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 第五课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 第五课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0-19 08:4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的诞生
康定斯基
有一天黄昏,康定斯基从外面疲惫地回到画室,可是他突然眼睛一亮,发现在墙角处立着一幅“难以形容的、炽热美妙的图画”,它不表现任何东西,而只是由纯粹的形式点、线、面和色彩组成。可是当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他自己的作品放倒了。由此他受到启发:“这一天我开始明白了,对象性对我的作品是有害的。”自此以后他就开始了对抽象艺术形式和语言的研究。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抽象艺术——由此诞生。
抽象艺术的定义
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说明性、文学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型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
即把自然的形态极度的简化、变形、夸张、甚至分解
抽象艺术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
一、几何抽象。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作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型主义等而发展出来。其特色是画面中带有几何学的倾向,而这个画派便可以蒙德里安做代表。
二、抒情抽象。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所以是带有浪漫的倾向的。而这个画派便可以以康定斯基做代表。
蒙德里安
他始终想象着用最简单的美术语言要素——直线和纯色组成他的画。他想让他的艺术去揭示在主观性的外形不断变化的背后隐藏着的永恒不变的实在。他自己说:“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作品最后只由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十字形,……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的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他从大大小小的原色块和矩形直角形状的组合中寻求所谓“表里平衡,个性和集体平衡,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平衡”等。他认为这才是反映了宇宙最本质的客观法则。人们称他的这种抽象画为“冷抽象”,也称为几何风格派。
一、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蒙德里安
从小就有天才知名,十七岁就拿到小学绘画教师的资格,二十岁进了皇家艺术学院深造,才二十出头,就已成为荷兰新一代的重要画家。然而,这样一个受过正规艺术学院训练,并拥有超人天才的画家,从一九一二年开始,受到立体派画家的影响,画风突变,抛弃现实世界的复杂枝节,回归原始的颜色和线条
〈而且是直线,曲线不存在他的极简概念中〉,画名也只抽象的提为「构成」,例如《白黑构成》、《红黄蓝构成》.
蒙德里安
《百老汇的爵士乐》是蒙德里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极少直接来自现实感受的作品之一。在这幅作品中,蒙得里安把他对纽约百老汇音乐的感受和认识用他
自己的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创作出了一种视觉音乐。像铜管乐器一样明亮的黄色线,在霓虹灯光般的红色、蓝色、灰色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的节奏感。
我们还能感受到纽约最繁华的百老汇夜晚的嘈杂。密如蜘蛛网的垂直和水平的线条,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百老汇街都是直角相交的道路。
《百老汇的爵士乐》
蒙德里安
《红树

1908年创作
《灰树》
1912年创作
清楚的看到树的形象,它不是抽象作品,属写实作品。
1912年
《开花的苹果树》
这幅作品是画家最本质的构成之作。画面上的树则变成了是一些已经失去了数枝形态的弧线,可以说这件作品是蒙德里安创作转入直线直角构成的抽象作品的引线。这说明抽象的意识在画家心中开始明
确。
冷抽象
一、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康定斯基倡导即兴作画,以表现艺术家的需要。他认为精神因素是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或精心制作,而是内心的需要。他一直致力于把色彩、线条和音乐交融起来,让色彩和线条能像音乐一样,虽然无形无状,却能在画家的安排下,传达出画家深沉的精神世界。画家以这种抽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观众中唤起音乐所产生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艺术情感,康定斯基追求绘画的音乐感,最后发展出情绪性的抽象绘画。
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因此有人称他的艺术为“热抽象”艺术。他的抽象作品大都完全脱离了客观对象,为避免标题给观众的引导性联想,他尝尝像音乐作品的标题那样给自己的画取上“即兴”、“作品X号”等名称。
康定斯基
这幅《即兴31
号》是康定斯基抽象主义风格探索阶段的作品,也是一幅很迷人的作品。画面中只能看到各种颜色和线条的组合。但是,画中充斥着一种迷人的内在的和谐以及律动的旋律,使人看上去赏心悦目。粉红色、橘红色、深红色、黄色、紫色、黑色、翡翠色交织在一起,仿佛都是跳动的音符,在各自的琴键上发出急缓、粗细、高低不同的乐调,那些粗细不同的线条好像乐谱上的重音、停顿、休止符一样。在这幅画上,寻找任何的物象都是不现实和没有意义的,它展示给你的是心灵的情绪和感情的起伏,是一种潜在的、无法言传的精神舞蹈。
康定斯基以色彩表现出两艘船舰开战的混乱场面。虽然在画面中并没有大炮、士兵的具体形象,但是已经使人感受到一种骚乱的气氛。
《构图7号》
在他眼里,“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
琴的琴弦。画家是弹琴的手,弹某个琴键,引发心灵的震颤”。
《作品8号》
《作品9号》
二、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其艺术美有哪些表现
人们不理解抽象艺术,那为什么还会产生抽象艺术?
