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

文档属性

名称 藏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11 15: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组 藏 戏藏 族藏族,约有人口5416021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 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拉姆”,“阿吉”是大姐或女性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都是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
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藏民历来把他看做是创造藏戏的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唐东杰布幼年时家境贫穷,牧羊为生。成
年后当过兵,做过生意,后削发为僧,僧名尊
珠桑布。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博学多
思,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学者和得道者,被众人
誉为唐东杰布(意为“千里平原上的国王”)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并思考:
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藏戏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这样写的好处是? 8~20段分别写了藏戏的哪些特征?各在第几自然段?从8~16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什么是象征,什么是夸张?具体说说面具怎样运用象征和夸张的。 第17自然段的“不要……不要……不要……只要”句说明了什么?17段最后一句体现了什么? 藏戏的固定程式是怎样的?第20段6个“不同”说明了什么?(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 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1~3:概括藏戏的特点。

4~7:藏戏的形成。

8~20:藏戏的特征

21:总结,藏戏艺术靠师传身授传乘和发展。面具(8~16)舞台(17~18)演唱风格(19~20) 第5段第一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间接歌颂了唐动杰布的高尚品质,说明他许下的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也说明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时代的需要而生。第6段的“有人……有人……有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排比,充分说明了藏戏所达到的宣传作用和发动作用。“洒遍了雪域高原”说明演出的地域广,也表面藏戏已深深扎根在藏族人民的心中。 ( )的面具

( )的舞台
( )的演唱风格多样、夸张、形象鲜明没有固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白 面 具红 面 具羌姆(跳神)巫 女 的 面 具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