
第一部分 武装斗争,城市暴动
阅读课本75页到77页内容(包括相关史实内容)完成下列
表格内容。(时间6分钟)
一、自主学习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起义名称
背景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大革命失败
八七
会议
1927年
8月1日
1927年
9月
南昌
湘赣
边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刘伯承等人
毛泽东
占领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
转向山区进军
第一部分 武装斗争,城市暴动
1、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进行分析。(讨论3分钟)
二、合作探究
材料一: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
南昌城中,敌强我弱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共认为,广东军事地理上占有优势,工
农运动也可称之为核心,加上财政丰裕,交通灵便,可以取广
东为革命根据地。
答:1、国民党的反扑

2、广东占据军事地理优势,是工农运动核心,群众革命
基础好,财政富裕,交通灵便。

第一部分 武装斗争,城市暴动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1927年周恩来在欢庆胜利
时讲话摘选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第一部分 武装斗争,城市暴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第一部分 武装斗争,城市暴动
阅读课本75页到77页内容(包括相关史实内容)完成下列
表格内容。时间6分钟。
一、自主学习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起义名称
背景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大革命失败
八七
会议
1927年
8月1日
1927年
9月
南昌
湘赣
边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刘伯承等人
毛泽东
占领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
转向山区进军
第一部分 武装斗争,城市暴动
时间
内容
地点
①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②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1927年8月7日
汉口
给组织涣散和思想混乱的共产党员指明了奋斗方向。
意义
武装夺取政权
第一部分 武装斗争,城市暴动
阅读课本75页到77页内容(包括相关史实内容)完成下列
表格内容。时间6分钟。
一、自主学习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起义名称
背景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大革命失败
八七
会议
1927年
8月1日
1927年
9月
南昌
湘赣
边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刘伯承等人
毛泽东
占领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
转向山区进军
第二部分 明确方向,转战农村
1、文家市决策:
决定向山区进军
井冈山
2、三湾改编: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二部分 明确方向,转战农村
2、为什么毛泽东要进军农村,进军井冈山?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进行分析。(讨论3分钟)
二、合作探究
材料一:井冈山离广东、福建不远。俗话说:“一声鸣叫传四省。”这里反动力
量薄弱。
材料二: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
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
可攻,退可守。
材料三: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拥有各种植物3800
多种。……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材料四: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
然存在。

山林好——物产丰富
历史红——群众基础强
地势险——易守难攻
敌人弱——远离中心城市
读图学史:这些革命根据地与中心城市的相对位置是怎样的?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第二部分 明确方向,转战农村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意义
第二部分 明确方向,转战农村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意义
(1)开辟了一条“ ”的革命
道路。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标志着
创建。
(2)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井冈山道路
第二部分 明确方向,转战农村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意义
材料: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曾选择效仿俄国革命道路,在城市发起武装暴动。
而中国的国情不同于俄国,中国是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力量弱小,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阶级,而国民党反动派的势力则都集中在大城市里。
半殖 民地半
封建社会
第二部分 明确方向,转战农村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意义
(1)开辟了一条“ ”的革命
道路。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标志着
创建。
(2)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3)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
际出发,勇于开拓进取的成功范例。在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中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井冈山革命道路
南昌
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
湘南工农武装
井冈山
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会师
第二部分 明确方向, 转战农村
第二部分 明确方向,转战农村
井冈山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龙江书院门前小桥,朱毛第一次握手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井冈山会师
国民革命军
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名称的变化看历史
据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里对朱德的采访,朱德是这样说的:"所以用这名字,为要保持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
第四军不是序列号,而是一个荣誉称号。它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光荣传统。
第二部分 明确方向,转战农村
*井冈山会师
井冈上会师后部队为什么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第二部分 明确方向, 转战农村
*井冈山会师
影响
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第三部分 工农割据,星火燎原
测一测:
你能成为伟人吗?
转战农村后,中共领导人面临的难题:
1、如何赢得农民的支持?
2、如何保卫根据地?
3、如何在广大的农村站稳脚跟?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核心
主要形式
战略阵地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井冈山土地法出台
土地革命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农民组成武装支持革命战争。
第三部分 工农割据,星火燎原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党领导下的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意义
第三部分 工农割据,星火燎原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第三部分 工农割据,星火燎原
根据地的壮大
川陕
贺龙等
湘鄂西、湘鄂边、洪湖
徐向前
鄂豫皖
彭德怀等
湘鄂赣
方志敏闽浙赣
毛泽东朱德
中央
海陆丰
王首道等
湘赣
邓小平等左右江
井冈山
1929-1932
第三部分 工农割据,星火燎原
根据地的壮大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第三部分 工农割据,星火燎原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意义:
是中共建立全国性工农政权的一次尝试。标志着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正式建立了和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情感升华
当堂检测、达成目标:
事件名称 内容或意义
南昌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
军原则
当堂检测、达成目标: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 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 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 秋收起义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1)请写出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
南昌打响第一枪;井冈山上朱毛合
当堂检测、达成目标:
材料二:
(1)今天的哪个节日与材料二左图有关?与材料二中右图相关的是中国哪支队伍的建立?
建军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当堂检测、达成目标:
材料三: 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塑有三层寓意。一是它像一块屹立不倒的巨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井冈山奠基;二是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寓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三是它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
(1)请用史实说明“井冈红旗”大型雕塑蕴含的三层深刻寓意。
①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1928年,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道路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