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19 12:0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集美区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欣赏课《加伏特舞曲》 授课年级:二年级
课型:小学低段欣赏教学
教学内容:《加伏特舞曲》
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被改编为多种演奏形式。该乐曲为D大调,4/4拍,单三部曲式结构。旋律中运用了许多断音、装饰音和八度大跳,构成了活泼明快又略含幽默的色彩。同时也运用许多连音和保持音表现连贯的节奏,让乐段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学意图: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本节课意在通过聆听欣赏《加伏特舞曲》,感知音乐形象,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出音乐的舞蹈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加伏特舞曲》的学习,对法国宫廷“加伏特舞”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自信地表现音乐。
过程与方法:在体验律动、感受哼唱、探究合作编配舞蹈等教学手段中学习本课。
知识与技能:熟悉并记忆音乐主题,感知旋律的走向与情绪的变化,分辨出乐曲“ABA”的音乐结构,认识演奏乐器单簧管。
教学重点:聆听欣赏《加伏特舞曲》,感知并表现出旋律走向与情绪变化。
教学难点:记忆乐曲的音乐主题,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舞蹈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钢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情境导入
了解法国风情,参观凡尔赛宫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将学生引入宫廷舞会,为后续舞蹈做铺垫。
新课教学
初次聆听: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展开联想
分段聆听
【聆听第一乐段】
初听主题:感受情绪与音乐形象
反复聆听主题:学唱并用动作表现音乐旋律的高低走向
感受、表现跳音音高的变化
哼唱记忆主题并表演
聆听a2:感知并表现音乐在音高与速度上的变化
完整聆听:为乐段取名并表演
[设计意图]将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相结合,对音乐的理解更形象具体。利用图形谱与音符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唱准并表现音乐中大跳的变化。
【聆听第二乐段】
聆听b1:对比感受情绪的变化和音乐形象
男女生一起完成邀请舞
男女生分别学习邀请舞
共同表演邀请舞
3.聆听b2,编创双人舞
4.完整聆听第二乐段并随音乐表演舞蹈,为乐段取名
[设计意图]将音乐中的天鹅形象舞蹈化,利用“邀请舞”与“双人舞”让学生体验、感受舞曲的特点。
【聆听再现乐段】
完整聆听:与哪个乐段一样?用动作表现
介绍乐曲ABA曲式
[设计意图]用不同音乐形象表现不同乐段,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对ABA曲式。
完整聆听整首乐曲,随音乐进行舞蹈表演
介绍作品《加伏特舞曲》及演奏乐器——单簧管
拓展聆听《加伏特舞曲》五重奏
课堂小结