原始时期的人们已经表明了他们对抽象艺术的理解和赞美
 《彩陶盆》 (原始社会)
艺术走向抽象的原因
19世纪中叶,照相机的出现,加速了人们对美术本质的思考。
人们从音乐的类比中受到启发。
抽象艺术的出现还有更复杂的社会原因。
1918年,马列维奇最著名的作品《白上白》问世。这一标志着至上主义终极性的作品,彻底抛弃了色彩的要素。白色成为光的化身。那个白底上的白方块,微弱到难以分辨的程度。它仿佛弥漫开来,并在白炽光的氛围里重新浮现。在这里,马列维奇似将进入一种难以用肉眼看见,难以用心灵体察,难以用感觉品味的境地。所有关于空间、物体、宇宙规律的当代观念,在这里都变得毫无意义。画家所要表现的,是某种最终解放之类的状态,即某种近似涅槃的状态。这是至上主义精神的最高表达。“方形(人的意志,或者人)脱去它的物质性而融汇于无限之中,留下来的一切就是它的外表(或者他的外表)的朦胧痕迹。”
《白上白》
马列维奇
结合作品总结一下抽象艺术的特点:
A、分析性
B、构图是没有中心的满篇幅;以线条、痕迹、斑点为符号去表现作者主观的意识,展示出笔触和质感以及强烈的动作效果。
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
形式与色彩
构图与笔触
材料与肌理
空间与透视
光影与运动
形式与色彩
在阳光更为明亮灿烂,色彩更加强烈瑰丽的法国南部,凡高找到了灵感,从此,他的色彩画得特别有生气,特别强烈。
丰收
(油画)
凡高(荷兰)
奥里斯教堂(油画)凡高(荷兰)
材料与肌理
(1
)生活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和灵感。
公牛头
毕加索(西班牙)
纸版画
(2)丰富多彩的生活给艺术家以激情,使艺术家开阔了视野,表现生活创造了美。
材料
材料与肌理
肌理:
又可以称质感;是物体表面的纹理。
1,根据自身的感受可分为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
2,
根据构造可分为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
触觉肌理
用手摸,接触物体后而感到的肌理效果,由于物体的材质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构造各不相同,产生了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
视觉肌理:
是指用眼睛看到的形象纹理或无用手触摸物体得到的感觉,它实际是一种平面的纹理图形。
给人一种秩序美、节奏美和旋律美!
自然肌理:需要我们去发现!
人造肌理:需要我们去创造!
材料与肌理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肌理给人
的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确实是一幅
幅点、线、面构成的艺术品
三、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
答案:既能又不能
我们说能,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世界独立的感觉和意识,都有表达自己情感和观念的欲望,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艺术的语言把我们的这种情感和观念表现出来呢?
我们说不能,是因为抽象艺术具有自己独立的组织规范和语言方式,而不是任意的涂抹都可称之为抽象艺术。
毕加索(西班牙)
《1948年第五号》
波洛克
世界上最贵的画,1.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