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体积和体积单位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体积和体积单位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9 16:3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材 分析 教材先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第二个杯子里。这时,第二个杯子装不下这些水了,这说明石头占据空间。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的大小,说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入体积概念。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观察,感知物体的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过程与方法: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体积的大小表象,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是看它里面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有序操作、抽象概括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感知物体的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体积的大小表象。
教法 学法 教法: 讲授法 、启发法 、引导法、激励法
学法:讨论法、探究法、合作法、练习法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石头。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教学礼记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体积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对“体积”更有清楚的认识。(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认识体积。
大家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想一想: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出结论: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2、实验证明。
乌鸦还是蛮聪明的嘛。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来做个试验验证一下: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石头放进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大家分析一下。
3、电视机、影碟机、手机,大家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得出它们的大小。对于这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问:这些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教师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体积。
(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体积)
4、比较长方体体积的大小。
(观察、比较,电脑演示:)
师:要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需要有严格统一的体积单位。
认识体积单位。
你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吗?每个体积单位究竟有多大呢?
1立方厘米 1个手指尖
1立方分米 粉笔盒
1立方米 可以站4人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为1 c㎡。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为1 d㎡。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为1 ㎡。
教师小结: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三、课堂练习
1、下面的图形是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6( )。
一节火车车箱的体积约是100( )。
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是0.4 ( )。
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5 ( )。
一间教室的体积约是80 ( )。
3、判断下面的单位是否合适?
(1)一台家用计算机所占的空间约15立方米。( )
(2)小华口渴了,一口气就饮了1立方米的水。( )
(3)粉笔盒的体积约是1立方分米。( )
(4)在学雷锋活动中,同学们干劲特别高,有两个人一次就抬了5立方厘米的土,另两人一次就抬了1立方米的铁。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
作业布置
练习七 1、2、3、4题。
练习设计 1、下面的图形是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6( )。
一节火车车箱的体积约是100( )。
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是0.4 ( )。
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5 ( )。
一间教室的体积约是80 ( )。
3、判断下面的单位是否合适?
(1)一台家用计算机所占的空间约15立方米。( )
(2)小华口渴了,一口气就饮了1立方米的水。( )
(3)粉笔盒的体积约是1立方分米。( )
(4)在学雷锋活动中,同学们干劲特别高,有两个人一次就抬了5立方厘米的土,另两人一次就抬了1立方米的铁。( )
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19年 3 月 3日 上课时间 2019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