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卷(word版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卷(word版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19 08:3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图幅相等时,关于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越大,代表的范围越大,内容体现的越详细
B.
比例尺越大,代表的范围越小,内容体现的越详细
C.
比例尺越小,代表的范围越大,内容体现的越详细
D.
比例尺越小,代表的范围越小,内容体现的越简单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2.判断B点位于A点的(  )
A.
东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南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3题。
3.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
200米
B.
300米
C.
400米
D.
500米
4.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
A.
0°纬线上
B.
0°经线上
C.
北纬80°
D.
南极点
5.下列图例中,不可能在湖南地图上出现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6.读图判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向西
C.
自东南向西北
D.
自西向东
7.下列纬线带,属于北半球中纬度的是(  )
A.
23°N
B.
35°S
C.
45°N
D.
80°N
8.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说明正确的是(  )
A.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没有阶段性
B.
一定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地球的基础
C.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符合当时科学发展水平
D.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相对不变的
9.日本乒乓球公开赛于当地时间8点钟在东京正式举行,7点10分我国观众已经在收看该项比赛转播。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

A.
太阳绕地球转动
B.
地球绕地轴自转
C.
地球表面的变化
D.
恶劣天气的影响
10.按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下列四点位于低纬度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1.小丽想了解“六﹒一”期间北京市的天气情况,需要查看下列哪一种地图(  )
A.
北京市地形图
B.
北京市政区图
C.
北京市天气预报图
D.
北京市交通地图
12.读图,下列叙述不可信的是(  )
A.
甲图表示的节气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
甲图所示该日地球位于图乙公转轨道中①处
C.
丙图中能表示甲图中所示随州市这一天的昼夜长短的是④
D.
今天(4月16日)正午时分,随州市某学校旗杆影子与B图最相似
13.每年6月22日前后( 
 )
A.
阳光直射23.5?S
B.
这一天称为冬至日
C.
北半球为夏季
D.
南半球为秋季
14.符合经线特点的叙述有(  )
①与地面垂直
②长度不等
③与纬线垂直相交
④连接南北两极.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15.如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但比例尺不同,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到野外考察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6.可能爆发山洪的甲地,要求同学们不准在甲地搭帐篷,其地形部位是(  )
A.
山顶
B.
鞍部
C.
山谷
D.
山脊
17.读图,关于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点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B.
乙点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C.
丙点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D.
丁点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18.下列四幅图中,表示面积最大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9.地球公转产生了(

