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认识算盘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认识算盘北京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9 16:0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算盘
教学目标:
1.认识算盘,了解算盘各部分名称,会确定数位,知道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并会用三指拨珠的方法在算盘上拨珠表示万以内的数。
2.通过在算盘上拨珠记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3.了解算盘的广泛应用和对数学发展的贡献,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教学难点:读写带有上珠的数。
教学准备:
教师用大算盘一把,学生用小算盘每人一把。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中华村要进行算术比赛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中华村算术比赛视频至“这是什么?”)
师:师父计算可真厉害,他手里到底是什么“宝物”啊?(预设:算盘)。
师: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数数和记数,算盘能与中国的四大发明相媲美,为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算盘吧!(板书课题:认识算盘)
二、认识算盘
(一)介绍算盘各部分名称
1、初步认识算盘
师: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算盘?(黑板上贴算盘图)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算盘。你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生自由回答。预设一:基本可以通过学生介绍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预设一处理:直接根据学生表达进行板书以及补充。
预设二:对于各部分名称不是很了解。
预设二处理:
师:算盘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介绍算盘:
跟着老师边说边摸,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一个横梁分上下,梁的上面叫上珠,梁的下面叫下珠,上珠一个表示5,下珠一个表示1。
师:通常,算盘是长方形的,四周用木条包围叫做“框”,里面有一根一根的小棒将珠子穿起来,称为“档”(板书:档)。档中横的一条叫“梁”,我们认数、读数主要看珠子靠梁的情况。梁上的珠子,称“上珠”(板书:上珠),梁下的珠子,称“下珠”(板书:下珠)。
【设计意图】算盘是生活中常见的记数工具,有的孩子可能见过。在教师介绍算盘之前,先让学生说说对算盘的认识,提取学生的原有认知,有助于激 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课件出示算盘图,边出示,边说名称
框 档 梁
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
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
小游戏:我指你答、我说你指
介绍算盘拨珠的方法
师:我们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拨珠,它们各有分工,协同工作。现在伸出你的右手,找到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师示范)
师:大拇指把下珠拨上去,食指把下珠拨下来,中指的任务最重要:把上珠拨下来还要负责拨回去。伸出你的右手,我们一起试着拨一拨珠子,注意指法要正确。
师:当所有的上下珠都贴着框,没有珠子贴着梁,也叫清盘或者空档,表示没有,现在把你的算盘清盘。
【设计意图】课堂上,学生不仅要认识算盘,学会使用算盘表示数,还要学会正确的拨珠方法。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介绍算盘记数的方法
1、确定数位
教师:如何在算盘上表示“1”?(引导学生明白拨珠要注意对应数位)
预设1:我在个位上拨了一个下珠。
师:老师的算盘上也想拨1,在哪里拨合适?(没有数位的算盘)
(引导学生意识到先确定个位)
师:在没有具体数位的算盘上,我们习惯上从右边起第3档作为个位,个位左边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等。若以第一档作为个位的,向左依次找到十位、百位等即可。
质疑:以第三档为个位时,那第一、二档表示什么?
师:古代,算盘多用来算账,如果个位表示元的话,那么右边的两位是为角和分准备的。
合作探究算盘拨数
合作要求:
先独立尝试在算盘拨数 1-10.
同桌互相交流,你是如何拨的?并用“2用...位上的...个...珠表示”表达完整的拨珠过程。
注意每拨一个新数之前必须要先清盘。
交流汇报
(1)指名学生上来,完整的拨数“1”到“10”。
预设:拨5时出现两种,下珠5个或者上珠一个。解释:它们都可以表示5,但是为了更简洁,更方便记录其它数,5我们就用一个上珠来表示。
【设计意图】学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的差异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对比、讨论中发现,一个上珠和一个下珠分别表示几,带领学生经历一个思考分析、知识形成与创造的过程。
(2)教师和学生一起重点讨论10的表示方法。
预设:“一个上珠和5个下珠”“两个上珠”“用前一位的一个珠子表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以往我们使用计数器拨珠记数的时候,8、9、10是怎样表示的(可以展示一下)?个位满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在使用阿拉伯数字记数的时候,个位满十也要向前一位进“1”。所以,10这个数在算盘上也应该向前一位进“1”。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记数方法对比分析,找到共同点,使学生深刻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感受上、下珠表示的数
猜猜哪个算盘表示“2”?
三个算盘图,分别都有两个算珠,但根据上下珠的不同,表示的
数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区别相同数量的算珠,由于上下珠表示的数不一样,所代表的数字也不一样。学生初步感受到算盘拨数、读写数都要认清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三、巩固练习拨数和读写
1.读出算盘上的数。
83693024765预设学生的读法(第一个数):四百四十、四百九十、四百五十…
教师:读数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什么呢?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确定好数位后从高位读起;一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
2.在算盘上拨出下面各数
11 63 206 385 690
教师:对于206这个数,你是怎样拨的?
教师:拨珠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确定好数位,从高位拨起;每个上珠表示5;0用空档表示。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的分配能力弱,无论是读数还是拨数,对于学生是有一定困难的,尤其是含有0、5、6、7、8、9这几个数字的多位十数。在学生出现问题时,静下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对话互相提示等方法,重点处理在用算盘表示万以内的数时,一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这也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完成教材“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教师:初步认识了算盘,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关于算盘的知识你还想学习什么内容呢?课下同学们可以收集一下算盘的相关介绍和知识。
播放《神奇的算盘》视频。
师:今天这节课,既是我们认识算盘的开始,也是我们探索数学发展的起点,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希望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去探索学习,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学习不应该是终点,而应该成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学习算盘知识的起点,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的布置,使课堂的学习向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认识算盘
框 档 梁
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 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
清盘,确定个位,从高位起;每个上珠表示5;0用空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