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二上学期生物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初二上学期生物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19 08:4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神奇的微生物
【设计依据与构想】
本节是"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结束篇,重点介绍了病毒、细菌、真菌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特征及它们和人类的关系。在前几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设计了探究、观察、讨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课堂这个大舞台更多的留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增强了对细菌、真菌和病毒认识的基础上、使他们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与社会的情操。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从网上查询收集整理有关细菌、真菌、病毒的信息资料,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的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小组探究中形成合作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时计划: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新鲜食品(馒头、米饭等)、透明塑料袋等。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病毒、细菌、真菌的资料。
学生准备
1、上网或其他途径,查阅整理有关病毒、细菌、真菌的资料。
2、撰写细菌、病毒对未来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科学幻想”报告。
【教学流程及分析】
师:很早以前人们认为世界上只有植物和动物这两类生物,直到显微镜的发现,使人们认识了病毒等微生物的“庐山真面目”,从此神奇的微生物世界进入了人类的视野。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前沿的学科,微生物又是生命科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有许多你想探索的奥秘,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在微生物辽阔神奇的世界里,揭开微生物神秘的面纱。同学们想知道关于微生物的哪些知识呢'?
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对微生物感兴趣的问题、,
设计思想
富有激励、启发性的语言,很容易激起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我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微生物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归纳大家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来学习,更加激发起他们的参与热情,创设了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
一、新课教学
(一)病毒、细菌
师:微生物王国的成员很多、我们先认识第一位成员一一病毒。同学们知道有哪些病毒?
学生活动一: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写出自己所知道的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等)、比比看哪个小组写的最多、最准确,评为优胜组
师:随时点拨、师生互动,展示优胜组的学习成果,点评并表示祝贺!
设计构想
小组合作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竞争意识。这是他们将来能融入社会的良好心理品质。
师:同学们,这些病毒有哪些特征呢?请观看视频课件《病毒》。
请大家边观看边思考: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各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二:(交流表达)根据课文,结合视频总结老师提出的问题
1.病毒个体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
3.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寄主不久就会死亡。
师:点评总结: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只能寄生生活的特殊生物。
神奇的病毒先学习到这里。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下面我们来认识下一位成员——细菌,请大家自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屏幕展示
1.细菌形态、大小有什么特点
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与植物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吗?
3.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
4.细菌是如何生殖的'?
学生活动三:自学、质疑、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解疑导拨、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生:小组内讨论后,每小组推荐一人回答问题。
师:激励评价学生的回答。放课件:细菌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总结细菌特征。
生:总结细菌的特征.,
设计思想
课程理念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突出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师:我们认识了微生物王国的两位成员:细菌和病毒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有些会寄生在人体内,它们对人类来说是敌是友呢?下面先看视频,然后谈谈你们对它们的态度。
播放多媒体课件:流感病毒、根瘤菌,
学生活动四:将课前在网上查找并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共享(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时间)
师:点评典型实例,鼓励上网查找并整理资料的同学、
课件展示;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图示
设计思想
根据这部分教学内容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树立辩证的观点,学生受到原有经验的影响,可能对细菌、病毒存在偏见,在教学时通过实例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它们,引导学生关爱生物、珍爱生命、珍惜健康。
师:相机点拨,激励评价,引导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研讨。不管我们今天如何评价它们,微生物都还在不停的变化,它们对未来人类的生活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呢?
生:组织细菌和病毒对未来人类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科学幻想”报告会,自拟题门,大胆设想.,展示自我才华!
师:对学生的"科学幻想"报告给予点评、肯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有机会在课上交流的同学,老师在班级黑板报上开辟一个专栏,把你们的报告展示给大家。
设计思想
创设一个平台给学生施展他们的才华。因为希望被认可和肯定是每个人的心理趋向,尤其是中学生更愿意表现自我。同学间的交流,教师的参与、赞赏,能使他们内心得到极大满足感,坚定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自信心。
(二)真菌
1.复习回顾上节知识,承上启下。
师:微生物的世界就是神奇,只要你乐于探索,就会有问题等待你去发现、课前一周我布置同学在家完成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下面请大家把你们的"作品。——课前精心培育出的霉菌呈现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们成功的喜悦!
学生活动五:(探究学习)学生4~6人一组,采取组长负责制,用放大镜观察“作品”——课前采用不同原料培育的霉菌,再用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作品”;可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交换观察,感受资源共享的快乐
师:参与学生的活动,指导探究活动有序地进行。
生:交流自己的实验设计,操作过程,讨论选择的变量,是否设计对照实验。
生生互动:分析实验数据,相互补充和完善实验方案。补充填写实验报告。
生:得出实验结论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有利于霉菌生长,
师:鼓励有创意的实验方案。点评最佳实验方案。
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长在馒头、橘子、衣物等上面的霉菌,加深学生的认识。
应用与拓展:多媒体课件给出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1)请同学们讨论防止家中食品或衣物霉变的具体措施
(2)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不同食品(馒头和猪肉)上生长的霉菌是否相同生略(讨论回答)、
设计思想
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究活动,让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探索精神的培养和发展。这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师:真菌的种类很多,约有10万种以上。那么除了霉菌外,你还了解哪些真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请大家自学讨论,得出答案。
学生活动六自主学习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生:酵母菌、木耳、灵芝等。
2.总结真菌的特征。
师:课件展示酵母菌。点拨升华。
过渡:大家认识了真菌,它与细菌和病毒一样和我们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请把自己在网上查到的有关资料与同学共享。
3.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生:交流表达。举实例说明其益处和害处。
师:激励点评。鼓励上网查阅资料并积极发言的同学。
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酵母菌有关的食品。简介抗生素。
设计构想
培养学生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自我评价
师:我们了解了细菌、真菌、病毒,大家掌握怎样呢?通过表格来巩固本节的知识
项目
细菌
真菌
病毒
形态大小
结构特点
营养方式
三、拓展应用
屏幕展示:假如你手上有200个细菌,细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20
min繁殖一代。问题:
1.在没洗手的情况下,3
h后你的手上有多少细菌?这对我们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2.实际情况,3
h后真的能产生这么多细菌吗?说出理由。
四、结束与铺垫
微生物的世界真是奇妙无穷,我们认识了细菌和病毒,还有真菌的奥秘等待我们下节课去揭示,希望同学们做好预习、资料整理和准备对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
【教学感悟】
本节重点介绍了神奇的微生物,由于病毒、细菌结构微小、简单,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较为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尽量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直观地说明,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让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化。我在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和自学讨论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的方法,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集体智慧来解决1司题。在说明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时,我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通过实例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它们,使学生对任何事物都能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树立辨证的观点。给学生传递一种珍惜健康、珍爱生命、享受快乐生活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