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三章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一)
课型:自学
一、情境导入:
二、教学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能简单描述这三种物态基本特征2、了解熔化的含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4、通过探究熔化和凝固时规律,感知熔化的条件和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5、加强知识探究,增进学习合作,勇于面对问题,勇于求索
三、学习内容:学内容(一):物态变化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状态有
种,冰是
态,水是
态,水蒸气是
态。物态变化定义:
。冰雪消融是由
态变为
态,滴水成冰是由
态变为
态。导学内容(二):
晶体
非晶体(简单知道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
、
非晶体:
、
、
、
导学内容(三)晶体
非晶体熔化的规律:一、熔化定义:
二、晶体
非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1、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在研究固态物质(例如海波)熔化的实验中,把盛有固态物质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加热(图甲所示),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图乙所示),目的是
。2、利用海波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间/min12345678晶体海波/℃4044484848485052存在状态固态固态固态固液共存固液共存液态液态液态分析:1、整个实验中,温度变化规律是:
。
2、实验中,第
分钟海波开始熔化,熔化历经
分钟,在熔化过程中,海波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利用冰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间/min12345678晶体冰℃-8-4000024存在状态冰冰冰冰水共存冰水共存水水水分析:1、整个实验中,温度变化规律是:
。
2、实验中,第
分钟冰开始熔化,熔化历经
分钟,在熔化过程中,冰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结论:以晶体海波和冰为例分析: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是:
晶体熔化条件:1、
2、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
查阅56页熔点表总结:
熔点定义:
不同晶体,熔点
(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4、利用石蜡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间/min12345678非晶体石蜡/℃2030405060708090存在状态硬
→
软
→
粘
→
稠
→
稀以非晶体石蜡为例分析: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是:
非晶体熔化的条件:
非晶体熔化的特点是:
5、绘制图像: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6、应用:晶体熔化的应用:
学以致用:1、如图所示的是萘的熔化图像,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萘在AB过程中是
(选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该过程中要不断
(选填“吸热”
或“放热”),
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萘在BC过程中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但需要不断(选填“吸热”或“放热”),,这个过程用了 分钟,萘的熔点是
℃。(3)萘在第4分钟时是
态,在第8分钟时是
态,在第20分钟时是 态。
(4)从熔化图像可以看出,萘是一种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现有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全部熔化前,则甲盆水的温度
乙盆水的温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
海波是一种晶体,熔点是48℃,温度是48℃的海波,它的状态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
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A、铁的熔点比锡高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
D、
铁的熔点比锡高5、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6、对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时,则
。A、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B、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且温度都不断升高
D、以上说法均不对
7、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小结:学案检查: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