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服装搭配、饮食搭配的探索过程,掌握简单事件组合方法。
2.体会符号简洁、明确的优点。
3.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感受图形的直观性和数形结合的好处。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事件的组合方法,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做到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体会图形的直观性和数形结合的好处。
教具准备:课件、作业单、头饰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吧,其中有一集是孙悟空和金角大王在决斗中,有一个宝瓶,只要叫出三个字,就可以把对方吸入宝瓶,排一排,有哪些不同的排法?再读一读。( 孙 者 行) 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自主探究
今天美羊羊可高兴了,因为她和喜羊羊他们约好了一起去七彩云南欢乐世界玩。美羊羊想穿得漂亮一点,拿出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请同学们帮她打扮打扮,你们会怎样搭配呢?(出示课件上装、下装的图片)
(一)图形或文字直观呈现
已知美羊羊有两件上装,三件下装(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穿一件),那么一共有多少种穿法,怎么来搭配上装和下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继续研究的搭配中的学问。(板书课题)
学生理解题意,自主思考,请学生回答(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展示两种方法(上装不动和下装不动这两种思路) 学生讲完一种思路,出示课件(出示时注意强调按照顺序来连线)
①先选上装(上装不动):一件上装可以与三件下装搭配,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装也可以与三件下装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两个三种不同的穿法)。
②先选下装(下装不动):一件下装可以与两件上装搭配,有两种不同的穿法;另外一件下装也可以与两件上装搭配,也有两种不同的穿法;同样的道理,另一件下装是一样的。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有三个两种不同的穿法)
提问:上装数量、下装数量与搭配方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呢?
生回答:2×3=6(种)(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这是2个3与3个2的问题)(出示ppt:2×3=6(种))
追问1:谁能说说是刚刚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搭配的?
(生回答:先固定上装(上装不动),再搭配下装;也可以先固定下装(下装不动),再搭配上装)
追问2:在连线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生回答:按顺序)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按照顺序连线
(二)数形结合(符号表达)
提问: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方法?(生回答:用符号来表示)
在讲授这两种思路的时候,渗透上装不动与下装不动两种思路的思考,要按顺序连线,最后用算式算出来的思想,可以让学生回答,让他们自己重复这种思想(出示课件:用符号来表达)
思路1用○表示上装,用□表示下装
○
□ □
○
□ □ □
每件上装可以与3件下装搭配,这样就有3种穿法
那么两件上装与3件下装搭配,这样就有6种穿法(2个3)
(每件下装可以与2件上装搭配,有3件下装,就有6种穿法,3个2)
2×3=6
思路2 用A表示上装,B表示下装(每条连线表示1种穿法)
A1 A2
B1 B2 B3
可以让学生试着讲述这个过程,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深入理解
美羊羊穿好了穿衣服,妈妈为它准备好了早餐?我们来帮一帮有选择困难症的小红吧!(出示ppt)
题目:饮料有豆浆和牛奶,点心有蛋糕、油条、饼干和面包(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学生思考,请学生回答(经历从具体的实物到抽象的符号的过程)
学生回答后,出示ppt(先是具体的实物,进一步抽象为符号)按顺序连线,最后列出算式
思考方向:数形结合(A表示饮料,B表示点心)
A1 A2
B1 B2 B3 B4
①每一种饮料有4种不同的搭配方式,那么2种饮料有2×4=8(2个4)种不同的搭配方式
②每一种点心有2种不同的搭配方式,那么4种点心有4×2=8(4个2)种不同的搭配方式
三、巩固练习(习题)
(1)完成第102页“做一做”第2题(实物搭配)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请几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结果,怎样记录可以保证不重复、不遗漏,给出记录的方法。
(2)完成作业单第4题。
先对路程进行标号,方便分析问题,然后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了搭配的几个问题。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最重要的是什么?对,是“有序的思考”。其实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非常有用。课后请你想一想,找一找,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哪里用到了有序的方法。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
□ □
○
□ □ □
有序 文字
不重复 图形
不遗漏 符号
A1 A2
B1 B2 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