A.
四季变化
B.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
昼夜更替
D.
火山地震
20.下列四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范围最大的是(  )
A.
1:50
000
B.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C.
1/100000
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图,某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的比例尺是1:____________。(2)林地位于村庄的____________方向,养鸡场位于村庄的
____________方向。(3)小河流向大致自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流。(4)一辆汽车由村大门沿公路穿过村庄,然后过河,汽车的行驶方向先是由____________方向走,后向____________方向走。
22.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逆)时针;某地中考期间(6月15日),地球位于甲图所示公转轨道中的(序号)位置。
(2)乙图A、B、C、D四点中,经纬度为(23.5°S,
60°W)的是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点,同时满足“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的是点。
(3)读“树影示意图”,当北京市一年中正午树影最长时,其昼夜长短情况是。
23.学校准备组织部分同学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野外考察,读图回答问题。
(1)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
(2)乙河流是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流。
(3)丙河段非常适合进行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段中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______________。
24.如图,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_____(选填“A”或“B”)附近。
2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
(2)如图,太阳光线直射在________(纬线)。这一天,泉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3)此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A地正处于白昼
B.C地出现了极昼现象C.中国学生准备迎接元旦
D.澳大利亚处于冬季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图幅相同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代表的范围越小,内容体现的越详细,比例尺越小,代表的范围越大,内容体现的越简单。
2.【答案】A
【解析】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正北方;读图分析可知,B点位于A点的东北方向。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相对高度计算的能力。首先要从等高线地形图中读出A、B两地的海拔,A地是200米,B地是600米,再计算相对高度。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通过计算600-200=400(米)可知A、B两地相差400米。因此选C。
4.【答案】D
【解析】经线是连接北极和南极,并且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就是说所有的经线的两端都是南北极点;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选择的地点应是南北极点。
5.【答案】A
【解析】A表示国界,B表示山峰,C表示铁路,D表示城市,不可能在湖南地图上出现的是国界。
6.【答案】D
【解析】该图有指向标,用指向标箭头指向北确定方向,小河自西向东流。故选项D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结合选项,属于中纬度的是B和C;符合位于北半球的是C选项。
8.【答案】B
【解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故A不符合题意;一定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地球的基础,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故B符合题意;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当时的科学发展,为地球形状的认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故C不符合题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故D不符合题意。
9.【答案】B
【解析】日本在我国东面,时间比我国早1小时,这就出现了东京8点钟的日本乒乓球公开赛,我国观众却在7点多钟收看该项比赛转播的现象。
10.【答案】D
【解析】纬度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读图可知,A、B、C、D中,D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属于低纬度。
11.【答案】C
【解析】小丽想了解“六﹒一”期间北京市的天气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应该查看北京市天气预报图。
12.【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甲图所示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节气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故A正确。甲图所示该日为夏至日,位于图乙公转轨道图上的①处,故B正确。甲图中这一天为夏至日,位于北半球的湖北省随州市白昼最长,与丙图中的④对应,故C正确。4月16日,地球运行在春分和夏至之间,正午时分,北半球物体的影子应介于冬至(最长)和夏至(最短)之间,图中B图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位于北半球的湖北省随州市某学校旗杆影子应介于冬至(最长)和夏至(最短)之间,故D错误。
13.【答案】C
【解析】每年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即23.5°N,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季节相反应该是冬季。
14.【答案】A
【解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
15.【答案】D
【解析】从图中看出,四幅图的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①>③>②>④,图幅大小相同,范围小,比例尺大。故④图的比例尺最大。
16.【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山谷处容易爆发山洪,故选项C符合题意。
17.【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点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故A错误。乙点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故B正确。丙点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故C错误。丁点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故D错误。
18.【答案】A
【解析】从选项中四幅图的比例尺得知,A图的比例尺最小,表示的范围最大,也就是面积最大。
19.【答案】A
【解析】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①昼夜长短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③五带的分布和四季的变化。
20.【答案】D
【解析】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数字式比例尺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把选项中的比例尺都化为数字式比例尺为:B、1:200000,D、1:5000000,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D比例尺最小,表示的范围最大。故选项D符合题意。
21.【答案】(1)50000
(2)东北
东南
(3)东北
西南
(4)东南
正东
【解析】读图,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米,故比例尺为1:50000;根据指向标,林地位于村庄的东北方向,养鸡场位于村庄的东南方向;根据指向标,小河流向大致自东北向西南流;读图,汽车的行驶方向先是由东南方向走,后向正东方向走。
22.【答案】(1)逆
①(2)B
D
A
(3)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解析】第⑴题,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夏至日为6月21或22日前后。第⑵题,图中相邻的经线相隔30°,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第⑶题,冬至日北京市正午物体影子最长。
23.【答案】(1)B
(2)北

(3)水流速度快(坡陡,地势起伏大,等高线密集)
(4)B
【解析】由图上看,甲村所在地“周围高,四周低,河水汇流”,属于典型的盆地地形。丙河段等高线密集,说明此处坡陡,河水流急,适于漂流。由于B地是“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陡崖地带,因此适合开展攀岩运动。
24.【答案】(1)公转
(2)B
【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可见,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当地球仪平移到图中的B位置附近时,北极全部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是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5.【答案】(1)1年
(2)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3)C
【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从图上可以看出,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的泉州昼长夜短;从图上可以看出,A地位于太阳光照射的一面,属于昼半球;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因此澳大利亚应是冬季,此时北极圈内的C有极昼现象。故选项C说法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